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幸福员工我受益  健康油井我出彩

2015-3-20 7:18: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延长油田公司董事长杨悦(中)、七里村采油厂厂长魏登峰(右)在翻阅呵护油井相关资料。
延长油田公司董事长杨悦(中)、七里村采油厂厂长魏登峰(右)在翻阅呵护油井相关资料。

 照片由七里村采油厂提供

延长油田公司提出并启动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以来,七里村采油厂认真按照公司总体要求,始终把此项工程作为推动百年老厂全面提升、实现内涵发展的重大契机,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的特色理念,着力培育“爱人爱井、爱井敬业”油井文化,大力追求幸福员工、健康油井目标,为推进百年老厂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心制定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成立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领导小组和项目组,围绕延长油田公司油井文化核心理念,确立了四个方面205项实施细则作为落实理念的支撑内容,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目标责任制的方式,实行动态管理,逐步深入,逐项落实。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组织开展了“呵护油井我受益、爱井敬业我出彩”和“党员示范岗、先进模范岗、青年先锋岗”创建活动,在机关人员中开展了“八项规范”建设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有奖征文、岗位练兵等活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丰富载体,营造氛围。深入一线进行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专题宣讲,累计举办各种宣贯会60余次,95%以上员工受到启发。及时宣传报道先进人物和事迹,提高了参与率,扩大了影响力。各种广播宣传稿件600余篇,新闻82条,各类报刊刊登报道50余篇。
    加强督查,严格考核。采油厂党政部门与各生产部门项目组签订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翔实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实施考核办法。通过实行周汇报、旬检查、月考核、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的方式,确保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的深入推进。
    用制度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在实处
    按照“搭平台、提素质,健机制、创成效,维权益、享成果”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各项机制,积极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周固定两天作为厂长接待日,畅通员工诉求渠道,解决了劳务派遣工子女上幼儿园难等不少员工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坚持“三知一履责,三精一深化”的呵护油井工作思路,狠抓精细地质研究,不断优化开发工艺。配液站建成投运以来,压裂增产效果较上年提高了10%。自主研究常规压段变排量压裂工艺技术实施后,增产效果始终保持在常规压裂井的2倍左右。
    成立了采油厂文体活动委员会及11个专业协会。公开竞聘科级干部,有21名员工进入人才库;设立了24小时供水、供电、供暖维修服务热线电话;组织开展了油井综合评比活动,油水井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幸福和健康油井指数全面提升。
    井下大队制定并实施了精细作业的三大项31条措施,提高了作业质量;采油一大队开办了员工夜校,发明了不锈钢三角计量折叠尺,提高了计量准确率;采油二大队采取“六爱二十四举措”落实油井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采油三大队对多年停产的低效井进行技术挖潜改造,效果显著;集输站通过推行“311”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安全、数字、文明集输的品牌队站,反响良好。
    弘扬传统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老厂形象
    恢复三井遗址,即“延一井”、“七一井”、“延深一井”。建设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即张家滩页岩,安沟长6油苗、油砂,董家河长6天然裂缝。建设一个“石油文化广场”、建设“三址”,即完善苏联专家招待所旧址、七里村炼油厂旧址、石油工人办公生活旧址。
    目前,苏联专家招待所已投入使用,累计接待参观人员85批2000余人(次);延深一井已制定恢复方案。建立的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1500余人(次);一些来过七里村采油厂检查指导工作、参观学习取经的人士,对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感到无比敬仰。
    目前,七里村采油厂通过大力实施“33131”建设工程和建设“延长石油传统精神教育馆”等,已为延长石油百年老厂建成延长油田东部油田标准化采油厂、延长石油员工培训基地、传统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石油人寻根问祖“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七里村落地生根
    全厂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观念得到了转变,大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建与生产经营结合更加紧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注采一体化有序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规范运行,内部模拟利润核算制初见成效。
    全厂已有三个采油大队去年1-8月份累计节约成本353万元,绩效工资提奖106万元。有序采油不断深化,原油用电单耗由147.76度/吨降低至117.58度/吨,油井利用率较上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检泵周期延长了50天。
    全厂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全厂标准化队站建设有序推进,健康油井数量大幅上升,后勤保障工作全部精心到位,整个厂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广大员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厂区油区生产生活秩序和谐稳定。
    该厂以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统领,围绕一个“老”字,突出一个“新”字,展现老厂新姿;围绕一个“稳”字,突出一个“精”字,达到稳中求精;围绕一个“学”字,突出一个“效”字,实现以学促效。积极吸收学习借鉴兄弟单位有益模式,不断巩固现有成果,努力提高创建水平,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长期均衡发展,为延长油田内涵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后: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的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年产原油已连续多年稳产在30万吨左右。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延长油田公司果断提出了千万吨稳产20年以上的目标任务。如何使百年老厂再稳产20年,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
    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七里村采油厂厂长魏登峰说,以“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为核心内容的“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七里村采油厂这个百年老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将以系统优化内部管理、科技创新、应用新技术、引进新项目等,科学、和谐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使“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延长油田公司总经理李文明(中)和七里村采油厂厂长魏登峰(右一)及党委书记石东峰在生产一线检查指导工作。
延长油田公司总经理李文明(中)和七里村采油厂厂长魏登峰(右一)及党委书记石东峰在生产一线检查指导工作。

 照片由七里村采油厂提供

延长油田公司提出并启动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以来,七里村采油厂认真按照公司总体要求,始终把此项工程作为推动百年老厂全面提升、实现内涵发展的重大契机,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的特色理念,着力培育“爱人爱井、爱井敬业”油井文化,大力追求幸福员工、健康油井目标,为推进百年老厂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心制定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成立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领导小组和项目组,围绕延长油田公司油井文化核心理念,确立了四个方面205项实施细则作为落实理念的支撑内容,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目标责任制的方式,实行动态管理,逐步深入,逐项落实。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组织开展了“呵护油井我受益、爱井敬业我出彩”和“党员示范岗、先进模范岗、青年先锋岗”创建活动,在机关人员中开展了“八项规范”建设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有奖征文、岗位练兵等活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丰富载体,营造氛围。深入一线进行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专题宣讲,累计举办各种宣贯会60余次,95%以上员工受到启发。及时宣传报道先进人物和事迹,提高了参与率,扩大了影响力。各种广播宣传稿件600余篇,新闻82条,各类报刊刊登报道50余篇。
    加强督查,严格考核。采油厂党政部门与各生产部门项目组签订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翔实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实施考核办法。通过实行周汇报、旬检查、月考核、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的方式,确保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的深入推进。
    用制度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在实处
    按照“搭平台、提素质,健机制、创成效,维权益、享成果”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各项机制,积极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周固定两天作为厂长接待日,畅通员工诉求渠道,解决了劳务派遣工子女上幼儿园难等不少员工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坚持“三知一履责,三精一深化”的呵护油井工作思路,狠抓精细地质研究,不断优化开发工艺。配液站建成投运以来,压裂增产效果较上年提高了10%。自主研究常规压段变排量压裂工艺技术实施后,增产效果始终保持在常规压裂井的2倍左右。
    成立了采油厂文体活动委员会及11个专业协会。公开竞聘科级干部,有21名员工进入人才库;设立了24小时供水、供电、供暖维修服务热线电话;组织开展了油井综合评比活动,油水井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幸福和健康油井指数全面提升。
    井下大队制定并实施了精细作业的三大项31条措施,提高了作业质量;采油一大队开办了员工夜校,发明了不锈钢三角计量折叠尺,提高了计量准确率;采油二大队采取“六爱二十四举措”落实油井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采油三大队对多年停产的低效井进行技术挖潜改造,效果显著;集输站通过推行“311”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安全、数字、文明集输的品牌队站,反响良好。
    弘扬传统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老厂形象
    恢复三井遗址,即“延一井”、“七一井”、“延深一井”。建设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即张家滩页岩,安沟长6油苗、油砂,董家河长6天然裂缝。建设一个“石油文化广场”、建设“三址”,即完善苏联专家招待所旧址、七里村炼油厂旧址、石油工人办公生活旧址。
    目前,苏联专家招待所已投入使用,累计接待参观人员85批2000余人(次);延深一井已制定恢复方案。建立的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1500余人(次);一些来过七里村采油厂检查指导工作、参观学习取经的人士,对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感到无比敬仰。
    目前,七里村采油厂通过大力实施“33131”建设工程和建设“延长石油传统精神教育馆”等,已为延长石油百年老厂建成延长油田东部油田标准化采油厂、延长石油员工培训基地、传统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石油人寻根问祖“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七里村落地生根
    全厂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观念得到了转变,大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建与生产经营结合更加紧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注采一体化有序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规范运行,内部模拟利润核算制初见成效。
    全厂已有三个采油大队去年1-8月份累计节约成本353万元,绩效工资提奖106万元。有序采油不断深化,原油用电单耗由147.76度/吨降低至117.58度/吨,油井利用率较上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检泵周期延长了50天。
    全厂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全厂标准化队站建设有序推进,健康油井数量大幅上升,后勤保障工作全部精心到位,整个厂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广大员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厂区油区生产生活秩序和谐稳定。
    该厂以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统领,围绕一个“老”字,突出一个“新”字,展现老厂新姿;围绕一个“稳”字,突出一个“精”字,达到稳中求精;围绕一个“学”字,突出一个“效”字,实现以学促效。积极吸收学习借鉴兄弟单位有益模式,不断巩固现有成果,努力提高创建水平,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长期均衡发展,为延长油田内涵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后: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的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年产原油已连续多年稳产在30万吨左右。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延长油田公司果断提出了千万吨稳产20年以上的目标任务。如何使百年老厂再稳产20年,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
    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七里村采油厂厂长魏登峰说,以“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为核心内容的“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七里村采油厂这个百年老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将以系统优化内部管理、科技创新、应用新技术、引进新项目等,科学、和谐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使“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延长油田公司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现场会上,延长油田20多个采油厂和各下属单位的主要领导,在七里村采油厂学习取经。
延长油田公司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现场会上,延长油田20多个采油厂和各下属单位的主要领导,在七里村采油厂学习取经。

 照片由七里村采油厂提供

延长油田公司提出并启动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以来,七里村采油厂认真按照公司总体要求,始终把此项工程作为推动百年老厂全面提升、实现内涵发展的重大契机,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的特色理念,着力培育“爱人爱井、爱井敬业”油井文化,大力追求幸福员工、健康油井目标,为推进百年老厂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心制定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成立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领导小组和项目组,围绕延长油田公司油井文化核心理念,确立了四个方面205项实施细则作为落实理念的支撑内容,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目标责任制的方式,实行动态管理,逐步深入,逐项落实。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组织开展了“呵护油井我受益、爱井敬业我出彩”和“党员示范岗、先进模范岗、青年先锋岗”创建活动,在机关人员中开展了“八项规范”建设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有奖征文、岗位练兵等活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丰富载体,营造氛围。深入一线进行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专题宣讲,累计举办各种宣贯会60余次,95%以上员工受到启发。及时宣传报道先进人物和事迹,提高了参与率,扩大了影响力。各种广播宣传稿件600余篇,新闻82条,各类报刊刊登报道50余篇。
    加强督查,严格考核。采油厂党政部门与各生产部门项目组签订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翔实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实施考核办法。通过实行周汇报、旬检查、月考核、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的方式,确保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的深入推进。
    用制度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在实处
    按照“搭平台、提素质,健机制、创成效,维权益、享成果”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各项机制,积极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周固定两天作为厂长接待日,畅通员工诉求渠道,解决了劳务派遣工子女上幼儿园难等不少员工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坚持“三知一履责,三精一深化”的呵护油井工作思路,狠抓精细地质研究,不断优化开发工艺。配液站建成投运以来,压裂增产效果较上年提高了10%。自主研究常规压段变排量压裂工艺技术实施后,增产效果始终保持在常规压裂井的2倍左右。
    成立了采油厂文体活动委员会及11个专业协会。公开竞聘科级干部,有21名员工进入人才库;设立了24小时供水、供电、供暖维修服务热线电话;组织开展了油井综合评比活动,油水井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幸福和健康油井指数全面提升。
    井下大队制定并实施了精细作业的三大项31条措施,提高了作业质量;采油一大队开办了员工夜校,发明了不锈钢三角计量折叠尺,提高了计量准确率;采油二大队采取“六爱二十四举措”落实油井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采油三大队对多年停产的低效井进行技术挖潜改造,效果显著;集输站通过推行“311”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安全、数字、文明集输的品牌队站,反响良好。
    弘扬传统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老厂形象
    恢复三井遗址,即“延一井”、“七一井”、“延深一井”。建设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即张家滩页岩,安沟长6油苗、油砂,董家河长6天然裂缝。建设一个“石油文化广场”、建设“三址”,即完善苏联专家招待所旧址、七里村炼油厂旧址、石油工人办公生活旧址。
    目前,苏联专家招待所已投入使用,累计接待参观人员85批2000余人(次);延深一井已制定恢复方案。建立的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1500余人(次);一些来过七里村采油厂检查指导工作、参观学习取经的人士,对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感到无比敬仰。
    目前,七里村采油厂通过大力实施“33131”建设工程和建设“延长石油传统精神教育馆”等,已为延长石油百年老厂建成延长油田东部油田标准化采油厂、延长石油员工培训基地、传统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石油人寻根问祖“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七里村落地生根
    全厂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观念得到了转变,大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建与生产经营结合更加紧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注采一体化有序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规范运行,内部模拟利润核算制初见成效。
    全厂已有三个采油大队去年1-8月份累计节约成本353万元,绩效工资提奖106万元。有序采油不断深化,原油用电单耗由147.76度/吨降低至117.58度/吨,油井利用率较上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检泵周期延长了50天。
    全厂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全厂标准化队站建设有序推进,健康油井数量大幅上升,后勤保障工作全部精心到位,整个厂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广大员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厂区油区生产生活秩序和谐稳定。
    该厂以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统领,围绕一个“老”字,突出一个“新”字,展现老厂新姿;围绕一个“稳”字,突出一个“精”字,达到稳中求精;围绕一个“学”字,突出一个“效”字,实现以学促效。积极吸收学习借鉴兄弟单位有益模式,不断巩固现有成果,努力提高创建水平,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长期均衡发展,为延长油田内涵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后: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的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年产原油已连续多年稳产在30万吨左右。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延长油田公司果断提出了千万吨稳产20年以上的目标任务。如何使百年老厂再稳产20年,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
    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七里村采油厂厂长魏登峰说,以“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为核心内容的“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七里村采油厂这个百年老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将以系统优化内部管理、科技创新、应用新技术、引进新项目等,科学、和谐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使“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年轻有为的七里村采油厂领导班子成员,在生产一线调研。
年轻有为的七里村采油厂领导班子成员,在生产一线调研。

 照片由七里村采油厂提供

延长油田公司提出并启动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以来,七里村采油厂认真按照公司总体要求,始终把此项工程作为推动百年老厂全面提升、实现内涵发展的重大契机,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的特色理念,着力培育“爱人爱井、爱井敬业”油井文化,大力追求幸福员工、健康油井目标,为推进百年老厂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心制定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成立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领导小组和项目组,围绕延长油田公司油井文化核心理念,确立了四个方面205项实施细则作为落实理念的支撑内容,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目标责任制的方式,实行动态管理,逐步深入,逐项落实。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组织开展了“呵护油井我受益、爱井敬业我出彩”和“党员示范岗、先进模范岗、青年先锋岗”创建活动,在机关人员中开展了“八项规范”建设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有奖征文、岗位练兵等活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丰富载体,营造氛围。深入一线进行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专题宣讲,累计举办各种宣贯会60余次,95%以上员工受到启发。及时宣传报道先进人物和事迹,提高了参与率,扩大了影响力。各种广播宣传稿件600余篇,新闻82条,各类报刊刊登报道50余篇。
    加强督查,严格考核。采油厂党政部门与各生产部门项目组签订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翔实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实施考核办法。通过实行周汇报、旬检查、月考核、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的方式,确保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的深入推进。
    用制度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在实处
    按照“搭平台、提素质,健机制、创成效,维权益、享成果”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各项机制,积极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周固定两天作为厂长接待日,畅通员工诉求渠道,解决了劳务派遣工子女上幼儿园难等不少员工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坚持“三知一履责,三精一深化”的呵护油井工作思路,狠抓精细地质研究,不断优化开发工艺。配液站建成投运以来,压裂增产效果较上年提高了10%。自主研究常规压段变排量压裂工艺技术实施后,增产效果始终保持在常规压裂井的2倍左右。
    成立了采油厂文体活动委员会及11个专业协会。公开竞聘科级干部,有21名员工进入人才库;设立了24小时供水、供电、供暖维修服务热线电话;组织开展了油井综合评比活动,油水井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幸福和健康油井指数全面提升。
    井下大队制定并实施了精细作业的三大项31条措施,提高了作业质量;采油一大队开办了员工夜校,发明了不锈钢三角计量折叠尺,提高了计量准确率;采油二大队采取“六爱二十四举措”落实油井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采油三大队对多年停产的低效井进行技术挖潜改造,效果显著;集输站通过推行“311”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安全、数字、文明集输的品牌队站,反响良好。
    弘扬传统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老厂形象
    恢复三井遗址,即“延一井”、“七一井”、“延深一井”。建设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即张家滩页岩,安沟长6油苗、油砂,董家河长6天然裂缝。建设一个“石油文化广场”、建设“三址”,即完善苏联专家招待所旧址、七里村炼油厂旧址、石油工人办公生活旧址。
    目前,苏联专家招待所已投入使用,累计接待参观人员85批2000余人(次);延深一井已制定恢复方案。建立的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1500余人(次);一些来过七里村采油厂检查指导工作、参观学习取经的人士,对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感到无比敬仰。
    目前,七里村采油厂通过大力实施“33131”建设工程和建设“延长石油传统精神教育馆”等,已为延长石油百年老厂建成延长油田东部油田标准化采油厂、延长石油员工培训基地、传统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石油人寻根问祖“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七里村落地生根
    全厂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观念得到了转变,大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建与生产经营结合更加紧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注采一体化有序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规范运行,内部模拟利润核算制初见成效。
    全厂已有三个采油大队去年1-8月份累计节约成本353万元,绩效工资提奖106万元。有序采油不断深化,原油用电单耗由147.76度/吨降低至117.58度/吨,油井利用率较上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检泵周期延长了50天。
    全厂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全厂标准化队站建设有序推进,健康油井数量大幅上升,后勤保障工作全部精心到位,整个厂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广大员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厂区油区生产生活秩序和谐稳定。
    该厂以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统领,围绕一个“老”字,突出一个“新”字,展现老厂新姿;围绕一个“稳”字,突出一个“精”字,达到稳中求精;围绕一个“学”字,突出一个“效”字,实现以学促效。积极吸收学习借鉴兄弟单位有益模式,不断巩固现有成果,努力提高创建水平,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长期均衡发展,为延长油田内涵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后: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的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年产原油已连续多年稳产在30万吨左右。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延长油田公司果断提出了千万吨稳产20年以上的目标任务。如何使百年老厂再稳产20年,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
    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七里村采油厂厂长魏登峰说,以“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为核心内容的“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七里村采油厂这个百年老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将以系统优化内部管理、科技创新、应用新技术、引进新项目等,科学、和谐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使“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工作在一线的七里村采油厂的采油工们。
工作在一线的七里村采油厂的采油工们。

 照片由七里村采油厂提供

延长油田公司提出并启动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以来,七里村采油厂认真按照公司总体要求,始终把此项工程作为推动百年老厂全面提升、实现内涵发展的重大契机,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的特色理念,着力培育“爱人爱井、爱井敬业”油井文化,大力追求幸福员工、健康油井目标,为推进百年老厂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心制定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成立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领导小组和项目组,围绕延长油田公司油井文化核心理念,确立了四个方面205项实施细则作为落实理念的支撑内容,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目标责任制的方式,实行动态管理,逐步深入,逐项落实。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组织开展了“呵护油井我受益、爱井敬业我出彩”和“党员示范岗、先进模范岗、青年先锋岗”创建活动,在机关人员中开展了“八项规范”建设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有奖征文、岗位练兵等活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丰富载体,营造氛围。深入一线进行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专题宣讲,累计举办各种宣贯会60余次,95%以上员工受到启发。及时宣传报道先进人物和事迹,提高了参与率,扩大了影响力。各种广播宣传稿件600余篇,新闻82条,各类报刊刊登报道50余篇。
    加强督查,严格考核。采油厂党政部门与各生产部门项目组签订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翔实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实施考核办法。通过实行周汇报、旬检查、月考核、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的方式,确保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的深入推进。
    用制度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在实处
    按照“搭平台、提素质,健机制、创成效,维权益、享成果”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各项机制,积极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周固定两天作为厂长接待日,畅通员工诉求渠道,解决了劳务派遣工子女上幼儿园难等不少员工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坚持“三知一履责,三精一深化”的呵护油井工作思路,狠抓精细地质研究,不断优化开发工艺。配液站建成投运以来,压裂增产效果较上年提高了10%。自主研究常规压段变排量压裂工艺技术实施后,增产效果始终保持在常规压裂井的2倍左右。
    成立了采油厂文体活动委员会及11个专业协会。公开竞聘科级干部,有21名员工进入人才库;设立了24小时供水、供电、供暖维修服务热线电话;组织开展了油井综合评比活动,油水井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幸福和健康油井指数全面提升。
    井下大队制定并实施了精细作业的三大项31条措施,提高了作业质量;采油一大队开办了员工夜校,发明了不锈钢三角计量折叠尺,提高了计量准确率;采油二大队采取“六爱二十四举措”落实油井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采油三大队对多年停产的低效井进行技术挖潜改造,效果显著;集输站通过推行“311”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安全、数字、文明集输的品牌队站,反响良好。
    弘扬传统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老厂形象
    恢复三井遗址,即“延一井”、“七一井”、“延深一井”。建设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即张家滩页岩,安沟长6油苗、油砂,董家河长6天然裂缝。建设一个“石油文化广场”、建设“三址”,即完善苏联专家招待所旧址、七里村炼油厂旧址、石油工人办公生活旧址。
    目前,苏联专家招待所已投入使用,累计接待参观人员85批2000余人(次);延深一井已制定恢复方案。建立的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1500余人(次);一些来过七里村采油厂检查指导工作、参观学习取经的人士,对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感到无比敬仰。
    目前,七里村采油厂通过大力实施“33131”建设工程和建设“延长石油传统精神教育馆”等,已为延长石油百年老厂建成延长油田东部油田标准化采油厂、延长石油员工培训基地、传统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石油人寻根问祖“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七里村落地生根
    全厂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观念得到了转变,大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建与生产经营结合更加紧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注采一体化有序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规范运行,内部模拟利润核算制初见成效。
    全厂已有三个采油大队去年1-8月份累计节约成本353万元,绩效工资提奖106万元。有序采油不断深化,原油用电单耗由147.76度/吨降低至117.58度/吨,油井利用率较上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检泵周期延长了50天。
    全厂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全厂标准化队站建设有序推进,健康油井数量大幅上升,后勤保障工作全部精心到位,整个厂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广大员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厂区油区生产生活秩序和谐稳定。
    该厂以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统领,围绕一个“老”字,突出一个“新”字,展现老厂新姿;围绕一个“稳”字,突出一个“精”字,达到稳中求精;围绕一个“学”字,突出一个“效”字,实现以学促效。积极吸收学习借鉴兄弟单位有益模式,不断巩固现有成果,努力提高创建水平,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长期均衡发展,为延长油田内涵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后: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的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年产原油已连续多年稳产在30万吨左右。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延长油田公司果断提出了千万吨稳产20年以上的目标任务。如何使百年老厂再稳产20年,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
    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七里村采油厂厂长魏登峰说,以“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为核心内容的“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七里村采油厂这个百年老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将以系统优化内部管理、科技创新、应用新技术、引进新项目等,科学、和谐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使“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于1907年在延长县七里村诞生。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延一井,于1907年在延长县七里村诞生。

 照片由七里村采油厂提供

延长油田公司提出并启动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以来,七里村采油厂认真按照公司总体要求,始终把此项工程作为推动百年老厂全面提升、实现内涵发展的重大契机,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的特色理念,着力培育“爱人爱井、爱井敬业”油井文化,大力追求幸福员工、健康油井目标,为推进百年老厂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心制定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成立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领导小组和项目组,围绕延长油田公司油井文化核心理念,确立了四个方面205项实施细则作为落实理念的支撑内容,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目标责任制的方式,实行动态管理,逐步深入,逐项落实。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组织开展了“呵护油井我受益、爱井敬业我出彩”和“党员示范岗、先进模范岗、青年先锋岗”创建活动,在机关人员中开展了“八项规范”建设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有奖征文、岗位练兵等活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丰富载体,营造氛围。深入一线进行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专题宣讲,累计举办各种宣贯会60余次,95%以上员工受到启发。及时宣传报道先进人物和事迹,提高了参与率,扩大了影响力。各种广播宣传稿件600余篇,新闻82条,各类报刊刊登报道50余篇。
    加强督查,严格考核。采油厂党政部门与各生产部门项目组签订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翔实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实施考核办法。通过实行周汇报、旬检查、月考核、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的方式,确保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的深入推进。
    用制度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在实处
    按照“搭平台、提素质,健机制、创成效,维权益、享成果”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各项机制,积极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周固定两天作为厂长接待日,畅通员工诉求渠道,解决了劳务派遣工子女上幼儿园难等不少员工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坚持“三知一履责,三精一深化”的呵护油井工作思路,狠抓精细地质研究,不断优化开发工艺。配液站建成投运以来,压裂增产效果较上年提高了10%。自主研究常规压段变排量压裂工艺技术实施后,增产效果始终保持在常规压裂井的2倍左右。
    成立了采油厂文体活动委员会及11个专业协会。公开竞聘科级干部,有21名员工进入人才库;设立了24小时供水、供电、供暖维修服务热线电话;组织开展了油井综合评比活动,油水井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幸福和健康油井指数全面提升。
    井下大队制定并实施了精细作业的三大项31条措施,提高了作业质量;采油一大队开办了员工夜校,发明了不锈钢三角计量折叠尺,提高了计量准确率;采油二大队采取“六爱二十四举措”落实油井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采油三大队对多年停产的低效井进行技术挖潜改造,效果显著;集输站通过推行“311”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安全、数字、文明集输的品牌队站,反响良好。
    弘扬传统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老厂形象
    恢复三井遗址,即“延一井”、“七一井”、“延深一井”。建设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即张家滩页岩,安沟长6油苗、油砂,董家河长6天然裂缝。建设一个“石油文化广场”、建设“三址”,即完善苏联专家招待所旧址、七里村炼油厂旧址、石油工人办公生活旧址。
    目前,苏联专家招待所已投入使用,累计接待参观人员85批2000余人(次);延深一井已制定恢复方案。建立的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1500余人(次);一些来过七里村采油厂检查指导工作、参观学习取经的人士,对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感到无比敬仰。
    目前,七里村采油厂通过大力实施“33131”建设工程和建设“延长石油传统精神教育馆”等,已为延长石油百年老厂建成延长油田东部油田标准化采油厂、延长石油员工培训基地、传统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石油人寻根问祖“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七里村落地生根
    全厂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观念得到了转变,大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建与生产经营结合更加紧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注采一体化有序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规范运行,内部模拟利润核算制初见成效。
    全厂已有三个采油大队去年1-8月份累计节约成本353万元,绩效工资提奖106万元。有序采油不断深化,原油用电单耗由147.76度/吨降低至117.58度/吨,油井利用率较上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检泵周期延长了50天。
    全厂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全厂标准化队站建设有序推进,健康油井数量大幅上升,后勤保障工作全部精心到位,整个厂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广大员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厂区油区生产生活秩序和谐稳定。
    该厂以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统领,围绕一个“老”字,突出一个“新”字,展现老厂新姿;围绕一个“稳”字,突出一个“精”字,达到稳中求精;围绕一个“学”字,突出一个“效”字,实现以学促效。积极吸收学习借鉴兄弟单位有益模式,不断巩固现有成果,努力提高创建水平,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长期均衡发展,为延长油田内涵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后: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的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年产原油已连续多年稳产在30万吨左右。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延长油田公司果断提出了千万吨稳产20年以上的目标任务。如何使百年老厂再稳产20年,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
    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七里村采油厂厂长魏登峰说,以“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为核心内容的“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七里村采油厂这个百年老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将以系统优化内部管理、科技创新、应用新技术、引进新项目等,科学、和谐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使“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七里村采油厂郭616井场工作人员在召开班前生产例会。
七里村采油厂郭616井场工作人员在召开班前生产例会。

 照片由七里村采油厂提供

延长油田公司提出并启动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以来,七里村采油厂认真按照公司总体要求,始终把此项工程作为推动百年老厂全面提升、实现内涵发展的重大契机,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关爱员工、呵护油井、发展延长、奉献社会”的特色理念,着力培育“爱人爱井、爱井敬业”油井文化,大力追求幸福员工、健康油井目标,为推进百年老厂内涵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精心制定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
    精心组织,认真落实。成立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领导小组和项目组,围绕延长油田公司油井文化核心理念,确立了四个方面205项实施细则作为落实理念的支撑内容,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目标责任制的方式,实行动态管理,逐步深入,逐项落实。
    加强教育,提高认识。组织开展了“呵护油井我受益、爱井敬业我出彩”和“党员示范岗、先进模范岗、青年先锋岗”创建活动,在机关人员中开展了“八项规范”建设活动。通过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有奖征文、岗位练兵等活动,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丰富载体,营造氛围。深入一线进行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专题宣讲,累计举办各种宣贯会60余次,95%以上员工受到启发。及时宣传报道先进人物和事迹,提高了参与率,扩大了影响力。各种广播宣传稿件600余篇,新闻82条,各类报刊刊登报道50余篇。
    加强督查,严格考核。采油厂党政部门与各生产部门项目组签订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翔实的具体工作措施和实施考核办法。通过实行周汇报、旬检查、月考核、年度目标责任书考核的方式,确保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的深入推进。
    用制度将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在实处
    按照“搭平台、提素质,健机制、创成效,维权益、享成果”的工作思路,完善了各项机制,积极解决员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周固定两天作为厂长接待日,畅通员工诉求渠道,解决了劳务派遣工子女上幼儿园难等不少员工普遍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坚持“三知一履责,三精一深化”的呵护油井工作思路,狠抓精细地质研究,不断优化开发工艺。配液站建成投运以来,压裂增产效果较上年提高了10%。自主研究常规压段变排量压裂工艺技术实施后,增产效果始终保持在常规压裂井的2倍左右。
    成立了采油厂文体活动委员会及11个专业协会。公开竞聘科级干部,有21名员工进入人才库;设立了24小时供水、供电、供暖维修服务热线电话;组织开展了油井综合评比活动,油水井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员工的幸福和健康油井指数全面提升。
    井下大队制定并实施了精细作业的三大项31条措施,提高了作业质量;采油一大队开办了员工夜校,发明了不锈钢三角计量折叠尺,提高了计量准确率;采油二大队采取“六爱二十四举措”落实油井文化,取得了良好效果;采油三大队对多年停产的低效井进行技术挖潜改造,效果显著;集输站通过推行“311”管理模式,全力打造安全、数字、文明集输的品牌队站,反响良好。
    弘扬传统创新发展全面提升老厂形象
    恢复三井遗址,即“延一井”、“七一井”、“延深一井”。建设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即张家滩页岩,安沟长6油苗、油砂,董家河长6天然裂缝。建设一个“石油文化广场”、建设“三址”,即完善苏联专家招待所旧址、七里村炼油厂旧址、石油工人办公生活旧址。
    目前,苏联专家招待所已投入使用,累计接待参观人员85批2000余人(次);延深一井已制定恢复方案。建立的三个教育教学实践点已累计接待参观人员1500余人(次);一些来过七里村采油厂检查指导工作、参观学习取经的人士,对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感到无比敬仰。
    目前,七里村采油厂通过大力实施“33131”建设工程和建设“延长石油传统精神教育馆”等,已为延长石油百年老厂建成延长油田东部油田标准化采油厂、延长石油员工培训基地、传统精神教育基地、中国石油人寻根问祖“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七里村落地生根
    全厂干部职工的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观念得到了转变,大家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建与生产经营结合更加紧密。企业综合管理水平得到提升,注采一体化有序推进,全面预算管理规范运行,内部模拟利润核算制初见成效。
    全厂已有三个采油大队去年1-8月份累计节约成本353万元,绩效工资提奖106万元。有序采油不断深化,原油用电单耗由147.76度/吨降低至117.58度/吨,油井利用率较上年提高了近2个百分点,检泵周期延长了50天。
    全厂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全厂标准化队站建设有序推进,健康油井数量大幅上升,后勤保障工作全部精心到位,整个厂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广大员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厂区油区生产生活秩序和谐稳定。
    该厂以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统领,围绕一个“老”字,突出一个“新”字,展现老厂新姿;围绕一个“稳”字,突出一个“精”字,达到稳中求精;围绕一个“学”字,突出一个“效”字,实现以学促效。积极吸收学习借鉴兄弟单位有益模式,不断巩固现有成果,努力提高创建水平,全面深入持久地推进党建文化管理工程长期均衡发展,为延长油田内涵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后: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诞生地的延长油田七里村采油厂已经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年产原油已连续多年稳产在30万吨左右。在新的转型发展时期,延长油田公司果断提出了千万吨稳产20年以上的目标任务。如何使百年老厂再稳产20年,就必须走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
    如何走好内涵式发展之路?七里村采油厂厂长魏登峰说,以“关爱员工、呵护油井”为核心内容的“党建文化管理工程”为七里村采油厂这个百年老厂指明了发展的方向,我们将以系统优化内部管理、科技创新、应用新技术、引进新项目等,科学、和谐地把各项工作做好,使“党建文化管理工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