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张永新:城镇化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2014-12-2 10:07:00  来源:新浪网  进入论坛

 

原标题: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图)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谢论坛主办方提供这次交流与分享的机会。本次论坛将公共文化建设作为重要的一个话题,深入探讨新型城镇化建设当中的公共文化建设问题,我觉得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

??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当中不可逆转历史趋势,是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与文化融合协同发展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和第一产业人口向第二三产业的转移,以及由此引起的城乡结构变化,而且在更深层次上表现为人们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表现为城市文明的扩展和城乡文化的融合。从这个角度来讲,新型城镇化是城乡文化融合发展、进城居民文化素质逐步提高,实现自身的市民化、现代化的过程。

??在人类历史的进程当中,文化具有凝聚精神、强化认同、调控秩序、传承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深深的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文化共鸣的发挥具有间接性、潜在性、持久性特征。当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文化对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的支撑作用便愈加凸现。新型城镇化既是影响注重推动经济发展、加强社会建设,保护自然环境,还应注重加强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培养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总体提升人口素质。

??国务院制订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明确把以人为本,公平共享、文化传承、彰显特色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原则,提出要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历史文化禀赋、发展有历史基因、文化脉络、地域风貌、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模式,这也是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文化建设的要求。

??从世界范围来看,任何一个大规模的城市化浪潮必然带来文化的转型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就我国来看,当前的城镇化也给文化发展特别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主要是:

??一、文化需求急剧增长的挑战,城镇化必然带来更多集中居住的城镇人口,更复杂的人口结构,更频繁的人口流动。这意味着公共文化需求的迅速变化和急剧增长。

??二、文化需求日益多样化的挑战。城镇化进程中,城乡的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社会分层日趋复杂,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差异增大。居民的文化生活需求日趋多样。

??三、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挑战。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导致的城乡文化差距,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是未来公共文化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公共文化建设,需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所处的特定历史阶段。具体来说,我国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之上进行的。这就决定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尺度,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已经建立并逐步完善的环境中进行的。需要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统筹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是在全球化潮流中进行的,从外来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前所未有,需要处理好同外来文化的关系。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基础上进行的,需要传承和弘扬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立足当前文化建设的总体环境和公共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战略任务,并作为全会决定部署的60项改革任务当中的一项。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塑造时代精神,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现代工业为目标,以保障积极公共文化服务为基础,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促进文化科技融合为手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按照中央要求,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需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提升城乡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规范化水平。标准化就是要制订标准、统一规范,明确责任,强化保障,明确责任提供什么服务,服务到什么水平,怎样来保障。推进标准化建设一方面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动态制定科学完备的指标体系,包括基本保障标准,建设和服务方面的技术标准,效果的评价标准,使公共文化服务各环节都有据可依。

??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的标准化工作机制,强化激励约束,保障标准贯彻落实。通过加强标准化建设,以财政投入的均等化推动资源配置的均等化,最终实现服务的均等化,这将有效保证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公共文化服务。

??当前,我们文化部正在按照中央的要求,正在制定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国务院常务会议刚刚审议,下周中央深改组将对这个标准进行审议,有希望年底国家就将颁布这个标准,从而为下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提供一个基本依据。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合理配置城乡公共文化资源,促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

??第一个层次是加强对政府各部门的统筹,建立协调机制、整合财政、发展、宣传文化及工青、妇、体、科各部门的政策、项目资源,加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体建设,实现对基层公共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形成合力。

??第二个层次是加强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的统筹,进一步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公共文化领域。建立健全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机制,推广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方式的多样化。把公共文化服务从体制内的循环转化为面向社会的大循环,激发活力,提高效果。

??第三个层次是加强城乡统筹。立足于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对城乡文化设施建设、服务供给、经费保障等统筹规划,协同推进。通过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发展流动文化服务,加强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

??三是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增强城乡公共文化发展动力。适应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膨胀和多样化的趋势,统筹考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和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培育和促进文化消费,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标准化和个性化服务的统一。广泛开展公益性的文化活动,提高群众的鉴赏水平,培养健康向上的文艺爱好,扩大文化消费需求,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文化机构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创意产品研发,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内容。完善公益性演出补贴制度,通过票价补贴、剧场运营补贴等方式支持国有艺术院团提供公益性演出,鼓励在商业演出和电影放映中安排低价场次,鼓励出版适应群众购买能力的图书报刊,推动营业性文化设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场所和传统民俗活动场所向公众提供优惠和免费的公益性文化服务。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发展与公共文化服务相关的教育培训、体育健身、演义会展、旅游休闲产业,引导和支持各类文化企业开发公共产品文化和服务,满足城镇化进程中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四是加强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发展地方特色文化。

??新型城镇化不仅要使人们看得见水、望得见水,而且还要记得住乡愁。我国不同地区有着独特的地域传统文化,在城镇化过程中应加强对传统特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维护文化的多样化。保留城镇化进程中独特的历史机遇,通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乡的建设,非物质遗产保护,文化名城、名镇创建、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手段,加强对各地传统遗产的保护和开发,推动地方文化特色发展。

??五是加强农民工流动群体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流动人口基本文化权益。

??我们要重点落实把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纳入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共建、社会参与的农民工文化服务机制,将农民工文化工作日常经费纳入长驻地公共文化服务经费统筹考虑。

??针对农民工等群体流动性大的特点,以城市水渠载体,将农民工纳入社区服务范围,深入研究农民工文化需求特点,引导支持和鼓励社区、企业积极开展面向农民工的公益性文化活动,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为农民工融入城市创造文化条件。

??同时,我们还要强化政府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主导责任,将社区文化工作纳入文化建设全局,予以统筹规划。积极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政策、资金、人才保障,广泛采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探索社区文化中心等基层文化机构资源机构共享及联网服务模式,为社区居民提供就近方便的文化服务。

??以上是我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些思考和体会,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张永新,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司长,第三届中国城市管理高峰论坛)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