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多培育几个高产新品种

2014-7-1 15:21:00  来源: 新华社   进入论坛

一位八旬小麦育种专家的“三夏”愿景

黝黑的皮肤、专注的眼神和稳健的步伐……这是记者近日在陕西省长武县丁家镇十里铺村采访时,被当地农民亲切地称为“梁老”的小麦育种专家梁增基留给记者的印象。虽是炎炎夏日,但梁老仍然头顶烈日、带着他的徒弟在试验田里查看麦穗的长势。

今年81岁的梁增基是广东高州人,1961年大学毕业后响应号召,来到了陕西省长武县--这个地处旱塬、当时人们还以高粱和糜子为主食的地方。

“当时绝对不会想到,我在长武一干就是53年。”梁增基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突破条锈免疫和冻害影响是育种专家的主要课题;八九十年代,把旱作小麦由出名的‘低产作物’变成‘稳产高产作物’,推进旱作半矮秆高产育种则是我们的主要课题;而培育优质高产的新品种,则是我近10年来的主要工作。培育一个品种需要从材料选取、选育方法等多角度入手,一个个地尝试,一遍遍地试验,通过国家审定后,才能成为推广的品种。可以说,每一个小麦品种都是育种工作者数十年辛勤工作结果的结晶。”

今年88岁的十里铺村村民张双虎说,老梁用50年时间,把长武和附近地区的旱作小麦亩产由100斤提高到1000斤水平,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小麦锈、冻、倒、旱等常发灾害也不再发生,农民们确实看到了科技种田对粮食生产的巨大贡献。这其中,老梁当记首功。

长武县科技局局长高亚民说,梁老培育的7个国定和省定小麦新品种,在陕西旱区和河南、山东等部分旱区种植后,已经累计推广超过亿亩,增产25亿斤粮食,增加的经济效益最少在40亿元以上。可以说,梁老这样安心基层、扎根农村的专业科技人员,确实是当地的“宝贵财富”。

说话间,梁增基和高亚民又返回了地里,查看最新培育的“长航一号”抗旱品种的生长情况。谈起以后的愿景,梁增基说:“现在我的年龄大了,到地里育种仍是我最钟爱的事业。希望在有生之年,还能多培育几个旱塬高产小麦新品种,为国家的粮食增产再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