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收藏>>正文

何汉卿 艺术作品欣赏

2014-4-30 19:02:00  来源:新华网  进入论坛
\
 

何汉卿简介

何汉卿:字永翰,号嘉陵江人,实力派书画家。生于1947年,四川南充人,早年毕业于南充市艺术 学校。做过京剧演员,曾从军18年,转业后从事专业新闻工作。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南充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创作评审主任,客座教授。

60年代初开始学习书法绘画。先后问学于沈延毅、范敬宜、冯月庵、徐无闻、孙恩同诸名师。书法作品曾入选全国第三届书法篆刻展、当代中国书法精英展、首届中外草书展、日本名笔会展等国内外高层次展览。1984年以来,先后在国际国内大型书法展览(比赛)中获大奖60余次,数百件诗书画印文作品在媒体发表。绘画作品工花鸟,尤长于水墨兰竹。作品入选第十三届当代中国花鸟画展、首届中国兰文化书画大展。并在第三届"中华民族"全国书画大赛、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全国书画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中国书法美术大展以及第二届梅兰竹菊全国美术大赛等项赛(展)事中多次获得金奖银奖。书画作品被日本国日中文化协会、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和多家博物馆、图书馆收藏。作品和小传分别载入多种大型典集。新华社、《青少年书法报》等媒体曾作专题报道。著有《汉卿书法集》、《中国当代书画名家作品选--何汉卿》专辑。2004年获中国书画终生艺术 成就奖,2005年应邀作为中国书法美术代表团成员赴日本访问交流。
[page]

\ 

全凭竹子开先河    138cm×68cm

 \

劲立守志   248cm×124cm

 \

春风渡潇湘  408cm×68cm

\ 

风来翰墨香  528cm×96cm

 \

岁岁平安   408cm×68cm
[page]

画竹者的"自白"

                                                              何汉卿

我爱画竹缘起于一段思乡情结

上世纪70年代末期,我从军已过十个年头。辽西的山水风光虽然壮丽雄伟,但每到秋冬时节,我总会想起家乡嘉陵江畔那青山碧水、满眼葱绿的景象,尤其我家旁边的那片小竹林,最是令我心驰神往。

某日,部队驻地附近的一位画家朋友来找我,为解相思乡之苦,闲谈之余,我请他即兴画竹子。画成之后,我远观近瞧,总觉得他的画中之竹完全不是我的心中之竹。有意无意地问起,方知他从没见过自然界中那生气盎然的不刚不柔,非草非木,或茂沙水,或挺岩陆,经冬不凋,四季常绿,"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的鲜活之竹。眼未见竹,胸中何来成竹?胸无成竹,下笔必定茫茫然。这件事给了我很深的触动。相比那位画家朋友,我有着先天优势。我自小傍竹而居,用竹竿垂钓,在竹间嬉戏。我的第一把玩具小手枪是用竹根雕刻的,甚至上小学时我的第一个"书包"也是父亲用竹篾编成的。我习惯了风前竹枝的摇动,习惯了雨点穿林打叶的声音,更习惯了那竹林中鸟儿们欢快的飞舞、歌唱……

于是,学书之余,我开始在纸上涂抹隐藏在心中的最爱。几年后,我画的墨竹居然在军区举办的画展上亮相并获奖。自那以后,我画竹便更加勤奋了,一边画,我一边注意对前人画竹名作揣摩赏析。转业回到家乡之后,时时沐浴竹林清风,经过反复察颜观色,对千姿百态的眼中之竹又有了新的认识。"日间挥洒夜间思",画得多了,笔下的竹子开始有了一些理性色彩。眼中之竹、心中之竹到手中之竹这一周而复始的过程,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升华,进而产生了从量到质的转变。由于具备一定的书法功底,所以我能够悬肘、悬腕,行笔如写。心中有竹,下笔自然从容。

我认为,要画好竹子,除了继承传统笔墨和长期的观察积累,还要下工夫练好书法。没有厚实的书法功底,先天不足,画出的竹子是永远不可能产生""的神韵。纵观历代画竹大家,他们差不多个个都是书法高手,他们笔下的竹子,不论是枝干,还是叶子,无不显示出画竹者对笔墨的驾驭能力。同时,多读一点古典诗词也是很有必要的,画面如能题写自家的诗句,那是画家最为惬意的,好的诗句和精妙的书法款识,必定为画作锦上添花。另外,想画好竹还应追求自家的笔墨语言。和所有从事艺术 创作的同仁一样,我也想画出点"个性"来,可这种个性不能指望一朝一夕形成,只能顺其自然。我不着急,但是我一直在努力。

 \

梅兰竹菊六尺四条屏
[page]

成竹在胸 厚积薄发

 

何汉卿作为书法家,同时画中国画多年。最近几年,以竹为题,推出一批新作,格外引人注目。纵观这批作品,其特点是:书法入画,以写代描,刚柔相济,笔力流畅,抑扬顿挫,疏密有致,浓淡适度,层次分明,似竹非竹,妙趣横生。以意象手法,捕捉竹的精神,难能可贵之处是寻觅到一种套路,继而升华为画风,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从而彰显出自己的艺术 个性。

何汉卿画竹,自有他个人的心路历程,他出生在四川东北部的南充市。嘉陵江发源于秦岭,过广元经南充到重庆汇入长江。吴道子曾到此画嘉陵江三百里图,可谓山川秀美。追溯历史可达秦汉时代,汉将军纪信以身救主,追封为"安汉侯",所以南充古称"安汉""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晋代)也生长于斯。而且,它还是朱德总司令、张澜副主席和罗瑞卿大将的故乡。毗邻的广安就是邓小平的故乡。称得上人杰地灵。生活在南充的文人,更看重的是这方地域的文化历史,陈寿故居门上的对联说得好:"有先生穷乡未必僻壤,无三国世事岂能洞明"

然而,何汉卿之所以钟情于"",除了文化历史熏陶外,更得益于对生存的环境空间自然生态的感悟。四川的气候适合竹的生长,除川西高原外,到处都看到竹林,南充虽无宜宾"蜀南竹海"那么集中庞大竹的世界,但也比比皆是""。据何汉卿自白:"我从小傍竹而居,用竹竿钓鱼,在竹林间嬉戏,连玩具手枪和读小学背的书包都是父亲用竹根雕刻、竹篾编制而成"。更不消说家俱竹橙、竹椅和竹篱笆墙了。春天,母亲用刚出土的竹笋做菜,用竹筷挟来吃。后来在艺校学艺,天天听到用竹子制成的京胡、笛子等中国民族乐器发出的美妙之音。继而开始学书法、绘画,手中握的各种笔杆都用竹做成……""成为何汉卿挥之不去的记忆。

其实,""早已在中国文人心中升华成一种精神,用竹的生命历程比喻做人的品质,"未出土时先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追求远离""""的清高,"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的形态又是为官者的楷模--"高风亮节"。魏末晋初以阮籍、嵇康为代表的七位浪漫文学家在竹林中以诗会友,被誉为"竹林七贤";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任城与韩准、裴政等五位文人饮酒吟诗,称为"竹溪六逸"。诸多轶事不一而足,古之文人不约而同地将""作为精神的载体,可见""已成为高雅、清逸的象征。

古人画竹,从北宋徽宗赵佶在《听琴图》一画中,将竹画在背景上用来衬托人物。之后画家文同画《墨竹图》是较早把竹的形态画得如此逼真而有神韵的画家,原来他就是四川梓州人。他对竹的观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没有竹的形似,哪来竹的神韵。继元、明、清数百年来,画竹的高手不胜枚举,唯生于清康熙年间的郑燮(郑板桥)将画竹推上了一个高峰,他诗书画三绝,是"扬州八怪"中的重要人物,尤其他的人品独具""的精神。何汉卿对其十分崇敬,尊为技法上的老师,更是精神上的老师。敬他弃官为民,书画谋生;敬他鄙视权贵,洁身自好;敬他以竹寄情,广得民心。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何汉卿就潜心解读以郑燮为代表的历代和现代画竹高手的作品,用自己从艺以来学过的京剧表演,以及乐器、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 来领悟。并在自己住宅的小花园里栽了兰、竹等植物,时时观察。勤学苦练,心领神会方能达到意在笔先。齐白石先生说:"似我者死,学我者生",何汉卿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常为画不出有自己特点的作品而苦恼。通过二十多年的磨练,终将书法等多种艺术 的功夫融入画中的兰、竹,形成了自己的个性。

20054月随中国书法美术代表团访日,在名古屋的一次笔会上,何汉卿在八分钟内完成一幅《墨兰图》,当即被日中文化协会会长上山卓司收藏。同仁道友的称赞和支持,也更加坚定了他画下去的信心。之后三年,他陆续画出一批本文开头提到的佳作。观赏这批画,能看到他与前辈画竹的不同之处,从构图上有多幅是近景,如《正气歌》、《岁岁平安》等。竹身放大更能通过较细致手法描写竹的质感,既美又不失画面的张力,而《竹韵清风》、《天街夜色》等更为自由奔放,简繁适度,虚实相济,层次丰富,行草书法的功夫绘画中运用得很自如。

何汉卿挥之不去的记忆中的竹,在这批作品中终于出现了苦思冥想心灵中的竹,是似与不似之间的竹,是充满生命活力永不枯朽的竹。"生命"二字对一件艺术 品最为重要,吴冠中先生曾说:"一件艺术 品的诞生,作者首先要怀孕,有了孕育,才能产出有生命的作品"

愿何汉卿今后能孕育出更多的好作品。

(刘永焕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美协理事,四川南充市美协主席)
[page]

\ 

饮茶看竹   176cm×48cm

\ 

昨夜潇湘又东风   138cm×68cm

\ 

春不老
[page]

 \

看竹何须问主人

\ 

竹石图

\ 

竹子

实习编辑:CYJ

                                                           ●刘永焕


编辑:秦人
关键词:何汉卿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