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罕见清代焦循绘画作品现身扬州 长98.5厘米(图)

2015-1-28 23:17:00  来源:扬州晚报          2015年01月28日15:52    字号: T  进入论坛
    众所周知,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汪中、阮元、焦循曾被誉为清代“扬州三儒”。记者昨获悉,扬州博物馆最近征集到了焦循的绘画作品《洞天一品图》。焦循以学者“通儒”名于世,而其书画世人所知甚少,而《洞天一品图》也,罕见清代焦循绘画作品现身扬州 长98.5厘米(图)

焦循墓

清焦循像

焦循的《洞天一品图》

所画峰石,疑似为荷花池公园内的“九峰石”

众所周知,扬州学派的代表人物汪中、阮元、焦循曾被誉为清代“扬州三儒”。记者昨获悉,扬州博物馆最近征集到了焦循的绘画作品《洞天一品图》。焦循以学者“通儒”名于世,而其书画世人所知甚少,而《洞天一品图》也为研究焦循晚年绘画风格和绘画技巧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

征集到《洞天一品图》

为焦循罕见绘画作品

焦循(1763-1820),字理堂,一字里堂,晚号理堂老人,江苏甘泉人(今扬州市邗江区),世居黄珏乡焦庄,嘉庆六年(1801)举人。焦循一生研究涉及经、史、历算、音韵、训诂、诗词、戏曲、医学等领域,成果丰硕,名重海内,“扬州学派”泰斗阮元曾赞曰:“君学乃精深博大,远迈于元矣。”并称其为“通儒”。

“焦循的书法传世极少,绘画更少。”扬州博物馆副馆长高荣称,“过去我们所见到的焦循的书法作品仅数件而已,而绘画作品却未见片纸。”但是,在2014年底,他们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有个扬州人藏有焦循《洞天一品图》,发现该作品作于嘉庆乙亥二十年(1815),是焦循53岁创作的。

因为焦循的书画作品很少,扬州博物馆相关负责人向这位市民征集到了《洞天一品图》,充实该馆的藏品,也有助于对焦循进一步的研究,“目前,这件作品在库房里保管着,在适当的时候也会展出,让更多人一睹焦循的才情。”

长98.5厘米,宽30.5厘米

以水墨分五色晕染峰石

据介绍,这件作品长98.5厘米,宽30.5厘米,从绘画技法、艺术风格上看堪称佳作。此画是以一块巨型峰石为主体,峰石周边补以小草作陪衬,主次分明,和谐统一。其内容虽单纯,构图亦简单,但简洁并非易事,经营布局如此严谨,确属难能可贵。峰石逾丈,高大耸立,形体匀称,玲珑剔透,既瘦又透,气魄雄伟,给人以秀美之感和石质立体感。那自然生趣的小草长满在峰石旁,更显示出奇石生机勃勃。

在《洞天一品图》的右上方大字楷书题“洞天一品”四字,下款小字行书题:“嘉庆乙亥冬仲北海里堂焦循戏笔。”其下钤朱文“里堂”印。画成后,翌日又在其画左上方行书复题,为:“一块石,大如拳,丑而陋,浑而圆,不献媚,不争妍,机可支,海可填,化秦女,种珉田,褒浮丘……永不朽,寿万千。雕胡楼主焦循翌日又题。”其下钤印二方:一白文“焦循私印”,另一朱文“理堂老人”,而左下角钤朱文“改氏珍藏”印。

细细品味这件作品,高荣认为,以水墨分五色晕染的峰石,以墨线勾画的小草,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技法,其运笔峰石奔放,而小草细腻。粗与细分别,又结合得恰到好处,成功地完成了这幅水墨画。从中可见焦循的绘画功力深厚,加之其书法流畅、老练,富有文人气息。此画堪称一品,令人钦佩。“焦循以学者‘通儒’名于世,而其书画世人所知甚少,同时他传世的绘画作品极少,因此,这件作品的发现,可谓罕见。当然,《洞天一品图》为研究焦循晚年绘画风格和绘画技巧提供了非常宝贵的实物资料。”

赞“峰石精神”不献媚,不争妍

以物寓情、明心见志抒怀之作

高荣介绍,焦循创作《洞天一品图》,以峰石为主题,并非臆造,而是源于生活实际。因为清乾隆时期,富裕的盐商们在扬州兴园造池,豪居富饰,尽情享乐。因此,扬州私家园林星罗棋布,园中多叠石为假山,或竖峰石以显奇特。清代李斗著《扬州画舫录》对当时扬州的“卷石洞天”、“九峰园”和“一品石”等都有记载,它们皆以石取名,可见当时的人对石之钟爱和崇拜。高荣表示,从焦循《洞天一品图》峰石玲珑剔透的形状来看,应属于湖石类,“焦循画出如此秀美的峰石,我猜想可能是根据当时扬州园林中所见九峰石,见之以后而触石生情,作画撰诗的。”

而查阅相关资料,焦循从41岁开始,归里深居,不再出游,潜心著述,绝意仕进。“50岁过后,他为病魔所缠,腰足疼痛,目力不济,手足摇颤,咯血盈盆,仍倚榻笔耕,口授”,直至病终。居家18年,焦循著述近300卷。根据这些史料记载,高荣认为,焦循在53岁时创作《洞天一品图》,并于画成后“翌日”题句,赞峰石的柱石作用,赞峰石是石中最美者,更赞峰石“不献媚,不争妍”风格、骨气,愿峰石精神“永不朽,寿万千”。题句并非偶然,是作者思考后的结果,为《洞天一品图》点明了主题。所以,《洞天一品图》应是作者以物寓情、明心见志的抒怀之作。

那么,焦循的《洞天一品图》中的峰石,我们现在还能找到它的踪迹吗?史料记载,“乾隆辛己,得太湖石九于江南……入园中,以二峰置‘海桐书屋’,二峰置‘澄空宇’……赐名‘九峰园’。”峰石中,“其洞穴大可蛇行,小者仅容蚁聚,名曰'玉玲珑',又名‘一品石’。”赵云崧有诗云:“九峰园中一品石,八十一窍透寒碧。”“园中九峰,奉旨选二石入御苑,今止存七石。”高荣告诉记者,扬州颇负盛名的九峰石,如今只遗存一石,现耸立在荷花池公园内,仿佛在向人们倾诉着它的沧桑经历。但是,是不是《洞天一品图》中的峰石,目前还没有确凿的史料加以考证。

【相关新闻】

方巷镇欲建焦循纪念馆

有望复建雕菰楼

焦循墓坐落在邗江区方巷镇,为清代遗迹,因焦循出生于邗江区黄珏镇,死后亦归葬于此。该墓总面积318平方米,由墓冢、墓碑、石栏杆等组成,现为邗江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前,由于焦循墓四周杂草丛生,交通不便,各地前往凭吊的学者游人难以靠近。去年,方巷镇对焦循墓周边环境进行了改善,例如,修建通往焦循墓的道路,还将墓碑位置前移,修建甬道,同时种植树木,恢复墓地后方的土堆等,再现了昔日风貌。

因历史原因,当地焦循遗迹并不多。乡人曾偶然发现了焦循墓原始墓碑,为汉白玉材质,碑文为“焦公墓”。经测量,该碑整体通长132厘米,宽50厘米,厚7厘米,保存完好,碑文字迹清晰,经考证,这块碑文中的“丁丑年”即1937年。此外,“焦家楼”之一雕菰楼的石鼓保存至今,目前被相关部门保管,会在适当时机向世人展示。

据史料记载,“焦家楼”位于焦循墓不远处,由雕菰楼、拓篱、栏冢、仲轩、蜜梅花馆等八景组成。其中,焦循的后半生主要是在雕菰楼度过,许多有创见的著述均是在这里写成。可惜的是,由于连年水灾,焦氏家道中落,后裔移居他乡,书塾八景也相继毁坏。

为了扩大焦循的影响力,充分发挥焦循的文化名人效应,方巷镇相关负责人正在搜集、整理焦循的资料,据透露,该镇有意向筹建焦循纪念馆,曾经的雕菰楼也有望复建,成为当地文化景观,还将成立焦循研究会,给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搭建一个研究焦循的平台。


编辑:秦人
关键词:焦循绘画 焦循 绘画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