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石鼓山之谜(观天下)

2014-8-8 23:03:00  来源:人民日报  进入论坛

 

  (一)

  唐人刘禹锡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沿巍巍秦岭山脉向西走,到了宝鸡城外,会遇见一座突兀的山丘远远迎上来。小小山丘,圆圆的,鼓鼓的,就像一面硕大的鼓,敦敦实实地安放在塬坡下,一半露出来,一半埋在泥土里。旁边滔滔不绝的渭河水在默默地向东流去,滋润着八百里桑田,又悄悄把难堪的蹉跎带向悠远。这座远看近看毫无特色的黄土小山,似乎随着岁月的流逝愈发神奇,愈发让人向往了。

  这座山丘,有一个令人鞠躬再三的名字:石鼓山。

  小小石鼓山之所以英名遐迩,实在是这座其貌不扬的山丘隐藏着中华文明绕不过去的典故,也驱使着各个朝代的文人墨客,跋山涉水来到山前洒酒祭拜,想了却涌动的探幽之情。似乎许多来山上寻秘的人,侧耳倾听细声细语的流水,便会大呼小叫是惊人发现,又随手记到笔记里,期盼哪一天妙笔生花,写出惊世文章来。还有文人喜欢取山上一抔黄土,烧成一尊土陶放在案几上,满屋便书香四溢了;如若找到山上一星半点的碎石,放置于画家多宝格,便会生发莫大的灵气,笔下便涓涓不息流淌起来,从此线条形象美不胜收。也有好书法者到这山上悠悠踱步,回到陋室提笔悬腕,便如有高人点化,墨迹竟透出仙风道骨来。

  当然,这石鼓山不仅貌似石鼓,更因出土石鼓而名。那是初唐一个雨霁日开的上午,几个到渭河边踏青的学子,顺着牧羊老人的指引,发现了农人耕作时出土的几块圆石头,倾力扶正上下端详,顿时呼吸急促起来。由于久埋田野的缘故,那石鼓粘满厚厚泥土,恰逢春雨冲洗,石鼓上竟然凹现出行行籀文。细细辨识,尽透远古的信息,字字隽永,笔笔苍劲,竟是秦人歌颂先祖的古文。于是大家仔细收拢,竟有整整十面石鼓,人们雀跃着搬进了渭河边的凤翔孔庙。谁也没想到,这竟是一个惊世之举,后来这种字体也被称为“大篆”。长安的文人墨客闻讯奔走相告,称之发现了“石鼓文”,为之举杯相贺。也许那《陋室铭》就是阅读石鼓后的启发呢。更有白髯绅士认为石鼓写满天书乃是神物,需请仙神坐堂佑护,于是乡民们集资修建了一座石鼓寺,一时间香火旺盛,附田三千多亩。随后李氏王朝攀达荣华,国富民强,开疆拓土,留传颂诗就达五万余首,盛唐神话由此演绎开来。然而唐末战乱,十面石鼓流落民间,有好金石者从外地赶来想抛钱收藏,使尽解数却难偿所愿。

  这个重大变故终于在北宋时传到了汴京,喜好书法的宋徽宗看到昔日的十张拓片夜不能寐,急令陕西知府逐户收寻送进宫来,于是那散落乡野的石鼓被运到开封。当时费尽周折只找到九面,知府便依拓片新做一面充数,却被朝廷一眼识破,后来终在一屠夫家发现了第十面石鼓,可怜已被掏了窠臼作了磨刀石,却也只好就此上贡。从此,那石鼓在宫里一字排开,古风荡漾,煞是儒雅。宋徽宗更是爱不释手,天天要到石鼓前徘徊,令人惊异的是他的书法从此更加遒劲秀丽,潇洒流畅,形成了被后人称道的“瘦金体”,这让宋徽宗颇为欣慰,敕命为石鼓凹字填金装饰。

  从此那石鼓便在皇宫里供奉起来,而坎坷的命运随之又起。不久金国攻入开封,将汴京宝贝洗劫一空,见到十面石鼓,虽不识籀文,却知价值连城,便遣扈从装车北上,押往黑龙江畔的上京阿城。可谁也没想到,那石鼓个个重逾千斤,压得车辕吱吱作响,一遇颠簸就需一群人推拽,行走几月才到古燕赵交界,也不知谁出的主意,愣将那石鼓上的金泥抠下,却扔掉了沉重的石鼓,携金轻车赶路,也省去了将士们鞍马劳苦。

  可怜那十面石鼓东倒西歪丢遗荒野,经历着风霜雨雪,可能从此再难见天日了。然而世间奇巧,一位喜好金石的宝鸡人路遇此物,知是稀世珍宝,便将那些石鼓运到燕京孔庙暂住,期待有朝一日运回宝鸡镇山佑民。这一住就是一百多年。元代成宗帝闻听石鼓是为神物,便遣人运进京

|<< << < 1 2 3 > >> >>|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