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陕西旅游年票一卡通介绍
《2012陕西旅游年票一卡通》包含98城市408家景区的强大阵容,一卡游遍全国。定价98元/张。 【点这里订购(支持邮寄)】【点这里淘宝购买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合阳县丧葬习俗

2012-4-10 23:02:55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父母年过六十,一般家都为其准备寿衣、衾、棺。一旦病危,集家人为其剃头,洗脚,换寿衣。去世后,家人头上缠白布,烧下炕纸,移尸丧床,设灵堂,点长明灯,奠酒焚香。孝男孝女昼夜守灵。族中长者即着人报丧、看穴、打墓、择定葬期。这一切俗称“初丧”。
    亲戚闻报,先行“吊丧”,顺便了解葬期、丧葬规模,以确定“门户”如何置办。亲戚中娘舅、女婿、外甥一般须行“全门户”,礼品包括丧被、灵牌、中堂、桌裙、挽联、蒸食、油食、香、烛、烧纸,此外还有猪头、花饭、大花馍及花圈、仙鹤、宝莲灯、金银山等纸扎,甚或互相攀比,讲排场。
    出殡日晨,吹鼓手早到响堂、迎亡魂(迎小不迎大),然后成服,出纸,迎猪头,迎饭。午饭前迎回亲戚“门户”,于灵堂前对临吊者分辈“回礼”。午饭后,死者入殓,祭轿起丧,门外祭道,抬丧,巷道祭丧,鼓乐手唱“过戏”。丧棺乘马拉或人抬丧轿,轿左右挽以白布,由子孙牵拉,曰“扯牵”。鼓乐吹奏送至坟地,即行下葬。填墓毕,由孝子向填墓者叩头、看酒、敬烟示谢。从安葬日当晚始,一连三夜,先后在坟地四角、十字路口、村头路口点燃四堆菅草(灵堂前孝子跪过的麦草或干草),叫做“打怕怕”。
    此后,按死者亡日计算,每七天烧纸一次,称作“一斋”或“一七”。烧满“七斋”,再烧五十日、百日纸。一年后烧周年纸,曰“小祥”;二周年曰“大祥”;三年曰“脱服”,也称“禫祭”。脱服之日,大门贴红对联,坟地烧纸后脱孝服,换彩服,一路燃放鞭炮至家,以示服满。
    旧时,父母去世繁文缛节礼俗颇多。一般丧父称“孤子”,丧母称“哀子”,父母俱丧称“孤哀子”。如父母早逝,由孙辈葬埋祖父母,孙辈中长子之长子称“承重孙”。凡祭丧、祭灵,承重孙列最前边。夫死,妻自称“未亡人”;妻死,夫自称“杖期生”。服制,孝男孝女称“斩衰(音cuì)服”,出葬之日着白布长袍、白裤,不缝边,谓之“斩衣”(意为父母亡如天地突然塌陷,方寸尽乱,斩布服孝,不及细制);鞋面糊白纸;头戴麻布制成的“四系子麻冠”,并戴麻布眼罩,腰缠挽有七个结的麻绳(一七解一结),手拿“纸棍”,讣告写“泣血稽颡”。下分“齐衰(音zīcuī)服”、“大功服”、“小功服”、“缌(si)麻服”合称“五服”,以别亲疏远近。
    建国后,丧礼渐自简化,旧习逐步革除。“文化大革命”中,村上丧事由治丧委员会发讣告,禁延旧俗,丧事俭办。80年代,旧礼俗有所恢复,但“五服”称谓多不讲究。有的讣告男女均写,属礼俗上一大改革。近年来,丧葬事多隆重操办,请吹鼓手,放映电影(少则一晚,多则三晚),大摆筵席,门户攀比,与“厚养薄葬”原则甚悖。不少地方由“红白事理事会”主持丧葬,革故立新,节俭办事。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