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开创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2015-2-14 7:09: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编者按 为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切实抓好研究阐释和理论普及,2月12日上午,省委宣传部召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从我省实际出发,围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畅谈学习体会,为我省在新常态下努力建设“三个陕西”建言献策,提供理论支撑。现将会议发言摘要刊登,供广大读者学习参考。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教授 任宗哲

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为人民群众做学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神圣职责,也是实现其价值的必然途径。

马克思主义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核心和灵魂

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它的真理性决定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执政,如果缺乏理论思维的有力支撑,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是我们认识、改造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进行的价值判断,其标准就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二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国内外正反经验教训的总结决定的。从国际上看,苏联和东欧各国,以思想多元化为理论武器否定马克思主义在整个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导致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制度代替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国内,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三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由其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作用决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各领域有着自己的研究对象和特点,探讨和揭示的是各领域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各具体学科的概括和总结,各具体学科也同样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一是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解决好为什么人这个根本问题。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通过学术活动体现出来的。我们要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寓于学术之中,形成正确的学术导向,为人民做学问。

二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指出,“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留给我们的传家宝。”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运用好这个“传家宝”,头脑的清醒、行动的自觉,来自理论上的坚定和彻底。在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形势下,坚持正确的、反对错误的,敢于“亮剑”,敢于“发声”。

三是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问题为切入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实践急需的重大课题,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政策研究,以科学咨询支撑科学决策,以科学决策引领科学发展。

实现新常态下陕西经济新突破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 沈悦

自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提“新常态”概念以来,关于新常态的讨论不断深入。陕西应该在认识新常态的基础上不断适应新常态,实现可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得益于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和经济内在的巨大潜力,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了长期高速增长水平,被国际主流学者称之为“中国之谜”。但是,在华尔街金融危机发生六年之后,美国经济已经缓慢复苏,欧洲经济正在走出低谷,亚洲各国和地区经济增长相对平稳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却在“旧常态”的路径依赖下越走越窄,并且出现了非常艰难的“三期叠加”,不得不由高速增长的旧常态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新常态是经济学意义上的一种“次优选择”,是中国经济为了摆脱旧常态的路径依赖而不得不做的选择。

摆脱旧常态,适应新常态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挑战是如果中国经济不能走出三期叠加,就有可能在新常态下依然沿用旧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方式;机遇是如果能够切换到新常态,则中国经济发展就可以迈上新台阶,步入新阶段。

对于陕西来讲,正是由于开放程度不高,基础条件较差,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发展速度一直慢于东南沿海,这种“后发优势”为陕西经济发展赢得了时间,增添了后劲,以致在全国经济进入换挡期的大背景下,陕西经济仍能保持中高速增长。最新数据表明,在国内外环境相对不利的情况下陕西不可能“鹤立鸡群”,独善其身。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则给三秦大地带来了新常态下的历史发展机遇。为此,应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

(一)转变思路、“降速提质”。在思想上转变思路,保持定力,尽快放弃旧常态下的思维模式,用新常态下的思维模式开展工作;在行动上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给予的历史机遇,加大本省经济改革和结构调整力度。

(二)构造能源、科技、金融“金三角”战略。陕西作为西部大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起点和桥头堡,是能源大省、科技强省和西部金融业发展的领头羊,通过构建能源、金融、科技“金三角”战略推动产业融合是新常态下实现陕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行之路。

(三)大力发展民间投资。从改革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方向看,提升陕西民间投资水平、促进全省非公经济发展,无疑是摆脱当前困境、激发经济内在动力和活力的重要途径。

以“新常态思维”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 杨建科

“新常态”是党中央对国家经济发展态势的综合性战略判断,“新常态”体现了治国理政理念的新突破,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发展的总基调。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常态”战略为社会治理创新提供了动力和机遇,而社会治理要树立新常态思维,适应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特征,掌握社会治理的主动权。

第一,推进社会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均衡、协同治理。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了新常态,表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全面、持久、变革的新时期。适应新常态,就是要理解新阶段、新趋势,分析新情况、新问题。经济是中国发展的中轴维度,新常态战略对经济GDP主义发展方式的纠正,必然会影响到其他领域。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领域的全面治理与协同发展成为适应新常态的必然要求。为此,社会治理要与其他领域合力、协同治理。

第二,改善民生,兜住底线,提升国民幸福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和幸福生活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世界范围来看,“唯GDP主义”已经过时,“幸福感”成为更普遍的、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社会进步指标。社会治理要适应新常态,就要解民生之忧,把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感作为长期目标。同时,对特殊困难和底层人群,社会政策要托底,要兜住民众生活底线。

第三,构建党委领导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新常态思维下的社会治理,要求政府主动转变职能。这既不是要消解政府在社会治理中的主导作用,也不是原体制下的政府包办,而是要加快实施政社分开,发挥社会治理多元主体的合力作用。要通过创新多方参与社会治理的体制,改革原体制下社会组织发育不全,社会力量作用薄弱的弊端。新体制下政府要退出社会治理的具体事务,通过规划政策空间、委托购买服务,培育社会组织发挥作用。

第四,坚持法治与德治结合引领社会治理。当前,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新常态。社会治理要适应新常态,必须坚持社会领域依法治理的要求。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生活进行组织管理。要注重法治与德治的结合。德治更能体现社会治理的特殊逻辑,与正式的国家制定法相对的就是民间法,常以道德、习惯、约定等形式表现。实际上,对居民日常生活起作用更多的也是这些非正式规范。社会治理要重视和保证非正式规范对维持基层社会秩序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践行者

陕西师范大学社科处处长、教授 马瑞映

习近平总书记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讲话精神成为整个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建构的方向指针。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根基,每个时代都有其核心价值体系。在前现代社会,国人的核心价值观主要体现为以仁、义、礼、智、信为特征的做人精神以及人生信念,从孔孟之道经儒佛道三教融合,再经宋明道学对民族精神的再塑造,中华民族主体精神经过前仆后继的民族精神多轮再塑运动,尽管中间经历不同派别、不同关怀侧重,但最终表现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人格及其精神。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今天,之所以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因为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一个不断锻造和提升的过程;二是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相当程度影响了民族既有的良好风气和观念,包括改革开放后,一些国人片面推崇西方的思想观念、制度设计和行为方式。从历史上看,没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从来就没有崛起过,英国之所以成为世界强国,是其政治、经济的核心价值理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目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精神的需要,民族进步的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联系的价值取向,必然反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价值目标。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首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是人类最先进的制度,坚持道路、制度自信,理论和行为就有底气。一种价值体系首先要自信,才有说服力,才会逐渐为他人相信。这种自信的根本和源泉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其次,要坚持中华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根基。与世界其他民族相比,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培育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世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中华文化的滋养。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全面涵养,潜移默化地孕育着当代社会所需要的核心价值观的思想精髓,一直为国人所推崇,成为构成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土壤。

再次,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不仅塑造人的思想,更要统一人们的行动,达到知行合一。陕西省委宣传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其2014年举办的“三秦楷模”评选活动不仅弘扬了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等精神,而且培育了见贤思齐和自觉践行的文化,更向社会昭示着这样一种理念,谁都可能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成为本行业、本领域内的模范。

总书记对外演讲中的“叙事”艺术

西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王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刻意抹黑中国的杂音。为此我们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和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欧洲学院的演讲中,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时说:“中国是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经历了深重苦难的国家、实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的国家”这是对中国国情最好的描述。在韩国首尔大学的演讲中,总书记以“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开放姿态,讲到反映中韩交流的六个故事。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中,总书记提到南京大屠杀期间为中国人提供了栖身之所的拉贝。这些故事反映了双方的话语共同点、利益交汇点,自然就拉近了与国外受众的距离。

纵观总书记的演讲可以发现其语言中的叙事艺术。首先,用真情讲故事,这样最具感染力。演讲是要用真情的,这样才能打动受众,才有感染力。在首尔大学的演讲中总书记动情地说:“上世纪上半叶,日本军国主义对中韩发动野蛮的侵略战争,在抗日战争如火如荼的岁月中,我们两国人民生死相依、倾力相援,见证了那段可歌可泣的难忘历史。”

其次,用平实的语言讲故事,这样最具有灵动性。中国声音能不能传播好,关键在于受众,为此我们要用受众愿意听、听得懂的话语来表达,这样才可以同频共振,形成良性互动,产生更多共鸣。在首尔大学的演讲中,总书记说:“我这次来韩国,是应朴槿惠总统的邀请进行国事访问,也是到邻居家串串门,看看朋友。”这样的演讲实在、生动、感动。

再次,贴近受众讲故事,这样最具认同感。故事必须是受众愿意听,能听懂的,这样才可以产生情感共鸣。在首尔大学演讲的最后,总书记说:“我再讲两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2008年中国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韩国各界人士慷慨解囊、伸出援手;第二个故事是中国骨髓捐献志愿者张宝,与韩国患者配型成功后却遭遇了车祸,但他住院治疗康复后,继续为这位韩国患者捐献了骨髓。”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语言艺术,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而作为三秦儿女,更要不断讲好陕西故事、传播陕西好声音。

加强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大意义

西北政法大学校长助理、教授 汪世荣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全面的论述,在法治建设目标、途径和要义等方面,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首先,法治建设的目标是提高执政能力,完善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依法治国从形成到确立经过了一个长期的过程,法治建设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经验的结晶。法治建设的目标是改善国家治理状况,从提高执政能力入手,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长治久安。而法治作为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已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体现。

在法治建设中,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国家治理是否现代化,衡量的标准就是人民群众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的途径是否畅通,方式是否有效,人民群众主人翁的地位是否实现,人民群众的法定权利是否得到了切实的保护。

其次,法治建设的途径是借鉴西方法治文化的有益经验,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法律文化,走中国特色法治道路。中国传统社会中强调对公权力的监督,“明主治吏不治民”,并形成了完善的御史监察制度、职官考课制度、行政奖惩制度。强调国家权力的分工、制约,形成了国家与地方权力的划分、中央部门权力的划分,郡县制度、三省六部制度长期稳定地得到了运行,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权力的运行,必须通过权力的合理配置,分权制衡才能实现,“绝对的权力将导致绝对的腐败。”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守法、用法,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保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预防犯罪与打击犯罪齐头并进。“老虎苍蝇一起拍”,成为反腐新常态。

再次,法治建设的要义是监督和约束公权力,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市场经济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作用,政企分开、还政于民、还权于民,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难题和法治建设的焦点。深化改革涉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需要进行权力的重新配置,是一场灵魂深处的革命。在中央和地方关系,立法、司法、行政关系等重大改革问题上,只有依靠法治,才能形成权力科学分工、相互监督、有效制约、良性运作的局面。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实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长期执政,需要处理好党政分开问题,厘清党委与政府、执政党与立法、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只有通过法治,才能解决好长期执政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法治建设的中国梦。

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

省委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教授 王彦军

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根本保证。“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习近平总书记把握时代和实践的新要求,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强调指出:党要管党,才能管好党;从严治党,才能治好党。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我们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会被历史淘汰。为此,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转作风、反腐败为抓手,推动党的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习近平就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要求。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要求抓好理想信念教育,确保江山不易色、政权不丢失、道路不改变。二是加强队伍建设。要求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标准,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知人善任、人尽其才。三是夯实执政基础。要求扎实做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战斗堡垒。强调严格日常教育和管理,使广大党员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四是切实改进作风。强调“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善始善终,善作善成,防止虎头蛇尾。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祛除歪风邪气。五是坚决惩治腐败。强调“老虎”“苍蝇”一起打,保持高压态势不放松,坚持零容忍态度不变、猛药去疴决心不减、刮骨疗毒勇气不泄、严厉惩处尺度不松。六是严明党的纪律。强调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必须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纪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使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厘清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要求,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理论,为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理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讲话精神,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全面从严治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是时代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使命。我们必须在前期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刻领会、全面把握,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进一步武装头脑、推动工作。

牢记使命责任 确保讲话精神落地生根

西安市委讲师团团长 庞江平

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必须跟进一步。把握时代的要求和肩负的使命,落实学习讲话精神的政治任务,必须增强宣传思想和理论教育工作的感召力,用科学理论教育人、用真理力量凝聚人、用发展成就激励人。

第一,抓好中心组学习。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对全党全社会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导向和示范带动作用。据调研了解,绝大多数党组织都能够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摆在突出位置,比较好地坚持了中心组学习制度。但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也存在着中心组的学习安排比较随意、学习内容零打碎敲,中心组成员实际参学率不高等问题。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心组学习,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成为真学真信真用的表率,一是要建立党委中心组组长的第一责任人制度,健全中心组学习情况通报制度和旁听督查制度,把中心组学习纳入年度目标责任管理考核指标体系。二是要完善述学制度,把学习情况作为民主生活会自查、年度述职等的重要内容。三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学习解决思想理论现实问题,促进各级领导干部用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第二,加强学习培训。学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向中央看齐的政治基准,是始终同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重要前提。一方面要坚持分类、分层指导的原则,制定学习规划,安排学习内容,提出学习要求,加强学习管理,改进学习方法;另一方面,要采取集中短期培训、举办学习班、研讨班等形式,促进党员干部全面系统深入把握讲话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及实践要求,自觉做到与党中央政治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

第三,深化理论宣讲。宣讲活动是促进兴起学习热潮的有效形式,也是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大众化、普及化的重要举措。要建设一支忠诚于党的理论武装工作的宣讲队伍,构建“专家讲理论、干部讲政策、群众讲身边事”的多层次大宣讲格局,面向广大干部群众深入浅出地做好讲话精神的宣传阐释,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受众群体的特点和需求,抓好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有针对性地做好重点领域、行业、群众的常态化宣讲,在深入上下功夫;要着力推动学习宣传讲话精神向基层延伸,使讲话精神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进军营,不断扩大学习宣讲覆盖面,增强干部群众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促进改革发展凝聚强大人心力量。王彦军庞江平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共平台: sanqinyou 或用微信,添加朋友,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