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陕西80后乡土文学作家屈远志:我与郭敬明创作风格不同

2014-4-30 15:26:00  来源:西部网  进入论坛

屈远志《灵魂不死》

陕西80后青年作家屈远志在签售会上发言(点击图片翻页)

西部网文化讯(记者 高敏 摄影 肖阳熠)7月6日下午,陕西乡土文学“新语言”作家屈远志《灵魂不死》新书首发暨签售活动在西安嘉汇汉唐书城举行。当日下午很多读者慕名而来,汉唐书城一楼挤满了读者等待作者屈远志签名。签售会上屈远志表示自己会一直坚持用“新语言”乡土文学创作与当下青年作家郭敬明的创作风格迥然不同。

呈现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历史变迁

贾平凹文化艺术副馆长孙见喜在签售会上说:“《灵魂不死》这本书个性鲜明,反映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的变化,反映出精神文化变迁的正能量。”

中国国际易学研究会副会长孙世斌在签售会上发言:“新语言作家屈远志是80后青年作家,能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人生,感恩自然,感恩社会,对现代青年学习有很大帮助。”

陕西省戏剧家创作理论研究部郑凯女士主持签售会,并现场声情并茂地朗诵新书有关段落,引来读者的阵阵掌声。

《灵魂不死》是作者感慨于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异而激情创作的,是作者屈远志在大学期间创作的。以独特的语言结构和写作逻辑呈现出改革开放以来历史变迁,虚构了一个“人死后存在灵魂”的虚拟背景,从“灵魂”的这一独特而神秘的视角出发,围绕一个灵魂在一天零两夜所见所闻展开,它鲜明深刻地揭露了改革开放大潮流中农村发生的一系列鲜为人知的事情。

“我们的肉体终有一天会死去,但是灵魂不死,这是我死后才发现的。”男主人公在小说一开始就死了,他的死代表那个时代的青年男女,在处于封闭孤独中的无奈与软弱,是在那种落后封闭的特定环境下无法挣脱桎梏的一个悲剧。

受陈忠实鼓舞 开创“新语言”下的乡土文学

签售会结束后,作者屈远志接受本网记者采访时谈自己对“新语言”创作的认识。在陕西著名作家陈忠实‘寻找属于自己的句子’的鼓励下,他开创了独具一格的“新语言”。他说:“陕西青年作家要成长,要像陈忠实老师说的那样,写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新语言”创作风格自由活泼,纠结宏伟、连绵深邃,饱含感情,具有穿透力。作者代表作《灵魂不死》2010年初完成,在决定出版前作者整理手稿在出租屋里整整一个月。当记者问到最近网络写手在出租屋猝死的新闻时,他表示自己创作不会选择体力透支的方式去写东西,但有时候灵感来了会一直坚持写下去,没灵感时候会放空自己,不会勉强自己。

与当下青年作家郭敬明的写作风格不同

郭敬明韩寒已经成为80后青年作家的代表,屈远志之所以选择与主流青年作家不同的风格的乡土文学的原因是因为他从小生在长在农村,陕西商州人,1988年出生,“新语言”奠基者和倡导者。被认为是继贾平凹、陈忠实后新一代的中国乡土文学作家。

作者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在中学时就阅读大量中国文学著作,这个阶段对他来说最熟悉的是乡土文学,乡土文学的厚重和稳实正是他自己的一个写照,小说《灵魂不死》的原型就是他自己的家乡。

“现在像鲁迅、陈忠实贾平凹那样的作家实在太少了,能够把握乡土文学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的作家也很少,文学需要发展,乡土文学也需要发展,乡土文学因为来源于本土生活也就更应该要以不同的文体和角度去表现。”屈远志说。

在出版《灵魂不死》时,作品有两级分化的评价,有的人认为他的作品晦涩难懂,有的人认为他很适合做乡土文学创作。屈远志表示,不管怎么样都会坚持创作,会坚持“新语言”创作,坚持追求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坚持自己的创作风格。”

同时屈远志表示《灵魂不死》是其“灵魂三部曲”创作的第一部,后续还会有第二部和第三部。

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国际美术家联合会副秘书长张相法陕西大家书画院院长张亚林等。

陕西省戏剧家创作理论研究部郑凯女士主持签售会,并声情并茂地朗读相关片段。

汉唐书城一楼挤满了读者等待作者屈远志签名。

屈远志现场为读者签名。

屈远志为小读者签名。

读者们排长队耐心等待。

现场排队的美女读者

屈远志大学系主任前来祝贺屈远志新书签售。

屈远志与读者合影留念。(点击图片翻页)


编辑:秦人
关键词:文化艺术 屈远志 嘉汇汉唐书城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