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成都:推动文化志愿者服务全域覆盖

2014-7-13 11:57: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进入论坛

成都市文化馆、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四个创新、十项推进

推动成都市文化志愿者服务全域覆盖

本报记者 刘 婵

编者按:文化志愿者是公共文化服务的生力军,志愿者服务是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主要抓手,也是人们认知、参与、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最佳传播媒介之一,同时,文化志愿者工作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新课题、新挑战。作为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四川省成都市文化主管部门和职能单位将文化志愿者工作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组成部分,以创新开拓精神推动成都市文化志愿服务全域覆盖,成都文化志愿者的发展迈入了动车时代。

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工作一直伴随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提出、构建、发展而逐步成长。2012年6月,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正式成立,使成都文化志愿者有了专门机构,标志着文化志愿者工作朝着组织专业化、运行规范化、管理科学化方向发展。

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由成都市文化馆发起,成都画院、成都图书馆、成都市川剧院、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成都大学、区(市)县文化职能单位等51家单位共同筹建,机构设在成都市文化馆,由成都市文化馆牵头负责开展全市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之所以由成都市文化馆主持全面工作,是因为成都市文化馆是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平台,文化志愿服务多年以前就在成都市文化馆孕育、起步,呈现出队伍雏形和工作形态,加上成都市文化馆卓有成效地推进了示范区的“四级”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以及公益艺术培训的全域覆盖,为全市文化志愿者网络服务建设奠定基石,责无旁贷地担当起推进成都文化志愿者服务“全域覆盖”工作。

在成都市文化馆组织推动下,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已拥有分会55家,注册登记会员1.6万多名,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约300场次,依托全市基层文化阵地建立了300多个文化志愿者辅导点,为全市30万群众提供了文艺才能培训等志愿服务。今年,还将在4000多支基层文化队伍里培养发展4万名文化骨干纳入文化志愿者队伍,为成都文化志愿者队伍注入新鲜血液。

成都文化志愿者呈现出年龄跨度大(最小的志愿者10岁,最大的志愿者70多岁)、结构层次齐(从博士生、文化艺术教授到基层文化工作者)、服务类型多(涉及80多项志愿服务)的特点,除了普通爱好者自愿加入,著名画家叶瑞琨、著名作家流沙河、川剧“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电视台主持人张超等名人也加入了文化志愿者队伍,他们成为辅导员、示范员、讲解员,将文化艺术与欢乐愉悦带给广大市民,蓬勃发展且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志愿者已成为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

着力四个创新,形成文化志愿服务的规范建制

组织机制创新——形成各类社会单位共同参与的文化志愿者组织形态。成都市文化馆全面负责文化志愿者的总体组织、策划、实施和运行,负责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总会的工作,建立市级文化志愿者服务队伍;帮助“文博”“演艺”专业艺术单位、社会组织以及成都理工大学、四川旅游学院等高校,建立了各具特色的志愿者服务队伍;指导区(市)县组建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分会,发展区级文化志愿者服务支队。志愿者队伍组织壮大,统筹管理,共同参与,保证了全市各级文化志愿服务层层到位,实现文化志愿服务常态化、基层化。目前,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55家成员单位的1.6万多名志愿者层层分布在全市318个街道、乡镇。文化志愿者工作形成“一呼百应、各级联动、相互协作、共同进步”态势。

管理模式创新——建立高效规范的文化志愿服务“总分制”管理网络。成都文化志愿者人员实行“分管理、共使用”原则,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的成员单位既可独立招募、管理、培训和使用自己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各个成员单位又可共享文化志愿者资源;成都文化志愿者工作实行“总指导、分实施”原则,总会和各分会既独立又融合,在志愿者项目和活动中,总会可对分会进行业务指导、支持,同时总会志愿者活动可由分会参与或与分会共同举办志愿服务项目;成都文化志愿者培训实行“总分”结合培训。总会聘请专业教师统一组织高层次、高标准的业务培训,分会不定期举办基础知识和实地操作培训,努力做到基础培训和提升培训相结合,业务培训和经验学习相结合的培训模式。

工作思路创新——转变活动形式从“送”服务到“定”服务。针对不同环境、不同人群存在的不同的文化需求,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由单向的“送”服务转变成双向的“定”制服务,即在每次制定基层文化志愿服务和开展志愿者活动之前,对服务对象进行文化需求调查,发放需求调查表,根据服务对象的文化需求差异,定制因人而异的文化服务,真正做到送去群众所需要的文化服务,使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更加人性化、专业化和个性化。例如开展针对性的文化讲座,对弱势群体的文化帮扶,青少年的暑期文化辅导,城镇化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等。

服务模式创新——联动服务打造全市性文化志愿品牌活动。成都市文化志愿者协会与55个成员单位联动服务,策划组织多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志愿者服务活动:“名师大讲堂”活动——面向基层广大群众,以“大讲堂”为基本载体,在文化馆、图书馆、艺术剧场等公共文化设施提供高端文化艺术知识教育和技艺辅导,直接受益基层群众10万余名。“名师大讲堂”名家荟萃,邀请中国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著名作家流沙河、“二度梅”获得者陈巧茹、知名国画家叶瑞琨、国家蜀绣传承人郝淑萍、巴蜀文人李殿元等40余名专家学者开设了名师课程,课程类别丰富、服务覆盖面广、活动影响力大,具有典型示范作用和推广价值,在全市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被评为2013年文化部“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示范项目。建立“文化暖心驿站”——选择全市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建立文化志愿者服务驿站。根据当地文化服务需求,统筹派送文化志愿者到驿站进行服务,帮助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服务活动。对驿站服务的志愿者进行岗前培训,统一按需输送,评星定级,实行绩效考核。目前驿站已经初步确定12家试点,探索文化志愿者定期、定时、定人长效地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新机制和新办法。

实施“十个一”行动,全面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工作

壮大一支社会化的文化志愿者队伍。利用各种渠道,广泛招募文化志愿者,建立与高校、市文明办、团市委等机构组织的长期合作关系。力争在2014年底,使全市登记注册的文化志愿者超过2万人。

搭建一个文化志愿数字化服务平台。结合成都市文化馆正在策划建设的全市公共文化数字化项目,搭建“成都文化志愿服务”平台。该平台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通过在线注册及后台管理,实现对志愿者的网络化管理,使之成为一个全市文化志愿者的资料库;二是通过视频点播、图文资料等方式,全面展示志愿服务项目,使之成为宣传文化志愿服务的窗口;三是通过市民在线提交申请甚至预约服务,实现服务与需求的有效对接,使之成为沟通市民与志愿者的桥梁。

出台一份文化志愿服务指导性文件。拟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成都文化志愿服务的意见》,明确文化行政部门、协会与志愿者及志愿团体的工作边界,明确志愿服务的办法,规范对志愿者的注册及管理,开展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课题研究,制定《支持文化非营利组织、文化志愿服务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

实施一项有影响的文化志愿服务活动。以边远、贫困地区为重点,结合提升基层文化阵地的使用率和满意率,在全市选择10个基层文化阵地,建立“文化暖心驿站”,开展点对点的志愿服务。今年内,每个点位开展不少于2次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全年不少于20场。

打造一个常年性文化志愿服务品牌。在去年被评为文化部“文化志愿者基层服务年”示范项目的基础上,继续打造“名师大讲堂”升级版,扩大合作机构,丰富活动形式,同时在发挥名人效应的同时,引入草根力量,并逐步扩大活动的覆盖面。

召开一次文化志愿者交流表彰大会。召开全市的文化志愿服务经验交流暨先进表彰会议,邀请相关专家、志愿者代表、“3+2读书荟”民间组织等,进行经验交流,同时对评选出的全市2014年度十佳文化志愿者(团体)进行表彰。

开展一项文化志愿服务宣传推广。与媒体合作,结合相关志愿活动的开展,推出志愿者系列专题报道,扩大文化志愿服务的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吸引社会关注文化志愿者、支持文化志愿服务。

聘请一名文化志愿服务形象大使。每年邀请一位文化志愿者担任年度成都文化志愿服务形象大使。既可以是文化名人,也可以是表现突出的普通文化志愿者。由年度形象大使为成都文化志愿服务代言,倡导公益的力量,宣传文化志愿服务。

开展一次文化志愿者专项业务培训。邀请专家学者、专业机构、资深志愿者,对全市登记注册的文化志愿者开展一次专项培训,提升文化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

开展一次文化志愿者异地交流。配合“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活动,组织开展成都市的“细雨春晖”文化交流活动,由协会牵头组织全市文化系统的文艺骨干奔赴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


编辑:秦人
关键词:成都市文化馆 培训 文化服务 服务工作 成都文化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