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游,游三秦,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首页 | 意见反馈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今天是: 西安 | 宝鸡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杨凌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蓝田县水土流失
2011-9-13 21:48:47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远古时期的蓝田,山青水秀,森林茂密,水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民国《续修蓝田县志》记载:“唐高祖、唐武宗狩猎白鹿原”。那时白鹿原的优良植被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调节了气候,是生长庄稼的好地方,有“鹿原秋霁穗通天”的诗句。县内流传至今的许多村名、地名,诸如青羊庄、白马河、白牛沟、鹿走沟、老虎沟、狮子坪、鸭峪、龙村、鹿角沟等,其含意说明远古蓝田是林木繁茂,植被郁葱、禽兽出没、风光幽雅的地方。随着历史演变,人口繁衍,屡遭战乱,原始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 
    新中国成立后,推行水土保持措施,开展农田基本建设,水土流失的程度降低。由于各个时期政策的变化和执行政策上的偏差,致水土流失呈忽高忽低之势。据罗李村水文站1956~1985年30年实测资料,灞河输沙模数1956~1960年每年每平方公里1861吨,1961~1965年经济因难时期,农村大量开荒种粮,加重水土流失,输沙模数每年每平方公里3492吨;1971~1975年,农村开展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水土流失程度下降,输沙模数呈下降趋势。80年代后,林木乱砍滥伐严重,输沙模数回升。1981~1985年,每年每平方公里由671.29吨升到821.67吨,又上升到1614吨。1983~1985年,全县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5.73平方公里,比1985年全县治理面积大1.68%。 
    一 水土流失范围 
    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1400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71.1%。平均侵蚀模数2002吨每年平方公里,属中度水土流失县。1990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93.47平方公里,占流失总面积35.2%。水土流失程度分四个类型: 
    1.骊山南麓丘陵沟壑次强度流失区 位处北部横岭(老岭)半岭,东起秦岭脚下,西至骊山南麓,东西长30~40公里,南北宽10~20公里。包括金山、三官庙、厚镇、华胥、洩湖、冯家村、三里镇、李后、普化、马楼、玉山等11个乡(镇)109个行政村。土地面积355.5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18.1%。耕地30.78万亩,占全县耕地33.13%,人均耕地2.42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348.4人。区内岭大沟深,沟壑纵横,耕地坡多平少,坡耕地占总耕地的74.6%。水土流失以水蚀为主,兼有重力侵蚀岭坪,梁峁,表现为面蚀、细沟侵蚀;梁下峁坡面蚀、沟蚀严重;沟谷坡面滑坡、泻流、陷穴断续分布。土壤侵蚀量大,黄土沟壑极为发育,地形破碎,切割深度大,一般50~140米。沟头延伸,扩张速度快,冲沟密集,溯源侵蚀强烈,多呈典型的掌形沟,沟间地日益变窄。沟壑密度4.6~5.3每平方公里,实测常水径流含沙量在0.1公斤每立方米以上,部分干沟高达10公斤每立方米。平均侵蚀模数6766.9吨每年平方公里。区内水土流失面积364.49平方公里,1983年底已治理面积89.81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24.64%。 
    2.浐灞川道轻度流失区 包括中部主干河流形成的灞河川道和浐河支流形成的汤峪川、焦岱川和库峪川(皇甫川)。区内有华胥、洩湖、三里镇、蓝关镇、大寨、李后、普化、马楼、玉山、九间房、焦岱、小寨、汤峪、史家寨等14个乡(镇),104个行政村。地域呈带状,川顺河走,水源流长,海拔高度438.2~662.9米。灞、辋、焦、汤四大水系及入川支流、河沟比降较大,对川区土地切割严重,半公里以上的沟壑密度1.18公里每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150.58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7.6%。耕地16.06万亩,占全县耕地17.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77人。水土流失主要是每逢暴雨常遭受来自上游山、岭地区过境洪水危害,在入川沟道两侧、沿河两岸形成水冲、沙压、泥漫沿河耕地,泥沙淤积成滩。河道主流倒岸,常引起冲掏老岸地,崩塌、垮岸。川道沿阶地边缘,坡度较大,局部陡坡、陡坎汛期雨季也有面蚀和切沟侵蚀。水土流失面积154.38平方公里,已治理面积69.78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45.2%。 
    3.黄土原中度流失区 处县城西南,分白鹿原、八里原。包括孟村、巩村、安村、焦岱、小寨、大寨、汤峪、史家寨等8个乡(镇),110个行政村。区内原面宽阔坡缓,原周、沟岸坡陡,黄土深厚,土壤质地较好,降水偏少。水土流失主要是面蚀、细沟侵蚀,原坡侵蚀沟活跃,对原坡蚕蚀严重。原周坡面坡脚,常受河道沟谷洪水冲刷,坡面多不稳定。一些地方有地下水露头,大面积土体下有红色粘土、沙岩、泥岩等隔水层,出现以滑坡为主的重蚀。若遇连阴雨,又逢大雨、暴雨,原坡地带常形成泥石流。区内500米以上沟壑密度0.8公里每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889吨每年平方公里,属中度流失区。该区土地面积175.03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8.9%;耕地21.23万亩,占全县耕地22.8%。人口密度677.5人每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75亩。区内水土流失面积179.43平方公里,已治理面积69.13平方公里,占38. 53%。 
    4.秦岭山地中度流失区 处县城东南部,属秦岭北麓土石山区。包括玉山、九间房、焦岱、汤峪、史家寨、小寨、厚镇、灞源、张家坪、蓝桥、草坪、葛牌、玉川、红门寺、辋川15个中山区乡(镇)和大寨、普化、马楼3个低山区乡。区内山峦起伏褶皱,地形破碎,沟深坡陡,土薄石厚,耕地坡多平少,坡陡坡短,地块分散,坡耕地21.02万亩,占本区耕地84.7%,其中25度以上坡耕地7.85万亩,占耕地的37.3%。水土流失主要表现为面蚀、细沟侵蚀,在土层下有基岩和红色粘土隔水层的坡地上,水蚀与山剥皮、山崩、泥石流等重蚀相伴发生。平均侵蚀模数1042.6吨每年平方公里。中山地带林草面积大,又多系石质山地,土壤侵蚀较轻,侵蚀模数740.6吨每年平方公里,属轻度流失区;低山地带,土壤面积分布大;林草面积小,又因人口集中,交通便利,人类活动频繁,燃料、木材消耗量大,对植被破坏严重,以及三线建设修路、开矿、建厂倾倒废渣弃土,增加下泄泥沙等,土壤侵蚀量大,平均侵蚀模数3310.7吨每年平方公里,为次强度流失区。区内水土流失面积1023.53平方公里,占本区土地面积77.52%。已治理面积72.55平方公里,占7.09%。本区土地面积1287.86平方公里,占全县土地65.4%;耕地24.83万亩,占全县耕地26.7%,人口密度103.7人每平方公里,人均耕地1.81亩。 
    二 水土流失原因 
    蓝田县地形复杂,山、川、原、岭地面相对高差大。在全县耕地中,坡耕地61.36万亩,占总耕地77.3%,15度以上的土地1556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77%。沟壑面积1506.6平方公里,沟壑指数74.64%。地形高差悬殊,大面积坡地,径流量大,集中快,冲刷力强,每逢暴雨,山岭沟坡泥沙俱下,河水泛涨、滑坡、泥石流伴生,这是蓝田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条件。横岭地区侵蚀坡下部、白鹿原原坡一带的红色土,质地粘重,抗冲抗蚀力低,易产生干裂泻流、导致水土流失。华胥乡红河、玉山镇稠水河等发源于北岭的干沟,河水发红或呈灰褐色,皆与这类土壤结构、质地和水土流失密切相关。半岭地区的冯家村乡,阳坡缓,耕地大部分在阳坡,夏秋雨季,正是正茬小麦预留白地,阳坡极易流失,实测阳坡土壤侵蚀模数6804吨每年平方公里,比阴坡的3696吨大3108吨。蓝田的降雨在季节、区域与高程上差异大,集中程度突出,暴雨强度大,地面冲刷,山洪暴发,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据罗李村水文站1956~1985年观测降水特征值记载,各年大于50毫米的日降水量均集中在汛期的6~9月,这4个月的平均降水量478.3毫米,占年平均降水量的59%。同一时间,灞河含沙量37.37公斤每立方米,占全年平均含沙量85.6%。1981年8月9日,三官庙乡池底凹村降雨1天,降水65.3毫米,冲入村头涝池泥土365吨,是1965~1981年17年涝池淤积量的50%。汤峪河上游贺条沟1982年6月20~30日降连阴雨,30日又降暴雨2个多小时,沟槽淤积,沟口堆沙,侵蚀模数5333吨每平方公里,一日侵蚀模数相当汤峪山区年平均侵蚀模数740.6吨的7倍。原、岭、山坡下部沿河道、沟道部位,由于河水、沟道洪水冲刷,土体松动、位移,造成重力侵蚀,加重水土流失。据县水利部门统计,全县位移面积在1亩以上的各种重力侵蚀约有1267处,位移面积3977亩,移动土体约1.3亿立方米。 
    人为的多种因素,造成水土流失。对林草破坏,乱砍滥伐,盲目地开荒种地、扩大耕地,过度地放牧和对林区管护不严,减少了林草保存面积,影响了涵养水源。据对山岭地区20个乡(镇)调查,1983~1985年村民新开荒地2132亩,垦种轮荒地5252亩。1982年8月,九间房乡了子河村农民结伙上山,10天内砍伐森林900多亩。1987年3~4月,葛牌乡农民砍柴烧荒,引起山林火灾5起,烧毁林地、草坡近千亩,其中烧毁成林374亩。许多地方的农田水利工程失修或遭破坏,水土流失加重。白马河流域1958年冬季进行治理,修建了3座水库、150多个涝池、200多座谷坊,挖了50多万个鱼鳞坑,治理后的二、三年里,拦蓄洪水,控制坡面径流起到一定作用。1960~1962年流域内农民大量开荒,植被破坏,又未对原修建的水土保持工程加工提高,1962年8月14~15日降暴雨151.9毫米,岭坡截流工程大部淤平,失去拦蓄能力,径流急骤汇集,下坡入沟,冲毁淤平3座水库,流域内各种工程大部分冲毁。1983~1987年,岭区出现农民推倒梯田田坎,挖地边现象,将已修成的梯田复为坡地。1983年对玉山、厚镇、三官庙等20个乡(镇)调查,一年内破坏“四田”3945亩。玉山镇上陈村七组挖倒220亩水平梯田的大部分田坎,其中50亩变成坡地。1984年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分户经营,一些地区划分承包土地时,在坡耕地上从上到下划分,一户一绺,一遇大雨,洪水泥土顺坡而下。汤峪镇上寺峪村划分的责任田,一般宽3~15米,田块过窄,耕种不便,250亩软埝耕地面蚀、沟蚀加重。辋川乡双龙村二组四户农民在23度的坡地上顺坡直耕种洋芋2.5亩,前期苗齐苗壮,可望收获洋芋2500公斤。六月一场暴雨,2.1亩洋芋被水冲,冲刷土壤130多立方米,仅收获洋芋365公斤。基本建设增加河水泥沙量。1983年县水利工作队调查,1965~1986年,全县修筑道路、开矿、建设工程、采石等基本建设施工中有263.47万立方米的乱石、沙土乱堆抛弃在河道、水库、沟道及施工现场,增加了河水泥沙量,堆高了河床,造成新的滑坡、泥石流。1965~1982年,有10多个建设单位进入辋川,占地1400多亩,修公路8.7公里,修机台、开矿、挖坑道、建厂房萼开挖的238万立方米废渣,有40%泄于辋川河水系。1984年后,辋川河沿岸的阎家村、河口、薛家村、营上、大寨、文刘坡等段河堤多次决堤、冲淹耕地。1985年10月,葛(本县葛牌乡)九(柞水县九间房)公路动工修建,挖砂石33.28万立方米,其中30万立方米废渣、弃土倒入沿路山坡、沟道,堵淤河道23处。 
    三 水土流失危害 
    水土流失的不断产生,侵蚀沟发育活跃,地面起伏破碎,耕地面积减少。1983年水土保持区划调查,全县0.5公里以上的沟壑2744条,沟壑密度1.99公里每平方公里,岭区沟壑密度4.6~5.3公里每平方公里。据对18条沟壑观测调查,沟壑多年平均延伸0.23米,刷深0.014米,扩张0.066米,蚕食耕地0.056亩,蚕食荒地0.037亩。马楼乡半岭上的南侯村,有一条沟叫“赵沟”,据当地农民说200年前,这条沟是一面垦种的大坡。一天,一姓赵的农民在翻犁白地时顺坡深扎了一条犁沟,接着暴雨数日,天晴后又未填土平整。天长日久,发展到今天深25米,宽35米,长1300米的沟道,因沟源于赵姓人之手,故取名赵沟。冯家村乡唐凹村龙潭沟,1982年7月至1983年6月,暴雨冲刷,沟头延伸47米,两侧扩宽29米,沟床下切最大处6.7米,泻流泥沙7000多立方米,冲断唐凹大路,蚕食耕地2.04亩。 
    水土流失破坏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全县每年土壤侵蚀总量404.13万吨。以土壤中营养成份含量计算,每年土壤养分流失有机质4.85万吨,全氮3208吨,速效钾553吨。以国家标准化肥折算,仅全氮、速效钾两项,每年流失硫酸铵和过磷酸钙16318吨,是1982年全县农业氮、磷肥施用量22861吨的71.4%。 
    水土流失降低水利工程利用效益。水利工程70%建在水土流失量大的岭、原和沿山地区。含泥沙量高的河水、沟道水源,给水库、池塘、渠道带来淤积,对抽水站管道、机泵带来磨损。据县水电局统计,1958~1978年,全县修建水库45座,1987年底,因水库泥沙淤积淤平,报废14座,损失库容626.95万立方米,损失水利投资180多万元、劳动工日450多万个,近4万亩灌溉良田复为旱田。冯家村乡于家沟水库,设计总库容240万立方米,1972年建成投入运行,到1985年底淤积了172万立方米,占总库容71.7%。加之西站滑塌,库容基本淤平,除大坝东岸马河沟蓄水10万多立方米外,其余茅草丛生,一片干滩。损失投资38万多元,工日80多万个,1.2万亩可灌面积变为旱地。河流泥沙量的增加,河心落淤成滩,抬高河床,主流倒岸,河床摆动。遇到暴甬,河水泛滥,冲毁堤防、公路、淹没耕地村庄,伤亡人畜。1982年7月29日降大雨,7月31日灞河上游洪峰流量1100立方米每秒,下游1500~1700立方米每秒。灞源、马楼、九间房、普化等12个乡(镇)受灾,死2人,伤1人,冲毁河堤257处,冲毁干线公路3350米,冲淹耕地4680亩,冲倒村民房屋64间。 
    本县古有“雨涝收川,天旱收山”的传说,说明自古以来,山区气候湿润,山外川区干燥,在山区雨涝的年份,山外干燥,川区雨水合适,故“雨涝收川”。在山外川区天旱时,山区因林草植被好,雨涝期涵养了水分,干旱时产生蒸腾,大气比较湿润,气温得到调节,局部小气候降水多,所以有“天旱收山”。长时间以来,山区开荒,过量采伐放牧,林草破坏,草、灌、林木覆盖率与郁闭度降低,生态环境失调,降水不均,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频繁。1959~1981年,全县出现大、中、小干旱69次,年均3次,其中危害大的伏旱23年内出现15次。1969年降水525.1毫米,较历年少27%,全县秋田干旱,受灾面积60%以上。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蓝田县水土流失·蓝田县防洪工程
·蓝田县提水工程·蓝田县蓄水工程
·蓝田县引水工程·蓝田县水利建设
·蓝田县珍稀古树·蓝田县树种资源
·蓝田县森林蓄积·蓝田县森林分布
·蓝田县人口溯源·蓝田县瘟疫
·蓝田县虫灾·蓝田县地震灾害
·蓝田县泥石流·蓝田县滑坡
·蓝田县雹灾·蓝田县风灾
·蓝田县水灾·蓝田县旱灾
三秦影像 更多
蔡伦墓
蔡伦墓
长安区陕西泥人
长安区陕西泥人
长安区九龙潭
长安区九龙潭
不同角度的王锁崖
不同角度的王锁崖
秦岭山顶
秦岭山顶
浓雾弥漫种的祥峪
浓雾弥漫种的祥峪
高陵昭慧寺塔
高陵昭慧寺塔
高陵通远天主堂
高陵通远天主堂
 最新资讯
· 蓝田县水土流失
· 蓝田县防洪工程
· 蓝田县提水工程
· 蓝田县蓄水工程
· 蓝田县引水工程
· 蓝田县水利建设
· 蓝田县珍稀古树
· 蓝田县树种资源
· 蓝田县森林蓄积
· 蓝田县森林分布
· 蓝田县人口溯源
· 蓝田县瘟疫
图片热点
蓝田蔡文姬纪念馆(蔡文姬墓)
蓝田蔡文姬纪念馆(蔡
蓝田猿人遗址
蓝田猿人遗址
蓝田水陆庵景区
蓝田水陆庵景区
蓝田王维别墅——辋川别业
蓝田王维别墅——辋川
蓝田辋川
蓝田辋川
蓝田汤峪湖森林公园
蓝田汤峪湖森林公园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
带宽支持:古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