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危房,敲响谁的警钟?

2014-5-21 11:28:00  来源:陕西传媒网-陕西日报  进入论坛

核心提示:4月4日,奉化市危楼坍塌事故震惊全国。在此前后,西安也发生两起楼房坍塌事故。面对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人们不禁要问:新建房屋的巨大利益让无数房产商趋之若鹜,利益的背后究竟有多少豆腐渣工程?城中村改造的巨额补偿让许多村民头脑发热,不顾结构、地质和规格,一层又一层的加盖,以这样的方式大造危房,又由谁来管?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消息,4月4日,浙江省奉化市一幢居民住宅楼发生部分坍塌,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为落实国务院领导指示要求,加强城市老楼危楼安全管理,坚决防止垮塌事故发生,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立即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老楼危楼安全排查工作。

危房悲剧连续上演

就在奉化事件这一月,西安也连发两起事故。4月3号,西安灞桥区一城中村房东加盖楼层的9块楼板突然掉下来,造成一名只有5个月大的孩子死亡。两天后,西安市西郊鱼斗路上一民房在加盖过程中坍塌造成民工两死两伤。

现在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危楼”这一名词,可以找到的相关结果已超过一亿个。

据西安市房管局房管处工作人员介绍,危险房屋分为C级和D级两类。C级就是部分承重结构承载力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现险情,构成局部危房。D级就是承载结构承载力已经不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体出现险情,构成整栋危房。奉化事件调查中发现,“危楼”不仅仅是已经倒塌的这一栋,其社区内、同街道其他社区同样存在大量C级、D级危房。这些房屋早就被鉴定成C级、D级房屋,为什么悲剧依然发生?

2013年8月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振凤路一幢两层房屋在装修时发生坍塌,事故造成4名工人受伤,这幢房子共两层两间,当时有9名人员在建筑内,事故发生后,有5人成功逃出,另有4人被压在废墟中。

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一在建13层住宅楼于2009年6月27日清晨连根“卧倒”,所幸无人员伤亡……

“在我国,2000年之前的住宅大多是砖混结构(砌体结构),这种结构安全性相对来说弱一些,楼层都不会太高。按规范来讲,西安8度抗震设防要求,最高不超过6层18米。这一类房屋倒塌更多的是因为人为加盖、年久失修。2000年之后开始普及的是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小高层,这种房屋结构相对于砖混结构从结构角度更安全。”从事建筑研究多年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与建筑教研室主任张倩介绍说,“从近些年屡治不止的房屋倒塌悲剧中不难发现,房屋倒塌不仅仅是因为老房、旧房年久失修,也有来自新建高层小高层、城中村加盖房屋、人为不科学装修等原因。”

西安市房管局日前提供的统计数字显示:2013年西安市共查出C、D类危险房屋面积约60万平方米,其中C类危房约有56万平方米,D类危房约有4万平方米。

西安市房管局房管处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在危房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多集中在80、90年代建设的房屋,很多需要加固返修,还有不少直接需要拆除重建,现在做的很多工作实际上是在还以前欠下的债。”

人造危房十分普遍

“那房子是人家自己的,人家想怎么装修就怎么装修,想怎么盖就怎么盖,谁管的着,谁能管?”住在咸阳市渭城区清泰街兰花语岸小区的李女士最近很闹心,无心吃饭都不说了,连觉也睡不踏实。原来,她楼下的住户王先生已经“轰轰烈烈”搞了两个多月的装修,为了打造自己“完美小窝”,王先生擅自将自己屋里的承重墙砸掉,楼上的住户们得知后无不心惊肉跳,多次与王先生进行沟通。迫于邻居们的巨大压力,王先生现在已将承重墙又重新盖了起来,但是这房子现在到底安不安全,会不会出事情,李女士还是心有余悸:“装修就装修吧,你今天砸这个墙,明天砸那个墙,后天又盖上。这让我们住楼上的情何以堪?你自己盖起来的那个承重墙谁知道还能不能承重啊!”

在走访徐家庄、翁家庄村、吉祥村三个西安市比较有名的城中村记者发现,城中村改造带来的肆意加盖同样是导致人造危房的一个重要原因。以徐家庄为例,这里的房屋最低在6层左右,最高达7甚至8层。有些房屋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嫁接现象的痕迹:1-3层很明显是旧房子,越往上房子越新。而按照结构安全的规定和西安市8度抗震设防的要求,砖混结构的住宅最高不得超过6层18米。“来这里租房子的人多啊,盖的越多挣得也就越多。话再说回来,城中村迟早是要改造的,到时候一要拆迁,面积越大给的补偿款也就越多不是?一夜之间也许就从村民变成百万、千万富翁了!所以一家看一家,就都这么铆着劲往上加了。”在徐家庄租住的赵先生告诉记者。

张倩曾经对西安市内城中村的加盖现象进行过调研,她说:“按照设计原则,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十五米之内要有一道对齐的横墙,整个建筑物内必须有一道拉通的纵墙,墙的厚度至少需要240mm。但在现实中很多都是120mm,也就是一匹砖往上砌。这是十分危险的!”

按照《西安市城市房屋使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房屋使用过程中,需要开凿墙体或者楼地面、增设建筑物增大荷载、改变使用功能,可能影响房屋结构安全的房屋所有人应事先书面征询房屋所在地的房屋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在收到征询意见书之后3个工作日进行现场查勘,提出是否影响房屋结构安全的意见。”据调查走访发现,加盖房屋的过程中很少有专业的结构设计和向相关部门申报的现象,村民加盖房屋全凭个人喜好和村里面“泥瓦匠”的经验判断。徐家庄村民李大爷告诉记者:“房子是我的,地也是我的,盖不盖我自己能拿主意。”当问起是否知道这样容易引起安全事故时,李大爷表示大家都这么干,没见出过什么事情。

无监管、无设计、无维修是人造危楼普遍存在的问题,没有科学依据的装修方案和没有安全意识的无限制加盖,在城中村,城郊区的农村尤为突出,“三无”房屋的安全问题令人担忧。

高额维修费是难题

逝去的鲜活生命换来了社会各界对危房普查整治的重视,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浙江奉化危楼倒塌事件之后,为加强城市老楼危楼安全管理,住建部已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国组织开展老楼危楼安全排查工作。通知明确,检查范围为:各级城市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建筑年代较长、建设标准较低、失修失养严重的居民住宅以及所有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对此通知,陕西省和西安市相继进行了转发。

“我们房管局没有执法权只能联合执法,像城中村等集体用地的既有房屋,当我们发现了存在C类、D类房屋勒令其产权所有者进行加固整修时,产权所有者便会用没钱无力整修等各种理由搪塞,等着最后政府买单,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只能悉心教导。我们现在相关的鉴定技术人员还不是很多,危房普查也只能靠一小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去鉴定勘察,所掌握的情况也只是一部分。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市民有防患意识,如今鉴定也免费了,但需要市民自己来申请,发现一个解决一个。”西安市房管局一位工作人员说。

西安市房管局此次排查的范围,由原来确定的国有土地上的既有房屋扩大到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既有房屋。排查过程中业主有对于危房鉴定的需求,可向西安市房屋安全鉴定服务中心提出鉴定申请,此项申请已于2013年底免费向市民开放。然而对于C类、D类房屋的加固整修费用问题,他们也很“头疼”。

在奉化事件中,450万元工程款就成了问题解决的“挡墙”。由于认为房屋明显存在质量问题,大部分居民不愿承担费用,希望官方找开发商或施工单位,也有部分业主抱定“不如等着变成D级危房,直接撤离、由政府换房”的想法。事发地的锦屏街道,因“费用很大,只能向上级汇报”,而在上级尚未作出任何决定时,危楼已轰然倒塌。

针对此事件,就有律师表示,“依据《民法》政府本没有管理责任,但为避免其他权益人受损或造成更大的损害,可以先管起来,费用由直接受益人承担。就是先出资修缮、事后向业主追偿——如果业主因各种原因无力承担,也只能由政府埋单。因此,这只能是特例——要是此类事例增多,财政不可能‘托底’,也托不起底。”

危房被发现却无力改观,除了这样的现实问题,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按照目前国内遵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行业标准,住宅使用寿命最低为50年,而我国公民对于房屋的产权年限是70年。也就是说,老百姓花了70年的钱买的房子,却有50年的寿命保证。

此外,目前危房排查主要集中在城镇房屋,甚至主要集中在国有土地上的房屋。但据调查了解,农村自建住宅由于缺少合理设计、施工人员不专业、房屋建成后没有验收机制等众多因素,房屋状况更令人担忧。而在今年的西安市房屋普查中,已将排查范围由原来的国有土地上的既有房屋,扩大到包括集体建设用地上的既有房屋。

目前陕西省已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加大了房屋的检查力度。据省住建厅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处副处长杨国荣介绍,早在奉化危楼事件发生之前,省住建厅每个月都会对房屋进行巡查,确保工程质量。在今年4月至6月期间,全省工程质量安全大检查现已全面开展,通过企业自查、市县检查,省厅督查等方式确保工程质量。

“但愿质量普查不是在走过场。”王女士在2009年之前还是住在城中村后村的一位村民,在后村改造之前村子里存在大量的C类D类房屋,回忆起几年以前的村子她告诉记者:“那时候其实危房很多,不用鉴定,看都能看出来。有时候政府来调查房屋安全情况,很多人带着抵触情绪。我认为奉化的事情给了我们足够的警示,国家应该建立一套法律对于房屋定期进行强制普查,这样才能减少悲剧发生,用生命换教训,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记者 张江舟 实习生 江睿龙 文/图)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