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危机意识倒逼陕西气象深化改革

2014-6-22 7:54: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日前,记者走上街头随机采访,市民普遍反映,越来越离不开天气预报。

在市民感慨天气预报不可或缺的同时,我省气象部门反而倍感压力:核心技术突破难、进展慢;国外专业化气象运作公司觊觎国内市场;如何缓解雾霾问题变得日益迫切;农村气象预警信息“最后一公里”亟待突破……

危机意识,倒逼着气象部门深化改革。从今年起,全国气象部门开启新一轮全面改革,陕西作为中西部唯一一个试点省,被纳入首轮改革当中。

新机制让高端人才层出不穷

“陕西的气象综合实力在全国位居前十。尤其在历年洪涝灾害发生过程中,通过发布预报,政府能安全转移人口,减少伤亡,效益很难用经济数字去估量。但是总体来看,气象为社会提供的服务项目还很单一,预报准确率、精细化与社会期盼还有距离,主要原因是缺少人才。”日前,省气象局局长李良序说:“以往我们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上投入的精力和经费并不少。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我认为关键还是要从体制机制上突破。”

据悉,陕西气象人才匮乏的根本原因有两点:一是人才机制不活。高层次人才引进难、流失多,青年人才成长慢、活力弱。表现为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促进人才有序流动,以及提高核心科技水平和实际业务能力为导向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二是科研攻关机制不“科学”,导致科研力量分散。表现为以科技成果转化率为重点的科技评价机制没有建立,核心技术推进方式和推进机制不合理。

对症下药,加大改革。2012年省气象局提出“火车头计划”,旨在探索科研和人事改革,打破行政化培养和评价机制,让“弄潮儿”和高端人才层出不穷。很快,以学科重点科研领域为纽带的4支省级创新团队应时而生。成员分别来自不同部门、不同年龄段,实行团队负责人制。各地市气象局和直属单位,也自发组建创新团队,培养骨干人才和青年技术人员398人,凝练科研项目114个。创新团队的组建,使全省近四分之一的气象科技人员集中联合攻关,破解了以往业务与科研“两张皮”和“小而散”,以及青年科技人员“机会少”等问题,短时间实现科研成果和人才的“峰值效应”。不少研究项目列入国家气象科研专项,或获得省政府资助列为社会发展公益项目。

省气象局还转变评价机制,变唯“论文、奖励、学历、职称、资历”为以转化应用为目的的科技成果评价、以能力贡献为主的人才激励机制。省气候中心副主任孙娴,已成为我省首批重点领域顶尖人才和中国气象局首批气象服务专家……

畅通农村气象预报“最后一公里”

“农业灾害90%为气象灾害。”省气象台相关负责人说,如果一个苹果卖4元钱,一场大风刮来,树被打折,多少个4元就没了,农民能不心疼吗?然而,面对巨大的农村气象市场,基层气象部门却深感“力不从心”。

据悉,目前基层气象部门普遍存在“需求不小、责任不轻、能力不足、人手不够、经费不保”五大难点,造成的现状是:只重测报、预报等内部业务,县乡“最后一公里”不通畅,人才缺乏、技术水平低,防灾减灾能力弱等问题。

怎样解决需求大与服务弱之间的矛盾?唯有深化改革!经过两年探索,“局机构设置+乡镇工作站+信息员队伍”的“耀州模式”,成为气象系统探索县级综改的成功典型。“以前和农村之间的信息不沟通、不对称。现在有了乡镇工作站和信息员队伍,农民遇到啥问题,我们第一时间就知道了,相关的防灾信息也会及时送达。”铜川市耀州区气象局局长高社兵说。

太白县雄踞秦岭之巅,良好的生态、独特的气候,使蔬菜生产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成立乡镇工作站后,每天早上8点,各乡镇社区里的气象“大喇叭”就开始播放天气预报、防灾知识……

“去年4月份,预报有冰雹,有些村民不在意,认为大晴天怎么会有冰雹,没有及时将菜苗覆盖草帘,造成损失。”太白县咀头镇副镇长、气象工作站站长陈尧说:“气象站成立后,村民收听‘大喇叭’成了常态,不管是在田间还是家里,都学会了用天气预报指导生产。”

延安还率先在各地县气象局成立了防灾减灾指挥部。去年,百年一遇的暴雨突袭延安各地,指挥部联合水利、国土等部门,共同积极应对灾害,避免了更大损失。

针对基层事多人少,技术力量薄弱情况,省气象局每年选派50多名管理或技术人员,深入基层进行针对性援助工作。通过网络论坛等形式,搭建“技术智力直通车”,及时回答基层遇到的各类技术难题。启动基层全员轮训,统一教材,采取网络远程基础培训和集中面授形式,提高基层队伍素质。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