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靖边席麻湾乡:唱响农业生产转型升级进行曲

2014-6-18 17:34:00  来源:榆林日报  进入论坛

  这几年,在靖边一说起席麻湾,人们就会立刻想到这里的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席麻湾乡是一个有着超过12.5万亩耕地的农业大乡,该乡立足自身条件,积极谋求农业生产的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种养模式,积极引进、培育农产品精加工企业,切实提高农民收入,走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产业发展之路。

  双垄沟播、良种引进、节水滴灌——

  传统种植模式效益明显

  虽然土地资源丰富,但受制于自然条件,作为席麻湾乡两大传统支柱产业的玉米和马铃薯种植,之前都是处在“靠天吃饭”的境地。从2011年起,在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席麻湾乡开始大力发展以双垄沟播全覆膜旱作玉米为代表的旱作农业,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2013年,该乡玉米种植面积达到5.2万亩,其中双垄沟播玉米种植面积就超过了2万亩,2014年更是将达到3.3万亩左右。而且全都采取机械化作业、集中连片种植。“这种种植方式,使得土壤中的水分能得到有效保存和利用,解决了我们乡农业生产中所面临的缺水难题。再辅以配方施肥和科学管理,玉米平均亩产达到839公斤,较之前提高了30%左右,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席麻湾乡党委书记胡志明告诉记者。

  去年,席麻湾乡的马铃薯种植面积也超过了5万亩。以良种引进和节水滴灌等旱作农业新技术为核心的马铃薯种植面积分别为2000亩和200亩。“与双垄沟播玉米不同,马铃薯的良种引进和节水滴灌还处在实验、推广阶段。今年,我们将在去年的基础上,扩大标准化脱毒马铃薯种植面积和节水滴灌面积,同时组织实施马铃薯一级育种、‘一分田’等有助于推动增强马铃薯产业发展后劲的工程,推动全乡种植业水平提升。”胡志明说。

  贪大求多不可取,适度养殖最科学——

  养殖业向精养高效迈进

  席麻湾乡在种植业精种高产格局基本形成的同时,在农村产业发展的“另一条腿”——养殖业上,也正稳步朝着精养高效的目标迈进。

  “种养结合在现代农村产业发展中非常普遍,但养殖户们往往忽略了自家劳力和饲料供给的能力,陷入一味贪大求多的误区。这样反而容易给实际收入的提高造成不利的影响。”胡志明说,鉴于这种情况,该乡在对规模以上养殖场进行扶持的同时,以标准化舍饲建设为突破口,引导养殖户发展适度规模养殖。

  2013年,该乡新建成大中型育肥羊养殖场3处,扶持、帮助75户有羊子养殖基础的农户建成标准化养殖设施,全乡全年出栏羊子超过4万只。此外,该乡还大力推动生猪养殖业,实现养殖业的多元化发展,出栏生猪近1.8万头。全年全乡实现畜牧业产值1.18亿元。

  从初级农产品输出转向精加工——

  农业也要延伸产业链

  在种养模式全面升级的同时,席麻湾乡在农业经济的经营方式上也较以前有了大的转变。胡志明说:“和我们现在常说的工业领域的产业链延伸一样,经过精加工的农业产品,同样可以产生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单纯输出初级农产品的效益。因此,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以农业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乡镇来说,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带着这样的观念和思路,席麻湾乡一方面对金泉农产品深加工有限公司和方格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等乡里原有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在厂房建设、土地流转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同时也积极引进资金,建设淀粉加工厂、小杂粮加工厂。

  目前,金泉农产品深加工有限公司已形成5000吨蔬菜的年加工能力,除了自有的32座标准化温室大棚和百余亩种植基地外,还可就地消化席麻湾本乡种植的4000吨各类蔬菜。而方格食用菌专业合作社也已建成10个标准化食用菌栽培日光温室,可进行香菇、平菇等食用菌的标准化栽培,年可实现产值60万元。

  已建成的淀粉加工厂年加工马铃薯的数量超过1万吨,今年年内小杂粮加工厂可建成投产,届时可对全乡种植的全部小杂粮实现收购、加工、包装、销售。这些企业的蓬勃发展和相继建成投产,对带动席麻湾乡农产品种产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服务和增加农民收入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