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讴歌时代主旋律  凝聚发展正能量

2015-1-21 7:44: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2014“感动陕西人物”颁奖典礼在省广播电视台大剧院举行。    陕西日报记者    贺建荣摄
2014“感动陕西人物”颁奖典礼在省广播电视台大剧院举行。    陕西日报记者    贺建荣摄

经济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百姓安居乐业、生态持续良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2014,陕西闪耀着希望与梦想。

在加快建设“三个陕西”的伟大进程中,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改革创新、求真务实,深化理论武装,加强道德建设,强化新闻宣传,繁荣文艺创作,夯实基层基础,在全社会释放和聚集发展的正能量,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激励、舆论支持和文化保证。

坚守宣讲阵地 不断用思想理论武装头脑

“中国梦,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这个梦一定能实现……”以中国梦为主线,陕西省2014年全面阐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相关宣讲活动。

从“中国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全面深化改革”,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全面从严治党”,从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到省“两会”,围绕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陕西省广泛动员社科理论界开展专题研究,一批批高质量的理论研究成果问世;《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合作的基础和路径研究》等183项课题获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省级社科基金项目立项326个;在国内外刊物发表成果8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500余篇;编印《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简介汇编(2014年)》……

与此同时,陕西省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召开座谈会、研讨会等形式,及时分层次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强化理论武装工作。

——在全国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陕西作为6个发言的省市和中省部门之一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介绍陕西省中心组学习的做法和经验。

——服务省委中心组集体学习,编发《中心组学习》、《陕西学习文萃》,为中心组成员推送学习参考书目。编印并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赠送《2013,老陕这一年》形势政策教育读本。省委中心组学习服务工作得到中宣部和赵正永书记的肯定,省委副书记孙清云代表省委在全国会议介绍工作经验。

——宝鸡市宣传干部进基层讲“中国故事”工作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西安市委讲师团被中宣部表彰为“全国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

一个个专题研究的课题,进一步打开了理论新视野、作出理论新概括;

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宣讲,巧借“群众语言”“地方风味”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巩固宣传阵地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一年来,陕西省新闻宣传工作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以正面宣传为主,积极传播正能量,培育健康的舆论生态。中央、境外驻陕媒体以及陕西省广大新闻工作者,热情投身于三秦大地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火热实践,以丰富生动、精彩感人的笔触和镜头,大力宣传陕西成就,推介陕西形象,扩大陕西声音,加油鼓劲、凝神聚力,为维护陕西省社会和谐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一年,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圆满完成全国“两会”、省委全会、省“两会”、西洽会暨首届丝博会、农高会、世界佛联大会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的新闻宣传工作。加强经济宣传。在省级媒体开设“创新型省份建设”、“三秦改革进行时”、“生态文明在行动”等10多个专栏专题,为深化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这一年,陕西省在相关媒体广泛开设“学习焦裕禄精神,争当百姓喜爱好官”、“全省基层党建工作巡礼”等专栏专题,及时报道各地各部门教育实践活动进展、成效。

这一年,陕西省及时成立新闻道德委员会,圆满完成省记协换届。积极开展打击新闻敲诈、假新闻专项行动和打击互联网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整治文化市场,协调指导全省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有效规范和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中国媒体丝路行”大型采访、“思路起点·美丽陕西”全国画报媒体摄影采风、“丝绸之路万里行”大型媒体文化体验等一系列有声势、有亮点、有影响的主题宣传活动。

这一年,陕西省摄制的《大美陕西》入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国梦主题系列纪录片,获中国纪录片大奖“形象宣传片”唯一的一等奖。

这一年,陕西省开办网络电视外语频道《发现陕西》,推出中英文《2014中国陕西》外宣图书,编辑出版《陕西建设丝路新起点采访速览》《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与美国探索传播公司亚太电视网探索频道合作,摄制专题纪录片《陕西:打开中国之门的钥匙》。

一篇篇新闻稿件,一幅幅摄影作品,一部部影视剧作,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笔法,不同的思想,在2014年汇聚成一个声音——向世界讲述陕西故事。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凝聚“三个陕西”建设正能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引领,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实践证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刚刚过去的一年,全省各级宣传文化部门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手段,深入持久、富有成效地开展多种宣传教育,确保全方位推进、全领域覆盖,着眼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细落小落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加深理解认同,凝聚推动“三个陕西”建设正能量。

——积极探索企业、农村、社区、高校、中小学等不同领域、行业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划拨专项资金扶持36个社区开展践行试点工作,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各地市各部门通过戏曲、农民画、陕北说书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扬核心价值观。

——全年评选陕西好人113人(组),其中42人(组)荣登“中国好人榜”,王家砭先进群体和临潼一中先进群众上榜。组织开展“陕西好人”、“最美陕西少年”等评选,陕西省5名少年获得全国百名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首次评选“三秦楷模”,推出铜川市王家砭村、四医大陈邵洋、空军工程大学“红色传人培育工程”等重大先进典型。成功举办“2014感动陕西人物”颁奖典礼,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共鸣。组织呼秀珍等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在全省巡回演讲,充分发挥了榜样的带动作用。

——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纳入省级文明城市、文明单位等测评体系,修订完善各类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和《管理办法》,对省级文明单位实行动态推出机制。

——制定出台《陕西省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成立全国首家省级志愿者培训机构。社区志愿服务工作受到中央文明办通报表彰。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在2014年的陕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高度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互承接,凝聚起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三个陕西”的满满正能量。

把握改革发展主旋律 激发文化繁荣新活力

“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是陕西文艺工作的重要导向。

在学习柳青创作精神现场座谈会期间,陕西文艺界代表来到柳青深入生活扎根14年的西安市长安区皇甫村,在走访中细细品味如何才能创作出更受人民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景俊海要求:“文艺创作要深深扎根生活,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中汲取营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确保艺术之树常青;要胸怀坚定的文艺理想和责任担当,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造导向,陕西文艺界在2014年唱响了改革发展的主旋律。这一年,陕西省以“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全力抓好文艺精品生产,全方位提升文化软实力——

在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评选中,陕西省推荐的6部作品分别获奖,省委宣传部获组织工作奖;

陕西省28位作家的作品分获31个全国性奖项,《我在北京,挺好的》等20余部电视剧、专题片、纪录片在央视播出;

电影《黄克功案件》广受社会好评,电影《推拿》在国际上连续获奖;

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评选中,陕西省演员获奖数量多、规格高,被称为中国相声的“陕西现象”;

“大秦岭·中国脊梁”“长安组歌”“陕北民歌创新”“丝路之歌”等系列大型文艺创作工程启动……

做好文艺精品创作生产的同时,陕西省还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有线电视直播卫星覆盖到基层,进入村、社区和农户家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据统计,陕西省2014年共为5300个行政村、355个社区配送文化器材,免费开放全省1742个公共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启动第二批2100场省级政府购买公共演出服务活动。积极扶持运用新兴文艺业态,拓宽文艺宣传新阵地。

文化体制改革方面,陕西省邀请金融、法律、企业管理等方面专家,深入省属国有文化企业“把脉、诊断”,逐条研究分析,采取“一企一策”,有效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问题;成立省委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制定下发陕西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分工方案》、《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文化产业项目库,收录144个文化产业项目;对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实行项目制推动、台账式管理,定期督促检查。同时,实行文化领域精准改革,加快广电系统、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等改革;进一步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增强竞争力。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14年,五个一工程奖、牡丹奖、金钟奖、冰心散文奖等多项艺术类大奖的获得,让文化陕西显出雄厚的实力和巨大的潜力;陕西文化联盟超市的盛大启动,展示出陕西文化体制改革的可人成绩;丝路申遗成功、世佛联大会的举办,凸显了文化陕西博大的胸襟和广泛的国际影响力……

“文化产业预计实现增加值690亿元,约占全省GDP的4%。”2014年,是陕西文化迸发勃勃生机的奋进之年,也是收获累累硕果的丰收之年。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特别是高端人才,对人才队伍建设具有引领带动作用。2014年,省委宣传部坚持不懈抓队伍、抓作风,完善体系、打牢基础,创新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手段,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省委宣传部与陕西师范大学合作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协调安排新闻单位和高校新闻院系从业人员进行双向互聘交流,发挥业界学界各自优势,走出新闻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的新路;

倾力壮大文艺工作者队伍,每年划拨5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百名青年文艺家扶持计划”,与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中国作家》杂志社等方面开展多方位合作,资助扶持文艺新人成长;

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全省宣传思想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完成第六批省级“四个一批”人才评选工作;

深化“三项学习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培训,开展“送培训下基层”活动,提高干部新闻发布和舆论引导能力;举办总编台长、县(区)委宣传部长、社科理论骨干等各类培训班60余次,先后培训18000人次;

巩固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反对“四风”。针对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制定并落实《整改方案》,建立挂销号制度,对完成情况进行跟踪督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

持续深入开展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走转改”活动,组织“好记者讲好故事”巡回演讲和“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大型主题采访等活动,增强媒体记者社会责任感,提高作品质量;出台选派作家艺术家到基层挂职的《实施意见》,协调安排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感知社会,积累素材、锤炼作风。

走过辉煌的2014年,迎来奋进的2015年。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陕西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更加良好的精神状态和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锐意进取、全力以赴,为建设“三个陕西”、助推实现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户县农民画家们创作反映农村生活巨变的长卷。    陕西日报记者    袁景智摄
户县农民画家们创作反映农村生活巨变的长卷。    陕西日报记者    袁景智摄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西安举行。    陕西日报记者    袁景智摄
首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在西安举行。    陕西日报记者    袁景智摄
讴歌时代主旋律  凝聚发展正能量【4】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举行。    陕西日报记者    母家亮摄
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西安举行。    陕西日报记者    母家亮摄
陕西文化联盟超市盛大启动。    陕西日报记者    刘强    贺建荣摄
陕西文化联盟超市盛大启动。    陕西日报记者    刘强    贺建荣摄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