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文博知识>>正文

藏书与串货

2014-4-24 14:34: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串货是收藏行内常见的事。你多个初版,他余册复本,大家相互交换,各有所得,不亦乐乎!书友之间互赠余缺,增进了友情,丰富了藏品,也给藏书界留下许多佳话。

    著名作家姜德明先生被收藏界称为开放型藏书家。他拥有“五·四”以来新文艺版本书万余册,其中许多是作家本人的早年鉴名本。1998年北京古籍拍卖会上,一册手抄本《镇江沦陷记》以11.5万元被香港某公司购去,使本想让此珍籍回归镇江的苏南父老望“书”兴叹。好在此书的初版本在国内尚存两册,其中镇江籍出版家范用先生的一册即为姜德明先生赠送。我与姜先生相识10余年,可称忘年交。先生原籍天津,于津门旧籍掌故尤爱。我于地摊寻来一册1931年《南开中学双周学术专刊》赠与姜先生,先生欣然回赠京味书说家常风著《窥天集》初版一册。1999年夏初,偶在北京潘家园旧书市场见《灰色圈内--八年沦陷素描》,力夫著,1945年10月自印本。这是作者描写日寇蹄下北京城苦难经历的短篇诗歌集,多有心声。更可喜的是此书一式2册共售10元,购归后与姜先生分享。先生又回赠1938年徐迟编《纯文艺》(创刊号),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藏书串货,一般是将手中的复本让出,这同藏书的特点是一致的。由于书的品相、版本、是否有作者或收藏家签章都各有出入,藏书有成的人都会藏有复本的。常出入冷摊淘书的爱好者,见到自己已经有的藏品,只要优于旧本,就应将新品入藏,旧本拿出串货。这不但是读书与藏书的区别,也是藏书家为什么越藏越精的秘密所在。初入此道的朋友切记:能收藏复本并精于串货,这是藏书上档次的终南捷径。

    串货还得朋友多。你常逛古玩街,他离旧货市场近,张三还藏邮币,李四兼有书画,大家多交往,触类旁通,收藏的理念是一致的。我的一部乾隆版《清河书画舫》就是在北京邮市上用小型张串来的。

    近来我又自创一招:专为书友而藏,集串货、交友、互通信息于小成,获益匪浅。北京人酷爱乡土故物,摊主也略知一二,往往售价惊人,藏家不堪重负。上海号称“收藏半壁江山”,藏书之几盛矣!但外乡史料无人问津。两地书友相互串货,跨时空而同出一好,莫不皆大欢喜。我送上海创刊号大王冯建忠先生《上海市民手册》(1946年初版),册中旧上海街巷、人物、商讯、轶闻应有尽有,沪上极难得。冯先生回赠《北平游行指南》(1947年初版),补我多年觅而不得之憾!集报大王李润波先生寻找日本中文版《新民丛报》早期刊本多年,我以1903年第12期一册串来毛泽东著《论持久战》(1942年延安版),各得其乐。跨地区、成系列的串货,这又是藏书较高层次的实践。

    爱书人多囊中羞涩,惟藏书、购书多有豪举。近年古籍拍卖风行一时,常见拍卖会现场藏书大家既买又卖,仔细想来,这恐怕就是藏书与串货的最高境界吧!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