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民俗首页 | 西安民俗 | 宝鸡民俗 | 咸阳民俗 | 铜川民俗 | 渭南民俗 | 延安民俗 | 榆林民俗 | 汉中民俗 | 安康民俗 | 商洛民俗 | 杨凌民俗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榆林市民俗风情大全 > 正文

酒曲,民间艺术的奇葩

2014-6-18 14:22:43   来源:榆林日报   进入论坛 查看评论()

  闫肃老先生的《酒韵悠悠》中唱道:“细想想,酒文化,渊源长久。谈古今,论掌故,酒韵悠悠。奇闻妙事代代有,豪放委婉各千秋。上伴河山抒锦绣,上溯直达夏商周。”酒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而酒曲随着酒的产生而产生,延续了几千年,久唱不衰。

  行饮寻常事豪情曲上添

  陕蒙晋接壤地区的人们有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习俗,不仅男人能喝,妇女、老人甚至小孩也能喝酒;不仅城里大小酒店、餐馆喝,农村的炕头、场院甚至田间地头也喝,这里的人们找各种理由喝酒。婚嫁喜庆自不必说,都要大摆宴席,以示庆贺;老人庆寿、子孙满月、新房建成、朋友订婚、商话议事、子女升学、分配工作、职务晋升、评上职称以及法定和习惯的节日都要喝,一年几乎没有不喝酒的日子。这里的人们不喝闷酒,要么猜拳行令,要么就是唱酒曲。至今,神木、府谷等地民间还有“不唱不喝”的习俗。

  首先,主人将第一杯酒泼洒在地上,表示敬献天地。接着,斟满酒,先唱请客曲或者起酒曲,唱一首,宾客喝一杯,再唱一首,再喝一杯。然后,由主人依次唱敬酒曲敬酒,有老人或长辈在场,先敬老人或长辈。敬酒可敬两杯或三杯,两杯叫“好事成双”,三杯叫“三星高照”,至少也要敬一杯,叫“一定高升”,有时是“碰一敬一”,即先敬一杯,然后各端一杯,碰杯后一饮而尽。敬酒曲一唱,举起酒杯,客人是必须喝的。主人敬完后,客人再轮番敬酒或互相敬酒,然后就是互相劝酒。劝酒要唱劝酒曲,甲唱劝酒曲要乙喝酒,乙可以不喝,再唱回去或者再唱给其他人喝,也可以对唱调侃逗趣,对不上来者喝酒。有的人因酒量不大或其他原因,也可以唱辞酒曲。实践中往往是豁拳和唱酒曲混合运用,各人发挥自己的优势。到了最后,酒酣歌尽,便唱散酒曲告终。

  起酒曲、敬酒曲、劝酒曲、辞酒曲、散酒曲,少数有现成套词,多数是演唱者即兴创作,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曲调也多由演唱者根据传统酒曲或当地民歌自行确定。文人雅士饮酒赋诗,可以充分思考,字斟句酌,写好再吟出来。而唱酒曲则没有充足的时间思考与斟酌,必须随机应变,脱口而出,这对酒曲演唱者的才华和应变能力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醉和金甲舞曲传数千载

  陕蒙晋接壤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使这里成为天然的军事壁垒,从古至今战争绵延不断。战争给人们带来了苦难,同时也把中原文化包括酒文化带到这里。我国周代的《诗经》里就有周将尹吉甫打败北方少数民族猃狁后“饮御诸友,炮鳖脍鲤”,以示庆贺的记述。兵士们驻扎在这里,“靡室靡家”,“载饥载渴”,尤其到了冬天,严寒成了他们最大的敌人,许多人冻饿而死,为了御寒,士卒们以酒抗寒。清咸丰年间保安知县彭瑞麟的诗《保安四时》中,写到冬季是“斗大孤城雪与风,御寒全仗酒兵攻”。可见守边士卒是离不开酒的,从古至今,守边将士酒风特盛。他们饮酒、弹琴、唱歌、跳舞,以此抵御寒冷,驱赶寂寞和思乡的痛苦。当打了胜仗以后,军中庆祝胜利,也要饮酒唱歌,也同归顺的游牧民族联欢。隋朝对边塞地区突厥行武征服,隋大业三年(607)七月,隋炀帝耀武巡边,来到榆林郡(今陕北府谷、内蒙古鄂尔多斯准旗一带)曾作诗《车驾次榆林幸启民所居赋诗》,写道:“鹿塞鸿旗驻,龙庭翠辇回。毡帐望风举,穹庐向日开。呼韩顿颡至,屠耆接踵来。索辫擎膻肉,韦鞲献酒杯。”当时被征服的突厥启民可汗各部族酋长都来向隋炀帝叩首、送肉、献酒。到唐宋时期,不仅饮酒,还伴有歌舞乐器,当时已出现了专业的歌伎。唐贞元三年(787)二月,唐军在盐、夏州击退吐蕃后,居住在这里屡遭吐蕃侵掠的党项等羌胡人慰劳凯旋将士。时任朔方行营兵马副元帅浑瑊军幕判官卢纶写了一首《塞下曲》,描述了庆贺酒宴的情景:“野幕敞琼筵,羌戎贺劳旋。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可见其规模之大、场面之热烈程度。唐代夏州节度使韩潭的军幕参佐李益在《登夏州城观送行人赋得六州胡儿歌》中写道:“无定河边数株柳,共送行人一杯酒。胡儿起作和蕃歌,齐唱呜咽尽垂手。”唱歌敬酒,这是最早关于酒场唱曲的记述,而且是由少数民族先唱的。宋代元丰三年(1080),时任鄜延路经略安抚使的沈括整理了当时的酒曲五首,起名《鄜延凯歌》,前边有一段序言:“边兵每得胜回,则连队抗声凯歌,乃古之遗音也。凯歌词甚多,皆市井鄙俚之语。予在鄜延时,制数十曲,令士卒歌之,今粗记得数篇。”其二:“天威卷地过黄河,万里羌人尽汉歌。莫堰横山倒流水,从教西去作恩波。”宋代歌伎已盛行,教场有歌伎,军中有歌伎,官署也有歌伎。宋熙宗元年,宋将韩琦再次出任陕西经略安抚使,一天,韩琦设宴款待幕僚,时任河东转运使的李师中也出席了这次宴会,席间有官妓献艺,李师中即兴作了一首《韩魏公席上为官妓贾爱卿作》:“愿得貔貅十万兵,犬戎巢穴一时平。归来不用封侯印,只问君王乞爱卿。”这不就是席间调侃的酒曲唱词吗?

  虽然酒曲早在我国周末至秦汉时期就在戎边士卒中开始流行,因简单和艺术价值低,到隋唐时期酒曲才逐渐传到民间成熟起来,由边塞地区少数民族劳军时正式演唱。到宋代,酒曲更加兴盛,加上歌伎的传播,使酒曲更加普及,兵民用“市井鄙俚之语”即兴编唱,同现在的酒曲盛行状况没什么两样。

  我们在《陕蒙晋酒曲集》中辑录酒曲620多首,分为黄土农耕区酒曲和草原游牧区酒曲两大类。黄土农耕区酒曲以陕西绥德、米脂为中心,包括榆林市除神木、府谷之外的其他各县(区)和延安市各县(区)及少数关中陕南酒曲。草原游牧区酒曲包括陕西神木、府谷酒曲和内蒙古鄂尔多斯酒曲及山西河曲保德酒曲。每一大类里,根据酒曲的内容,又将其分为老酒曲,喜宴、庆典酒曲(包括请客迎宾、起酒、敬酒、劝酒、辞酒、散酒等)和酒场调侃逗趣酒曲(包括猜拳调、酒曲情歌对唱等)。

  老酒曲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唱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的。其中,最早的唱到周文王、姜太公及周王娘娘采花;秦汉时期秦始皇修长城,孟姜女、王昭君的故事,刘秀走南阳等;最多的是三国故事,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吕布戏貂蝉,古城壕边斩蔡阳,刘备送徐庶,曹操夜走华容道,诸葛亮草船借箭,火烧战船,连环计,空城计,五虎弟兄保刘备,周瑜打黄盖,赵云长坂坡挡曹;隋唐时期杨广太子下扬州、瓦岗寨、秦琼救李渊、李渊辞朝、王三姐飘彩球、唐僧西天取经、白袍征东等;宋朝赵匡胤华山下棋、杨家将的故事、六郎状告潘仁美、杨满堂征西、六郎镇守三关口、杨七郎打猎、杨家八虎闯幽州,还有水浒故事中的孙二娘开店、李逵下山帮宋江等;元、明时期成吉思汗的故事,朱洪武打马出南京,李自成三反河南攻打北京;清朝由于异族统治,在蒙汉两族中没有唱清朝人物的酒曲;在近代,又从孙中山唱到毛泽东、朱德及延安边区的故事。这些酒曲的创作时间少数在宋、元时期,多数在明清时期和民国初年,由于过去经济文化落后,很多人不识字,全凭口传心记,有的失传了,有的经民间艺人反复修改增删。总之,能传下来的是比较成熟的,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

  喜宴庆典酒曲多数是在各种酒场上演唱者即兴创作,经收集人记录整理而成的。我们就遇到不少在酒场上即兴演唱酒曲的民间艺人,他们演唱,我们现场记录或录音,回来整理编入酒曲集。古时饮酒吟诗,官场或文人雅士如此,民间亦然,如酒曲《三个女婿拜丈人》就是实证。清代梁章钜的《归田琐记》载:“有雅而谑者,宋人即尚之。如‘品字三个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劝君更进一杯酒’。”元人姚文奂诗云:“晓凉船过柳州东,荷花香里偶相逢。剥将莲子猜拳子,玉手双开不赌空。”即将莲子等物握在手中,变换数目或颜色、单双,互猜,输者罚其饮酒。明·李日华《六研斋笔记》说:“俗饮以手指相搏,谓之豁拳。”猜拳调即是豁拳时唱的或喊的调,饮酒就有了豁拳,豁拳就有了猜拳调。所以,猜拳调是最老的酒曲。

 

 即兴成歌谣闲情曲中现

  酒曲是民歌的一部分,又是在祝捷、庆功、婚嫁、庆寿等喜宴上唱的,除了少数叙事性酒曲外,多为祝福、庆贺、逗趣、戏谑、红火热闹的内容。

  这一地区的酒曲形式比较多,但归纳起来是两大类:一类是山歌类酒曲,陕北叫信天游,陕西的神木、府谷和山西的河曲、保德叫山曲(这里酒曲、山曲不分,山上唱叫山曲,酒场唱叫酒曲),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叫山歌或爬山调。山歌类酒曲的歌词都是即兴编唱,采用比兴手法,触景生情或借景抒情是其突出的特点。基本格式是上下结构的两句体,上句起兴,下句点题。比兴手法在酒曲中大量运用,说明这一地区的人们在抒发感情时,眼前所见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景一物都可以成为创作的对象,即兴而歌。另一大类是小调,又称小曲。小调与山歌的区别在于,山歌是山野之歌,小调多为巷里之曲,唱词内容多以反映城镇居民生活情趣,如离愁别恨、男女情爱、茶庄酒楼、货郎挑夫,还有青楼之恨、尼姑之苦等。歌词一般是由较有艺术修养的民间艺人加工整理而成,不像山歌信天游即兴编唱。小调多以叙事为主,有人物、时间、地点、情节,结构也比较完整,如《刘备送徐庶》《李渊辞朝》《杨满堂征西》《二少爷招兵》《刮野鬼》等,歌词多为七言体,四句一段,语言质朴生动,曲调深情优美,情绪刻画细致精确。内蒙古酒曲中的小调酒曲与蒙古族的短调民歌很相似,委婉动听,非常感人。有的小调酒曲已吸收了戏曲或曲艺的成分,如《米脂出了个李自成》《杭州买药》《赶骡子》等,是向着说唱音乐发展的坐唱小调。小调酒曲中有不少分节歌,如《十杯酒》《十二杯酒》《珍珠倒卷帘》等,每一段都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小调酒曲中还有一部分男女调情、戏谑调侃、闺房欢爱的酸曲,在酒场趣曲中较多,有人认为太低俗、不健康。笔者认为,酒曲产生于民间,这部分酸曲也是民间情趣的一种自然流露,再说人们不可能整天处在十分严肃的状态,尤其是休闲饮酒过程中,逗个趣、开个玩笑活跃一下气氛,也没什么不好。当然,分寸还是要把握的。猜拳调也是小调酒曲,唱猜拳调豁拳情趣更浓。它把豁拳和唱酒曲有机结合在一起,双方在唱猜拳调时,有的要有统一的动作表演,唱错或动作表演错了都要罚酒。如《瞪眼拳》:“正月十五月儿圆,请你划个瞪眼拳。一抹胡子二瞪眼,肚上画一个圆圐圙。五经魁首圆又圆,六六顺呀圆又圆……”边唱边划边表演,非常有趣。

  酒曲的演唱形式主要是独唱和对唱两种。独唱最常见,如酒场上迎宾请客、敬酒、劝酒、辞酒、散酒都以独唱形式出现。对唱一般是劝酒过程中,甲唱了一首酒曲劝乙喝酒,乙触景生情,即兴编词演唱,形成对唱,将酒唱给甲或者转唱给丙。另外,对唱中甲唱:“什么上来一点红?什么上来像弯弓?什么上来亮晶晶?什么过来黑洞洞?”乙答唱道:“太阳上来一点红,月亮上来像弯弓,星星上来亮晶晶,乌云过来黑洞洞。”乙对上来了可以免于喝酒,若对不上来就得罚酒。对唱歌词所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有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也有反映历史题材的内容,但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歌手见景生情,即兴编唱,既能显示歌手们的聪明才智,又能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深受群众欢迎。还有少数领唱齐唱的酒曲,一人领唱,众人和,多在猜拳调里出现。

  酒曲的调式,就其基本形态,以五声徵、商、羽调式最为多见,宫调式较少,角调式没有。草原游牧区酒曲中羽调式最多见,宫、徵、商调式酒曲较少。酒曲旋律上有一个特点,就是七度八度大跳较多,有的甚至九度十度大跳。这种大跳音程的出现,既与江南水乡秀丽、委婉的音乐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大跳引起的旋律线条大多跌宕律动,也使酒曲自由奔放刚健舒展的山歌风音乐形象十分突出,这与黄土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地域辽阔,人民群众性格耿直爽朗、淳朴热情有密切联系。

  酒曲在节奏上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切分节奏的运用。酒曲的曲式结构不像其他大型音乐作品那样复杂,多数是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构成的单乐段,也有较少数是由三个乐句或五个乐句构成的扩充乐段。不论是单乐段还是扩充乐段,在曲式结构上,都属于简单的一部结构。

  酒曲演唱的即兴性,即使同一首酒曲不同的演唱者,往往也会出现差异,即民间所说的“十唱九不同”。有的酒曲可即兴填词,有的唱词则即兴用曲,这都由演唱者临场发挥、自由选择,但有一个原则要把握,即词曲情绪要基本吻合,词曲句法要基本一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酒文化的传播,酒曲的发展空间会更大。李白有诗云:爱酒“不愧天”,对酒当歌,开怀畅饮,酒香飘远,酒曲唱响。


编辑:秦人
榆林市周边旅游景点 更多
榆林旅游景点:红石峡 榆林旅游景点:白云山 榆林旅游景点:统万城遗址
榆林旅游景点:北台南塔,六楼骑 榆林旅游景点:米脂杨家沟革命纪 榆林旅游景点:米脂姜氏庄园
榆林旅游景点:神湖【神木红碱淖 榆林旅游景点:香炉寺 榆林旅游景点:高家堡古城
榆林旅游景点:扶苏和蒙恬的墓陵 榆林旅游景点:韩世忠故里—蕲王 榆林旅游景点:明长城
榆林旅游景点:戴兴寺 榆林市景区(景点)名录 榆林红石峡
榆林市美食 更多
百变“鸡蛋饼”[图]
陕北黄酒[图]
百变“鸡蛋饼”[图 陕北黄酒[图]
洋芋丸子[图] 陕北年馍馍[图]
绥德黄国胜老汉的黄 榆林米酒[图]
榆林香哪 榆林传统十二件菜
榆林美食:炸豆奶 榆林美食:拼三鲜
榆林市特产 更多
榆林市地方特产:红枣-吴堡
榆林市地方特产:油糕
陕北老人头像 榆林特产拧条
榆林地毯、毛毯 榆林豆腐
榆林市地方特产:塞 榆林市地方特产:榆
榆林特产:米脂小米 榆林特产:洋芋产业
榆林特产:子洲特产 榆林特产:佳县油枣
推荐信息  
·合阳农村见闻:龙口夺食[图]
·非遗奇葩 流传千年的风俗——药王山“二月
·香山佛教文化旅游节[图]
·中国孙思邈中医药文化节
·陕南民俗:“杀年猪”与吃“泡汤”习俗
·2013版陕西省庙会地点、名称、会期选集
·儿时的记忆——老式爆米花机[图]
·西安亲戚之间的称谓习俗
·西安社会交际时的称谓
·西安民间称谓习俗
·西安家庭习俗
·西安家族习俗
·西安民间日常饮食习俗
·2012版陕西省庙会地点、名称、会期选集
最新更新  
·饮食文化:老北京怎样过中秋节
·陕北赶集
·穿越岁月的《十对花》
·毡匠,正在消失的老行业
·子洲人喝酒
·陕北民歌的传承亟需创新
·佛坪消失30年地方小戏“地蹦子”再现农村
·游碛口古镇
·枣夹子的典故
·“五一”游陕北 民俗文化大观园
·四月初八 逛庙会去
·顶茶的传说
·礼仪之邦的北京人为啥爱说“您”?
·陕北民俗:念喜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5 陕西民俗大全 http://www.sanqinyou.com/minsu/.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三秦腾飞 旅游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