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富县民间丧葬习俗

2012-5-12 23:19:21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年近六旬,开始筹备寿衣、寿枋。棺板以柏木为最佳,其次是松木、楸木、杜梨木等。讲究雕刻图案(二十四孝)、油漆。寿衣以绸子为料,旧时男者长袍短褂,女者裙袄,各备5—7件,贫者临时制作,无力讲究。
    丧葬称为白事。病危请邻居长者先给老人穿好寿衣,儿女侍候身旁。初丧,烧咽气纸,全家泣哭,放口含钱,用红线绳系在纽扣上。移尸到铺干草的木板上,蒙上盖脸纸,用黄白丝线将双脚拌住,御防“走尸”。点灯1盏,摆上祭品,拴守丧红公鸡1只,放纸灰盒,祭食罐各1个。孝子穿白戴孝守丧。随即请阴阳先生确定送丧吉日,看风水择墓地。当日即向主要亲朋报丧,亲友闻悉前来吊丧。
    发葬。多在中午举行,先祭奠,然后整容,将尸入棺,并放柏朵、发面等物,谓之入殓。后起灵,门牌、香纸、灵柩等分别按次序而出。铭旌上书“×君×府之灵柩”。香纸中用彩色纸制作的金童玉女、神鹿、仙鹤、香幡、锞幡为贵。棺柩出院门,小头在前,置于大门外丧轿之上,然后8人抬起,孝男孝女,腰系麻辫,手执哭丧棍,长子拖鞋,头顶纸灰盆,孝男拉纤,孝女扶棺,鼓乐开路,徐徐而行。亲朋好友祭奠者多在街巷大道举行,沿路抛撒买路钱。出村摘丧,由孝男1—2人跟至墓地。棺柩入穴大头先进,放入祭器、油灯、酒盅。填土封穴起堆,插上岁数纸,哭丧棍等,并向墓堆上抛散五谷杂粮,边撒边说“一撒风调雨顺,二撒国泰民安,三撒儿孙满堂,四撒四季平安……”
    从亡故之日起,第3天烧三服纸。然后以七记数,称“头七”、“二七”、“三七”……直至第49天为“终七”。一般只“头七”“三七”“五七”到坟地烧纸。另有“百日”、“周年”、“三年”等,均设灵堂,亲友祭奠。三周年比较隆重,除孝纳吉,杀猪宰羊,请客送礼。葬后春节书写对联时,第一年改用黄纸,第二年用绿纸,第三年用红纸。
    点主。为死者书写牌位,俗称“点主”或“成主”。是民间“白事”中更进一步的丧礼仪程,一般只在殷实富有的大户人家举行。丧主请当地有名望的举人或秀才为礼宾先生。其中一位担任“点主官”,三拜九叩行礼后,由点主官用砂或鸡血在“×××之袒王”的袒字上加竖,在王字上加一点,使其变为“神主”二字。孝子抱木牌位立于上房之内供奉。点主官等人,将亡者姓名写在载有列祖列宗的荫式族谱上,影族上,或者画成肖像。
    祭祖。旧时人口众多的户族建有祖祠,称“祠堂”,供奉先祖影像,木主或族谱。一年一户,轮流筹备猪羊、祭品等,于春节或清明进行祭祖活动。同族人合吃团圆饭。小户人家没有祖祠,而以红纸书写“供奉×门×氏三代祖宗之神位”置于室内,逢年过节,敬天地,展影族、祭祖宗。
    自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成立陕甘宁边区政府以后,不断进行丧葬改革,国家干部、职工、军人亡故后,一般召开追悼会,举行吊唁活动,亲友臂戴黑纱,胸佩白花,俯首致哀,绕遗体一周,与之告别,脱帽致敬,入土安葬。农村中虽有旧俗,但仪式大为简略,守孝3年已不存在,不少村庄的家庙祠堂,改建成学校或集体办公室。点主,祭祖活动也很少举行。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