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上海沪剧院的三个“不动摇”

2014-12-24 8:35: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进入论坛

 

上海沪剧院创作排演的沪剧《邓世昌》剧照

本报记者 焦 雯

在繁华的上海街头,淮海中路1889号是一座不起眼的二层小洋楼,不经意者很难注意到,上海沪剧院就藏身于此。

每天晚上,上海139个剧场会轮番上演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演出,不经意者也很难注意到,这个海纳百川的国际大都市,有一个本土特有的地方戏剧种——沪剧。

正是在种种不经意中,也正是在这时代变革的最前线上,沪剧人用自己的坚韧和创造,成就了一方天地。他们抒写时代、回报人民、坚守阵地,在这处处标榜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他们的“不变”和“不动摇”,闪耀着珍贵的光芒。

关注现实不动摇:小剧种抒写大时代

与京昆等“老前辈”相比,发源于吴淞江、黄浦江两岸田头山歌的沪剧,年岁虽已200有余,但无疑还是个“年轻人”。这种“青春”不仅体现在其历史上,更体现在其强大的贴近时代、抒写时代的创新能力上。这一点又尤以上海沪剧院最为突出。

从最早瞄准包办婚姻、歌颂自由恋爱的《罗汉钱》,到聚焦五卅运动的《星星之火》;从京剧《沙家浜》、《红灯记》前身的沪剧《芦荡火种》、《红灯记》,到关注旧上海电影明星周璇心路历程的《一个明星的遭遇》,沪剧在现代戏题材上的大胆创新,曾为新中国成立后各地方剧种的传承创新提供借鉴。

“沪剧就像黄浦江的水,永远在流淌。我们没有太多的传统和程式,没有太多压箱底的老本子。没有变化就意味着死亡,所以我们每个戏从题材到创作到唱腔,都在求新求变。”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告诉记者,对于沪剧而言,老一辈艺术家留下的最珍贵传统,正是不断贴近时代的创新精神。

正因如此,在上海沪剧院的戏单上,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讲述当代师生情谊的《我心握你手》、表现“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霓虹灯下的哨兵》、反映禁毒贩毒题材的《心有泪千行》、述说安徽齐云山普通母亲故事的《挑山女人》、重现著名敦煌学家樊锦诗经历的《敦煌女儿》……

“上海地铁通车的当晚,我们就上演了讴歌地铁建设者火热情怀和忘我精神的《今日梦圆》,大家笑说‘比报纸还快’;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排了《董梅卿》;今年是甲午战争120周年,我们又演出了《邓世昌》。演出恰逢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场场一票难求,观众看完群情激愤、起立鼓掌,每天谢幕都要10多分钟。”上海沪剧院党总支书记金雪苓说。

“沪剧的求新求变,更多是在内容创作和表现手段上,唱腔依然是最纯正的,有沪剧的韵味,还能体现出流派和曲牌。”茅善玉认为,对于沪剧而言,传承和创新并不矛盾。“很多传统剧目的经典选段观众照样津津乐道,回回听不够,但我们也很关心如何走出新的戏路。”

60余年来,上海沪剧院已经创作、移植、整理了560多出剧目,并先后捧得了文华大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

扎根人民不动摇:

“回娘家”与“下生活”

近日,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正在全国各地掀起高潮。

在上海城乡有着深厚群众基础的上海沪剧院,也即将开始一年一度的“沪剧回娘家”活动。这个由老院长、著名沪剧表演艺术家丁是娥倡导的活动,曾自1982年持续举办10年,2013年再度恢复。去年“沪剧回娘家”的教学交流、慰问演出、名家专场等多场活动,以及沪剧名家和百姓“明星”红毯走秀的场景,至今还令当地人津津乐道。

“沪剧的观众主要集中在郊县,其实我们一年四季都在‘回娘家’。有时候条件很差,‘穿着棉袄化妆,厕所旁边盒饭’的情形真不少见,真的就是靠坚持。”茅善玉说,多年来上海沪剧院一直坚持贴近群众,送戏下乡、进校园,推进沪剧的传承与传播,培育新的观众,每年至少1/3的时间在农村社区和基层慰问演出,每年都是上海市属国有院团中超额完成下乡演出指标最多的院团。为此,剧院曾荣获14个中央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三下乡”先进集体。

“女儿不断娘家路,送戏下乡到基层”的真情实意,赢得了乡亲们的热情欢迎和喜爱。几十年来,沪剧院的演员们一直帮助辅导基层业余沪剧排练,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传递沪剧声音和扩大沪剧影响做出了贡献。

除了“回娘家”,“下生活”也是沪剧的一大特点。沪剧缺少既有程式,又多是现实题材的新创作品,于是“下生活”式的采风成为了沪剧表演程式的源头活水。

“沪剧也有自己的程式,只是更加真实和自然,我们把它叫做舞台腔,它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茅善玉说,从丁是娥等沪剧老前辈开始,“下生活”就是创作的必经阶段。直至今天,沪剧院原创的每一出戏,从编剧到导演到演员,无一例外都要“下生活”。

为写作《敦煌女儿》,沪剧院的编剧李颖曾一个人在敦煌生活了20天。为演出《邓世昌》,演员们到某海军基地与海军战士同吃、同住、同训练三天三夜,中暑也继续咬牙坚持。“都是有原型的,不可以胡编乱造,艺术再创作要达到神似,必须真实地感受生活,再从中提炼。”茅善玉表示,尽管这些经费都是剧院从本已捉襟见肘的创作经费中挤出来的,但别的可以省,“下生活”绝不能偷工减料。

“这也是沪剧特别珍贵的地方,别的剧种恨不得都要快一点拿到本子,但沪剧会要求你先‘下生活’,有了切身的感受再写作、打磨。”李颖说。

坚守阵地不动摇:小天地里的“大腾挪”

与舞台上的家国情怀相较,沪剧在现实天地中似乎还很有再扩充的余地。

初到上海沪剧院的人大概都会惊奇,在这栋二层的小楼、一共1000平方米的小天地里,如何上演大上海200年来兴衰沉浮的声响。一楼是160平方米的排练厅,同时兼做会议室,乐队可以挤在侧幕条后一块十几平方米的空间;将原先的花园搭上顶棚、铺上地砖,约莫200平方米的样子,既是会客厅、展示室,也兼做教室和第二排练厅;而厅堂里的桌椅板凳,都是舞台上搬下来的道具……

“我们都是数着数排练的,比如这次排《邓世昌》,大台子上走五步,我们的排练场里面就是走一步。”茅善玉表示,沪剧院还没有专属剧场,而驻地在上海几大院团中也可以称得上是最“袖珍”的了。

“没有阵地是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这次《邓世昌》演出的效果出乎意料地好,想加演几场,可到过年前,上海都找不到空闲的剧场了。”茅善玉惋惜地说。

日前,由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持的2013年《全球城市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正式发布,上海以8.49万场的剧院文化演出数,位居全球首位。而沪剧目前平均每年的演出场次是170余场。

“上海人爱看沪剧的其实大有人在,光业余戏迷组成的戏剧沙龙,平均每晚都有100多个在各地活动。好不容易排出一台新戏,很多戏迷想看,却不知道我们在哪里演,什么时候演。”茅善玉表示,“打游击”的演出方式,对人员、设备、财力都有很大的损耗。但即便缺阵地、少经费,对沪剧的热爱,还是让他们坚守在这片小天地里,甚至实现了“大腾挪”。

为了吸引观众,不断打磨老戏,创作新戏;为了培养新人,磨破嘴皮让教育局给政策、免学费,最终从全国各地招收近两届共60名“90后”“00后”学员,成为沪剧新生代;为吸引年轻观众,改变宣传推广方式,让宣传册拥有电影海报般的时尚感,把预告片放上网络;进课堂、进校园,为孩子们举办沪语训练营……

“老一辈艺术家留下一大批经典剧目、留下各种唱腔流派,这是沪剧的有形遗产,但更重要的是他们传下来的沪剧精神,不断创新、不断发展,关注民生、关注百姓,这种开放的胸怀,让我们与城市同步,与时代同行。”谈及沪剧的未来,上海沪剧院副院长龚孝雄认为,在沪剧人的努力下,承载着上海母语文化的沪剧,将始终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魏国歌对本文亦有贡献)


编辑:秦人
关键词:上海沪剧院 茅善玉 演出 创作 排练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