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本报讯(记者程梁)当很多地方的基层文化设施还在循序渐进地进行“建、管、用”时,三门峡的基层文化设施已经转变为今天的“用、管、建”,步入当地人所说的“用时代”。
7月18日,记者在三门峡实地了解到,该市和所有县(市、区)在内,都分别建成了文化馆、博物馆和图书馆。全市62个乡镇都建起了文化站、公民文明学校和新华书店分店。95%的行政村建起了农村文化大院和农家书屋。上述设施均实现了对群众免费开放。
在三门峡,基层文化设施发挥了丰富多彩的功能。例如,陕县文化馆多功能中心平时供群众举行跳舞等活动,目前结合学生放暑假和廉政建设,正在举行“陕州记忆苦难辉煌—中共陕县党史老照片展”。灵宝市图书馆负责人介绍说,自2011年以来,为满足老人、儿童、残障人、下岗工、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需求,该馆利用各类节日,举办了图书评介会、故事会、读者座谈会等活动,通过“创新服务”让更多的人走进图书馆。
三门峡的基层文化工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以陕县为例,该县温塘村投资290万元建起了总面积达8680平方米的人口文化大院。据兼职负责文化大院工作的村党总支副书记师落雁介绍,近两年在这里举行春节戏剧演出,应邀来这里“唱大戏”的是省豫剧院、省曲剧团;陕县城村文体中心每年举办文化知识、信息咨询等培训班8期以上,群众高兴地说:“文体中心建起来,村里群众乐起来,歪风邪气少起来,农村经济活起来。”
作者: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