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研究>>正文

守护好大运河这个金字招牌

2014-7-15 7:27:00  来源:中国旅游报·第一旅游网  进入论坛

  □邢丽涛

  6月22日,中国大运河成功申遗,成为我国第46处世界遗产。

  大运河申遗,在赢得公众赞美之声的同时,也引来大家种种更深层次的思考:申遗的目的,仅仅是为了保护与传承大运河历史文化,还是开发和利用应紧随其后?申遗成功对大运河沿岸居民的生活会产生什么影响?应该怎样用好世界遗产这个“金字招牌”?

  理性对待后申遗时代的大运河,把大运河申遗成功,当作保护和传承大运河文化,合理利用开发大运河文化的开始,成为专家们的共识。

  流动的线性活遗产

  此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运河包括横贯中国中东部地区的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它们在春秋战国、隋朝及元朝时期,都曾经历过大规模兴建。依据历史分段和命名习惯,大运河共包括十大河段。此次大运河申报的系列遗产选取了各个河段的典型河段和重要遗产点,包括大运河河道遗产27段,运河水工遗存、运河附属遗存、运河相关遗产58处。遗产类型包括闸、堤、坝、桥、水城门、纤道、码头、险工等运河水工遗存,以及仓窖、衙署、驿站、行宫、会馆、钞关等大运河的配套设施和管理设施,另外还有与大运河密切相关的古建筑、历史文化街区等。这些遗产分布在2个直辖市、6个省、25个地级市,遗产区总面积为20819公顷。

  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统一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历经2000余年的持续发展与演变,大运河直到今天仍然在交通、运输、行洪、灌溉、输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活态”文化遗产是大运河遗产的显著特征。目前,大运河山东济宁以南的部分仍在通航。其他一些河道则分别变为景观河、灌溉河、排涝河等,依然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大运河的“活”还体现在它的发展变化中。历史上,因为黄河改道等自然原因,大运河曾多次发生变迁。近代以来,大运河使用功能不断变化,管理维护设施不断更新,运河沿线城市面貌也持续改善,这些变化为大运河作为活态文化遗产的价值做出了贡献。

  大运河还是我国独特的大型线型文化遗产,综合展现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中除运河文化外,还包含我国传统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山水文化,以及古建筑、古遗址等所蕴含的科学技术。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王衍用认为,大运河申遗成功,将有利于促进对运河沿线文化遗产和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同时也对运河文化传承,沿岸社区建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保护为主合理开发

  如何以世界遗产标准来保护好、利用好、经营好大运河,进一步放大“申遗效应”,是大运河申遗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教授、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学术顾问刘德谦认为,大运河文化遗产是多元遗产,它集合了经济、文化、环境的方方面面,同时还和运河沿岸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大运河的复杂性为其保护工作增加了难度。

  据了解,目前大运河部分河道因水资源匮乏已经失去了原有的河道功能,有的河道甚至变为农田,有部分地区对运河河道进行了扩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原貌,这些变化无疑都加大了对大运河的保护难度。

  关于如何保护,刘德谦认为,首先是保护运河河道自身,保护运河的水工遗存、相关设施与附属建筑,其次还要保护运河的生态环境和周边的村镇,保护沿岸老百姓的文化生活与习俗。

  王衍用也认为大运河发展的核心是保护。他提到,运河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原点保护、原汁原味;文化转化、时代时尚;产业拓展、全方全位”。

  在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旅游发展研究院旅游规划研究中心主任、教授窦群看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对大运河实施抢救性保护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紧要关头,需要特别加强保护抢救的力度,首当其冲的是按照世界遗产批准的范围,对于遗产资源的保护利用做出全面的规划,在空间上加以控制,在项目上加以规范。

  无疑,大运河申遗成功仅仅是开始,保护大运河健康发展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大运河的保护不同于其他景点的保护,它是动的、活的,它不止于观赏,它仍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大运河通航里程1442公里,其中全年通航里程为877公里,在全国水上运输伴有重要角色。

  大运河旅游任重道远

  申遗成功,为大运河旅游的开发提供了更大、更广的平台,运河辐射区域的旅游产业将会迎来新一轮的大发展,地方综合经济水平会再上台阶,然而以大运河为主的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却任重而道远。

  目前,我国的长城、颐和园等已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无一不是受到游客热捧的旅游景点。大运河申遗成功,在给大运河相关地区带来巨大人流和财富的同时,也会给相关地区部门的管理带来挑战。王衍用认为,一些商家可能为了企业局部利益,会从经济角度做一些不合理的事情,比如违规扩建等。

  窦群认为,运河沿线省市对于运河旅游的开发始终高度重视,申遗成功后肯定会更加投入,但是,已有产品的规划与开发多局限于各自地区,导致产品类型的雷同,难以将大运河的文化内涵及旅游价值充分体现,特别是运河资源类型,功能多样,加剧了整合运河旅游发展合力的难度。如何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国家层面的运河发展协调机制,优化运河旅游完整线路与品牌的发展环境是当前运河发展面临的挑战。

  刘德谦强调,大运河遗产旅游的利用一定要合理,申遗后的大运河绝不能成为政府的“摇钱树”,或者投资商的“掘金矿”,旅游的利用必须以不损害遗产、不消耗遗产为前提。刘德谦表示,发展旅游,要避免对运河遗产的不适当的“美容”,要尊重遗产的原貌,避免过度的修缮、美化和绿化。至于旅游接待的其他设施,则必须与遗产保持相当的距离。

  窦群特别提到了大运河旅游品牌的打造,认为大运河旅游的发展必须走国际化的发展轨道,既然是世界遗产,其影响力和市场定位也必然是国际性的。运河申遗成功是我国旅游发展的一件具有深愿意义和重大影响的幸事。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齐名,并称为中华民族开创的两大人工奇迹。在国际上,京杭大运河一直以中国大运河之名传播于世界各国。我国已经在国际上形成了具有广泛影响的中国长城、丝绸之路等旅游品牌,借助申遗成功,通过加强科学营销,逐步积累大运河旅游品牌的影响力,在国际上逐步擦亮“中国大运河”这张名片,可望为丰富我国旅游产品形象、促进沿线旅游业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发挥深远的积极影响。


编辑:秦人
关键词:大运河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