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陈仓区商业经营体制(1)
2011-10-16 21:17:21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第一节 私营
    本县私营商业起源难以稽考。仅据清光绪年间记载,县城(今宝鸡市)有斗行、鞭杖行、猪羊行、花布行、钱行、油行、倾销匠等7家。今县治所在地虢镇,商业较为兴盛,除斗、鞭杖、猪羊、钱、油行之外,有花布行4家、山货行6家、酒行5家,另有杂货行和铁行。贾村、阳平两镇亦有斗行、花布行、烟土店3家。这些行、店,均系私人自拿资财开办,亦有出资请人或合伙集资办行、店。行、店由掌柜(经理)、帐房先生、伙计(伙员)、相公(学徒)等组成。掌柜由股东中推选或聘请,较大商行设有正掌柜、二掌柜、外事掌柜,各执其事。小商行多为自东自掌,独立经营;伙计由掌柜雇用,食宿商行供给,月薪数元至数十元不等,雇用时间视其能力,有一年、二年、三年或更长时间,雇期未满解雇者常有发生;相公进行、店,须有一二名与该行、店有关系者作保,首次进店须带香、裱、蜡,以敬财神之用,后筹办酒席,亦作对主人和行、店之所有人员之敬意。相公试用期为3~6个月,学徒期为3年,满后帮师1年,作为谢师。此期无身钱(即工资),年终只领掌柜奖赏,每人多少不等。
    光绪二十六年(1900),县境春秋两季大旱,人民生活困苦,市场萧条,许多行、店纷纷关门歇业。光绪三十二年(1906),虢镇斗行高丕显、花布行王积铭、鞭杖行高发、山货行冯长庆、清酒行杨芝、猪羊行杨乃牛、钱行何顺益、油行杨坤、杂货行德兴和、铁行魁信成等十大行头,联名禀请县知事宽缓牙贴费银而未照准。此时,本县便有了典业,出现了隆益、德懋、衍庆、谦益4大当铺。
    清末民初,大烟土盛行,本县私营商业复兴。县城、虢镇、阳平的烟土店行有裕祥、顺兴、成顺、祥顺和、隆顺、裕祥积、协成章、日增昌、德泰和等9大商号。驰名各省的西砖乃是虢镇烟土作坊的产品。每天各家总有20~30张晒烟盘。运往各省烟土,少则二三百箱,多达五六百箱。此外,凤县党参、宁夏庆阳甘草、黄陵一带黄芩、二华连壳、灵宝大枣等大宗药材,集结虢镇加工包装,运往四川、云贵等地。虢镇城内及西关一带,私营店铺鳞次栉比,不少晋商来虢镇经营日用百货,态度和蔼,讲求经营方式,乡民满意,生意兴旺,最盛行时,晋商占当地商人三分之一,并在虢镇北街修建山西会馆1座(今县招待所)。此时,各省运往四川、云贵等地物资,在虢镇落庄换驮,而由四川、云南、贵州、甘肃、宁夏运送物资,又在虢镇卸驮装车,虢镇即成为东西南北互通有无的物资集散地,每天有300多头骡马和百数辆马车装卸货物。丰记、益记两号,用骡马由四川驮出红白糖、卷烟等物资,其先头已到虢镇卸驮,而后尾才出益门镇。此时,虢镇商贾云集,市面繁荣,列宝鸡之首。民国二三年,禁种鸦片,烟土行随之衰落,加之土税厘金昂重,土匪抢劫盛行,在虢镇享有“能立裕祥店,不坐宝鸡县”盛名的裕祥店破产倒闭。
    民国十七年至二十一年(1928~1932),五年大旱,九料未收。陇海铁路西兰线陕西段经济调查报告书记载,“除少数县稍有商业,略具常态外,其他各县,大都元气未复,荒田盈野,十室九空,荒凉残破之迹,凄苦创痛之音,随处皆得见闻,人民迁徙流离……民间农商经济组织,则多残缺不全……”素有“金宝鸡”之称的县城,仅残留杂货业80户,盐业35户,油业19户,酒业25户,铁瓷业29户,药材业60户,麻业20户,计268户,资本总额117万元。虢镇、马营、益门等镇私营商业随之甚衰,据民国二十一年(1932)宝鸡县《市镇经济调查》载,虢镇药材过载行135家,马营镇药铺17家,益门镇旅店16家,贾村镇油店5家。
    民国二十二至二十四年(1933~1935),农业光景好转,西汉铁路开工,县境私营商业开始恢复。县城新添商号20多家。此时,全县出入境商品上升。以土药、木材、棉花、药材为出口的大宗商品,年出境量分别是:土药100余万两,计洋40余万元;木材63筏,计洋6万余元;棉花60余万斤,计洋18万余元;药材重量不详,计洋23万余元。出境物资共计洋90余万元。入境商品以布匹、洋靛、化妆品及胶皮鞋、帆布鞋为大宗,计洋27万元;青盐45万斤,计洋6万余元;纸烟计洋5万余元。入境商品共计洋40余万元。同时,外地商人咸集,凤翔、同、郃、韩、澄及省客,皆以现金运入,数约46万余元。
    民国二十六年(1937),陇海铁路通达宝鸡后,虢镇、凤翔大商行纷纷迁至宝鸡,从此县城私营商业日益兴旺,虢镇渐衰。民国二十六年(1937)以前,商行税收,捐款数额,虢镇占82%,县城只占18%。民国三十二年(1943),虢镇商行税捐数额由82%降为23%,县城则升为77%。三十四年(1945),虢镇再降至18%,县城升为82%,延续到宝鸡解放。县城为物资集散地,货源来路甚广,上海、天津、武汉、河南、许昌、洛阳、西安、咸阳、甘肃、兰州、天水、平凉、宁夏、固原、靖远、青海、南江、巴州、四川、成都、广元、贵州、昆明等10多个省、市、县的百货、丝绸、布匹、纸张、杂货、颜料、烟酒、文具、药材、皮货等物资经县城运销往返,互通有无。民国三十五年(1946),县城有百货、丝绸业99家,国药新药业52家,山货、干果业125家,油、盐、烟酒、食品业111家,行栈旅店、脚店业63家,估衣、杂货75家,粮食业52家,饮食菜馆21家,还有银行、银楼、铁器、木业、砖瓦、缝纫、照相、屠宰业等,总计商户1211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原宝鸡县城区划为市,虢镇成为宝鸡县治。1950年底,全县36个集镇有私营商业1198户,从业人员2985人,摊贩1512人。虢镇、阳平两镇私营商户为最多,占全县私营商户50%以上。
    1955年12月至次年3月,对私营商业、饮食业、服务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按照党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仅4个月将其改造为国家资本主义形式的公私合营、合作商业。
    1958年“大跃进”中,对全县商业网点进行调整,将仅存的摊贩自营点271个302人,减少到127个,分别组织起来,纳入各种形式的改造,私营商业逐年减少。十年“文革”,大批“资本主义”,私人经营的小商小贩摊点基本消失,代之于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商业,遍布全县城乡。
    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集市贸易实行开放政策,生产力进一步得到解放,消失多年的个体私营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如雨后春笋,发展很快。1980年,全县有私营商业164户,1981年上升到402户。1983年2199户,超过了1956年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时的户数。1985年,全县私营个体商业为4967户;1986年为4476户,从业人员6127人,自有流动资金318万元;1987年为5350户,从业人员7603人,自有流动资金346万元。1989年为7750户,从业人员16776人,自有流动资金6952万元,总产值4500万元。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