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斯诺《西行漫记》手稿曾遗失 张学良帮其秘密寻得

2014-5-26 7:27:00  来源:解放日报          2014年05月23日18:17    字号:T  进入论坛
    《西行漫记》原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它是第一本向全世界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以及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军事、经济状况方面的书籍。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斯诺《西行漫记》手稿曾遗失 张学良帮其秘密寻得

《西行漫记》原名为《红星照耀中国》,它是第一本向全世界客观、公正地报道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的真实情况,以及陕北革命根据地的社会、军事、经济状况方面的书籍。该书一经出版,立即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西方舆论高度评价说该书的出版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是震惊世界的成就。而这本书的手稿曾失而复得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1936年6月,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宋庆龄和上海主持教会工作的王先生等人帮助下,准备深入陕北苏区进行采访,目的在于了解一个真实的延安。

在西安,斯诺先生很快就结识了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一天,他向张学良提出,希望能乘坐张学良的飞机到肤施 (今陕西延安)。张学良听罢表示非常乐意帮助斯诺实现这个愿望,但他认为乘飞机既不方便,也不安全,建议斯诺乘汽车前往。斯诺高兴地接受了张学良的建议。几天后,张学良秘密指示驻扎在洛川的东北军六十七军军长王以哲用军车将斯诺安全送到肤施。

斯诺是到达陕甘宁苏区进行采访的第一位外国记者,受到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的热烈欢迎。在长达4个多月的时间里,斯诺对西北革命根据地和工农红军进行了深入的全方位的采访,先后走访了红军部队的许多将领和指挥员。斯诺还多次在保安县(今陕西志丹县)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切会见,从而使他获得了许多关于毛泽东个人和中国共产党以及工农红军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为后来创作《西行漫记》准备了大量的素材。

同年10月,采访结束后,斯诺又乘六十七军军车经由洛川返回西安,张学良派他的副官夏宝珠、王庆山和赵维振等人专程迎接斯诺先生。可是,夏宝珠、王庆山见到斯诺后却发现他心情沉重,焦虑不安。经询问才知道斯诺返回途中经过咸阳时,遭国民党宪兵队检查,当时也没太在意,回到西安后才发现丢失了一个皮包,而这个皮包里装的正是他4个多月来辛辛苦苦采访的原始资料手稿。

夏宝珠等人感到事关重大,立即向张学良作了详细汇报。张学良听完报告后,迅速安排东北军有关人员沿咸阳至洛川一线从速秘密查找。

值得庆幸的是,斯诺的采访手稿并没有落在国民党宪兵队的手里,而是因为下车时忙乱而遗忘在六十七军护送斯诺的专用军车上。这个皮包很快就被送回了斯诺手里。经斯诺仔细检查,皮包里手稿全部完好无损。望着失而复得的手稿,斯诺高兴得眉开眼笑。他控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连声说道:“可找回来了,可找回来了,这可是我几个月的心血呀!”

第二天,斯诺专程到张学良公馆拜会了张将军,当面对张学良深表谢意。随后,斯诺乘车离开了西安。

不久,斯诺在美国驻华使馆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并将他在西北苏区的采访报道和毛泽东的身世传记发往全世界。他拍摄的毛泽东头戴红五星八角帽的照片首次刊登在《密勒氏评论报》上,从而使毛泽东的形象开始流传海内外。这家报纸还连续刊登了毛泽东与斯诺的谈话。接着,英国《每日先驱报》、美国《星期六邮报》、《北美报业联盟》等许多家报纸陆续发表了斯诺在延安采访后写下的30多篇文章。

1937年10月,英国伦敦戈兰公司将这组报道结集成书,以英文正式出版,取名《红星照耀中国》。1938年3月,在将这本书翻译成中文时,考虑到《红星照耀中国》的书名过于直露,胡愈之等人遂决定取名为《西行漫记》。 安广禄


编辑:秦人
关键词:西行漫记 斯诺 斯诺西行漫记手稿 西行漫记手稿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