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陈仓区水土保持
2011-10-16 20:46:25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本县总面积3184.43平方公里,山、丘、塬、川皆有。境内沟壑纵横,密度每平方公里0.8公里,共有大小沟道789条。地形相对高差2189.6米。水土流失面积2398.81平方公里,占总面积75.4%。土壤侵蚀模数平均每平方公里1500吨,年均侵蚀总量476.3万吨。输沙模数平均每平方公里671吨,年输沙总量213.492万吨。县功丘陵区与西部土石山区侵蚀程度占全县侵蚀总量的70%;秦岭山区与渭河南残原地区占17.4%;渭河川道及渭北阶地仅占12.5%。
    1964年,本县被列入黄河中游水土流失100个重点县之一。1980年,又被省、市列为重点小流域治理县。
第一节 水土流失
    本县水土流失,从天然植被的破坏考证,可追溯至距今约3000多年前西周时期,拓植耕耘,开创农业,森林植被逐步减少。随着岁月的流逝,历代农耕面积有增无已。所有河谷、川道、阶地、塬区以及山间凹地的林木、草类天然植被,多被农田所替代。山林火灾屡屡发生,城乡生活燃料及用材逐代增加,加剧了植被破坏的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8年“大跃进”,“钢铁元帅升帐”,宝鸡、凤翔10万“钢铁”大军,开进坪头、林光、大湾河、孟家滩、土沟、庙川等地林区,毁林烧炭炼铁。不仅林木受损,植被亦遭严重破坏。
    单一经营的农业生产,广种薄收,任意开荒,致大田坡面水土流失失控。1960~1963年,大种“十边地”到处向荒山要粮,乱垦荒地,毁林开荒。天王镇曹家沟,原林茂山青,碧水长流。经过近数十年的乱砍滥伐,特别是1958~1962年的毁林开荒,变成秃山大,荒坡多,塬不平,坡地薄,天气干旱苗发黄,每逢暴雨地冲光。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片面强调“以粮为纲”,毁林开荒尤甚。
    长期水土大量流失,后果极其严重。
    全县38座小型水库,年淤积量达39.26万立方米,年淤积量占总有效库容的2.2%。1982年,县水利部门调查了35座七十年代修建的小(二)型水库淤积情况,有24座淤积总量达133.814万立方米,占其总有效库容364.04万立方米的36.9%。桥镇公社北湾水库,建成10年,淤积一半以上;龟川公社交口陂塘,建成不到10年,全部淤积报废。1981年8月21日和22日两天暴雨,山洪暴发,河水猛涨,堤防溃决,良田被淹,井塘淤积,林草被冲,毁坏水土保持面积6.04万亩。晁峪河在这次暴雨中,泥石流巨下,使砌石拱坝13米高的南岔水库一次淤平,并使下游16年修建的堤防工程全部土崩瓦解,千亩良田被泥石淤盖,倒塌房屋数十间,死亡2人。多年来,渭河南岸马营镇的西沙河、东沙河及其他一些支流小沟,一遇暴雨,泥沙俱下,出峪口,入川道,泥沙淤淀,形成地上河流,威胁安全。
    据有关资料计算,全县2398.81平方公里的水土流失面积,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1.4毫米,损失氮、磷、钾肥料总量为4147.08吨。其中,氮3721.71吨,磷34.59吨,速效钾390.78吨。
第二节 治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渭、千河两岸群众从造田出发,多采用引洪漫滩;塬区、丘陵和山区,为人畜用水计,于村内、村旁、路边利用洼地或挖涝池、水窖以蓄淀水沙。在田间修筑水簸箕,补壑落与地边埂等就地拦存水土。在客观上起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旧有治理措施继续延用。1956年前后,出现了有组织的、自觉的治理格局。由小面积的田间小修小补工程,发展为沟道筑谷坊、沟头作防护、沟内营造防风林、田间推行草田轮作(种苜蓿、草木樨等)和水土保持耕作法(沟垄种植)、塬边地边营造防风林。县功镇焦峪沟村是这个时期出现最早的一处。1955年,在田间修地边埂,推行草田轮作,沟道建谷坊和沟头防护。1971年建成焦峪沟水库,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
    1956年,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平方公里,占流失面积的1.9%。
    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上半期,是本县水土保持发展的新时期。全县选择了西部土石山区的坪头镇码头村、县功丘陵沟壑区的上王乡谢家崖、秦岭北麓浅山残塬区的天王镇曹家沟、谓北塬区的周原乡太子沟等不同地区类型进行试点。
    码头村治理水土流失,以田间修地边埂为主。从1958年开始,经历1961年、1962年“低标准、瓜菜代”的困难时期,治理从未间断,至1963年,全部坡地实现地边埂化。
    谢家崖村,1961年采用土推车、背笼、人担挑等办法,一年内将800余亩坡地全部建起地边埂;还在沟内建成10多处谷坊和3座淤地坝。至1965年,修建水平梯田近千亩。进度快,重质量,重实效。1963~1965年,县上多次在此召开现场会。
    曹家沟是秦岭北麓浅山残塬区的一条直入渭河的小沟,长约5公里,流域面积7.1平方公里。1964年,开始治理,经过3年实践,于1967年制定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合理利用土地,有机结合山、水、田、林、路、高山、陡坡育林、造林,塬面缓坡造梯田,塬上打井建陂塘,塬边路边渠边植树种草;台地窄沟建果园,沟底营造防冲林;沟道筑坝淤地,沟掌建库蓄水”的综合治理规划和方案。连续治理10余年,至1978年,建成基本农田1661亩(包括水浇地1050亩),育林植树种草6355亩,栽植苹果等各种经济林木580亩,陂塘3座,机井5眼,渠道6公里。治理面积达8596亩,占总流域面积的80.7%,基本上控制住了水土流失。经济效益显著:1976~1978年,苹果收入38000元,出售成材林木收入39000元;粮食总产量由1963年的65万斤提高到1978年的126万斤,增长近1倍。
    太子沟村,位于渭北周原边缘。土地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农耕地2136亩(其中塬平地877亩,坡耕地1259亩)。1963年,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提出“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一齐上。沟坡兼治,治坡为主。由上至下,集中治理,连片治理”的水土保护方案。治理5年,至1967年,坡耕地全部修成水平梯田,塬平地实现方田林网化,发展水浇地面积2058亩。村庄及道路侧修建排水沟;沟头建挡墙涝池式防护工程,沟内营造防冲林。做到水不下塬,土不下坡,泥不出沟。
    1964年,县人委奖给码头、谢家崖、曹家沟、太子沟水土保护先进典型架子车100余辆,木材50多立方米,以资鼓励。
    1970年,本县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掀起了“全党抓,全民办,各行各业齐支援,男女老少齐参战”的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高潮。至1979年,全县累计建成水平梯田18.12万亩,“四田”(即水平梯田、水平埝地、坝地、造田造地)21.19万亩;水地面积达到48.47万亩;造林25.69万亩。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94平方公里,占总流失面积的16.2%。
    1980年以后,水土保持依照“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方针进行治理。推广了曹家沟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和户包治理小流域经验。强调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坡面治理与沟道治理相结合,田间工程与蓄水保土耕作相结合。重点抓好小流域治理。
    龙曲沟小流域治理:龙曲沟是县功丘陵沟壑区的一条小河流,长11.2公里。位于金陵河上游北川河右岸,属渭河二级支流。流域面积22.7平方公里。涉及新街、双白杨两乡的邱家山、龙曲庵、李家崖3个村、316户、1694口人。总耕地10909亩,人均耕地6.44亩。70%是坡地,坡度在25°以上的占20%。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4.05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达19.77平方公里,占总流域面积的87.1%,年平均流失表土约5万吨。1981年,龙曲沟被列为省、市重点小流域,国家投资15.8万元。经过5年治理,到1985年,修“四田”2057亩,造林8656亩,种草1442亩,封山育林550亩,修谷坊和淤地坝3座,治理面积9.24平方公里,连前累计达11.04平方公里,占总流失面积的55.8%。人均基本农田由1980年前的1.;3亩增加到1985年的2.77亩。1986年经省、市验收合格。
    雍峪河小流域治理:雍峪河源出秦岭北麓浅山,流经残塬,纵穿渭河南川道入渭。长9.5公里,流域面积13平方公里,有长1公里以上的支毛沟5条。水土流失严重,年均侵蚀总量达1.79万吨。涉及钓渭、蜀仓两乡9村、873户。1982年前,流域内已建成水库1座,陂塘4座,抽水站1处,人饮站4处,深机井9眼,大口井5眼,修建基本农田4364亩,营造水土保持林4093亩,治理面积5.64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43.4%。但治理分散,保存率差。1983年,雍峪河被列为省重点小流域,国家投资8.1万元。治理5年,至1987年,增加基本农田1711亩,营造水土保持林4079亩,种草76亩,建成淤地坝1座,抽水站2处,深机井1眼。连前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5平方公里,占总水土流失面积的73.5%。年拦蓄径流123万立方米,占年径流总量的46.15%;年拦泥0.92万吨,占侵蚀总量的51.4%。
    陈家沟户包治理荒山:陈家沟位于香泉乡陈家沟村。1978年以前,乱垦荒地,水土流失严重。每个劳动日值0.09元,扣除积累每人平均全年收入27元。1979年,劳动日值0.13元,全年平均每人收入37.69元。1980年,陈家沟被列为公社荒山治理的重点,实行农、林、牧“三三制”综合治理:把原来每人平均耕地4.7亩减少到3.8亩;加工提高和新修“四田”418亩(每人平均0.95亩)。1983年,全大队有71户承包荒山和牧场计1273亩,营造成片林920多亩,种草310亩,栽泡桐4300余棵。1984年人均口粮由1979年的187斤增加到410斤,人均收入98元,增加了1倍多。1985年累计有林面积1947亩,牧场550亩。
    1987年,全县累计修建“四田”24.28万亩,其中水平梯田20.81万亩;水平埝地2.12万亩;坝地0.15万亩;造田造地1.20万亩。水土流失区发展水浇地19.21万亩,其中“四田”变水地8.35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48.08万亩;水土保持种草5.71万亩;封山育林4.68万亩;建淤地坝40座。户承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83万亩,已治理面积6.23万亩;退耕面积7.15万亩。合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79.7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51.5平方公里),占全县水土流失总面积的28.3%。
    至1989年底,全县治理水土流失面积累计达到715.9平方公里(其中小流域治理面积59.9平方公里),占全县水土流失面积的31.1%。“四田”合计25.98万亩。其中水平梯田22.50万亩,水平埝地2.17万亩,坝地0.15万亩,造田造地1.16万亩。水土流失区发展水浇地18.16万亩,其中“四田”变水地7.95万亩;营造水土保持林52.37万亩;水土保持种草6.20万亩;封山育林4.68万亩;建淤地坝40座,可淤地面积0.15万亩。户承包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7.31万亩,已治理面积8.59万亩;退耕面积7.44万亩。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