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府谷县方言声母、韵母、声调

2012-5-19 11:11:24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一、声母府谷话有25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列表如下:p布宝 p‘怕皮 m马妹 f飞父 v袜乌 问
    
     t到打 t‘太同 n南女谊 l流兰
    
     k高果 k‘开考 暗 袄饿 X河和
    
     基精 秋掐 小宣
    
     知 招 迟唱 世石 认软
    
     ts灾争 ts‘此柴 s死生 z吟
    
     延云
    二、韵母
    府谷话有41个韵母,其中包括卷舌韵母4个。列表如下:
    a爬大洒 ia家霞牙 ua抓瓜华
    a玻破磨 ie阶且写 uo多科光 ye靴瘸
    资词志 i批希李 u母古黄 y驴居许
    治持世
    ai买遮内 uai师 拐 怀
    ei杯飞美 uei堆脆雷
    au保讨好 iau妙挑交
    头走奴 丢修九
    班陕甘 篇千眼 团专关 卷全院
    帮康河 娘良江 状窗双
    本针能风 民侵平京 盾棍东公 君群穷 凶
    各织不 笔力极 桌胄独 橘 曲 续
    八纳杀 甲恰鸭 刷刮滑
    耳菜籽儿 钱儿悄悄儿花儿当官儿月儿
    木板儿 对相儿 绿绿儿 圆圈儿
    蜂儿猫儿 疮儿葱儿 蛆儿
    
    
    
    
    
    
     一块儿
    韵母说明:
    1、ai韵实际音值接近ε。
    2、au韵实际音值接近
    3、韵实际音值接近
    4、府谷话儿化音较少,只有4个卷舌韵。卷舌韵的构成较为特殊。开口呼卷舌韵是将原平舌韵的韵腹、韵尾全部丢掉,一律换成卷舌韵;齐齿、合口、撮口卷舌韵是由开口呼卷舌韵前加韵头i、u、y,构成
    三、声调
    (一)单字调
    府谷话单字调5个,轻声在外。
    列表如下:
    调 类 调 值 例 字
    阴 平 ① 刚天安三开婚商
    阳 平 穷陈才床麻人文
    上 声 古口五女老好有
    去 声 近柱是共大树病
    入 声 格发急夹铁木局
    声调说明:
    1、阴平、上声单字调相同,连读调不同。
    2、入声塞尾?喉塞较松,读不十分急促的短促调。
    (二)两字组连读调
    府谷话两字组(非叠音)连读变调,主要指前字,后字一般不变(或变轻声)。
    1、阴平
    ①阴平与阴平、去声连读,阴平 变为 。如:
    阴平与阳平连读: 英雄 光明
    阴平与去声连读: 风筝 高兴
    ②阴平与阴平、上声、入声、轻声连读,阴平变为。如:
    阴平与阳平连读: 秋收 钢筋
    阴平与上声连读: 钢管 粗手
    阴平与入声连读: 坚决 开劈
    阴平与轻声连读: 钢板 飞机
    2、阳平在两字组连读中不变。
    3、上声
    ①上声与阴平、阳平、去声、入声连读,上声。变为 。如:
    上声与阴平连读: 古书 有心
    上声与阳平连读: 古文 老人 上声与去声连读: 古代ku213→21tai52 伟大vei213→21ta52
    上声与入声连读: 手脚 五谷
    ②上声与上声连读,上声变为 。如:
    好马 xau213→24ma213 老五lau213→24Vu213
    ③上声与轻声连读有两种变法:一种是与由上声变成的轻声连读,上声; 种是与词缀“子”连读,上声变为。如:
    老虎 iau213→24Xu3 古董ku213→24tu3
    椅子 i213→213 锁子Suo213→21ts3
    4、去声
    去声在两字组连读中不变。
    5、入声
    ①入声与上声、轻声连读,入声变为。如:
    入声与上声连读:木偶 石锁
    入声与轻声连读:木石 秃子
    ②入声与阴平、阳平、去声、入声连读不变。
①国际音标使用5度制声调符号,把字调的相对音高分为“低”、“半低”、“中”、“半高”、“高”5度,分别用 1、2、3、4、5表示。213表示阴平低降升调,即由2度降至1度再升至3度;44表示阳平高平调,35表示高升调, 即由3度升至5度。213→44表示将阴平低降调改为高平调;213→21表示由低降升调改为降调,213→24表示由低降升调改为高升调,52表示去声,即由5度降至2度。下同。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