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长武县民间服饰习俗(1)
2011-11-15 13:43:25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古时,平民、奴隶穿麻布衣裳,遮寒保暖,质量极差。富户官吏穿绸挂缎,品级高贵。明末,种植棉花,农家土纺土织。衣服讲究宽袍大袖,不用纽扣而系带子。城乡百姓历来穿着朴素,多喜蓝黑二色。且城乡贫富悬殊。清代,推行满族旗装。官服穿戴有定制,等级分明。民间一般男子戴瓜皮小帽,穿长袍、短褂或布衫、坎肩并束腰带。脚穿布袜、朝鞋、双梁鞋、棉鞋(俗称窝窝)。雨天穿“木屐子”、麻鞋。一般女子穿满襟褂、宽腿裤,衣裳多镶花边。小脚女人脚穿木制高底鞋。农家妇女冬季戴筒袖,做饭时系围裙。富家贵妇小姐,多穿长裙或旗袍。“穿衣吃饭量家当”,富者有绫罗彩缎,贫者只有自纺自织自染的土布。妇女穿红挂绿的少见,走亲戚、上街时,换套新装或干净外衣,称“出门衣服”。民国初年,上层头面人物时兴中山装。地方士绅或富家子弟,一般男子戴礼帽、衬帽。穿对襟短褂、棉坎肩、棉袄、宽腿大裆裤,春秋亦有穿套裤的。平时赤足布鞋。出门时,脚穿线袜或布袜和深头布鞋。除热天外均系腰带。女子穿大襟布衫、棉袄,宽腿裤、线袜、偏带绣花鞋。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以后,民间买卖土布,市场兴起“洋布”,有阴丹士林、斜布、贡呢等。样式和花色逐渐多样。青年喜穿中山服和对襟便服。脚穿线袜、圆口布鞋。妇女穿花丝布便衫的增多,家庭手工缝制,式样时兴宽大。解放后,灰色列宁服盛行。机关干部职工冬季多穿棉、皮大衣,以兽皮作翻毛领。夏季带头穿苏联花布衬衣和上装。青年多穿翻领制服,便衣多为宽大短式样。往后裤子变为窄长。衣料以各种斜纹、平布、哗叽、劳动布、灯芯绒等棉织品为主,机织布面宽、底色多样,印花鲜艳,逐步取代了农家自织土布。脚穿布鞋、线袜,雨天穿运动胶鞋。六七十年代,青年男女多穿“革命化”的“红卫装”,戴军帽,束皮带。穿尼龙袜,塑料底布鞋或黄色军用鞋。人们着装朴素,普遍以俭朴为荣,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再三年。”因而,穿着的衣服、袜子均有补丁。70年代末,个别人开始用的良、涤卡面料做衣裳,时兴裤短,正如民谣:“裤子要短,尼龙袜子才显”。进入80年代以来,服饰随大城市潮流变化,时髦翻新。涤纶、化纤和花缎、丝织品备受欢迎,毛呢、毛毕叽、人造裘皮更受青睐。西服、连衣裙、骑士服、太空服、风衣、牛仔裤、高跟鞋、长筒靴等,风行城乡,各随潮流。青年妇女穿戴奇装异服特别醒目。各种流行服装及鞋帽,“先一天西安有卖的,第二天长武就有穿戴的”。城乡兴起购买成衣热潮,方便称心,式样新奇。家庭自做衣裳的人较前减少,传统的手工缝制、刺绣饰品更少。男女装饰趋向大众化、新潮化,地方特色不明显。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