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社区:非遗保护传承的新载体

2014-11-26 16:02:0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进入论坛

本报记者 边思玮 陈径舟

一定数量的人口,一定范围的地域,一定特征的文化——这是社会学家对于“社区”的定义。如今,全国各地的高楼一座座拔地而起,鲜花绿草将社区打扮得如同花园,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更是让社区居民深感便捷……硬件设施就位后,社区文化如何培育?在湖北,一些社区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找到了社区文化的培育点。

在湖北阳新富川社区文化中心,门内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阳新布贴”展览厅、“富川大舞台”展览厅、阅览室;门外是以古戏台和广场为文化活动场地而打造的“富川大舞台”。按照阳新县文体局局长洪登亮的说法,社区文化中心不是光组织大家跳广场舞,而是要借力各方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让本地的非遗项目有更好的宣传和传承载体。

洪登亮的说法在富川大舞台两年多的实践中得到了印证。每周一天的采茶戏专场演出常常是一周中观众最多的场子,从富川大舞台走出来的民间采茶戏演员王春景、王春香成为了当地人眼中的“腕儿”,并成为社区文化中心的文化志愿者。

富川社区文化中心建设之初,就把一层的展示区留给了阳新布贴。洪登亮回忆,社区文化中心建成后迎来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在2012年末举办首届湖北阳新布贴会展。“就在前面的这条街上,有一百多名布贴娘在这里绣马甲、涎兜、挂包……有很多人当场就买下来了,百姓反映很热烈。”洪登亮说。之后,为了帮助阳新布贴拓宽销路,还举办了有关布贴生产性保护的研讨会。两年来,通过举办活动、开展宣传,阳新布贴在当地人眼中不再是过时的“女红”,而是需要保护和传承的非遗,更有可能成为有很大发展潜力的产品。

“凝聚我们的社区力量,发动大家来一起关注非遗、发展非遗,我们的社区文化中心功不可没。”洪登亮这样评价。

如果说,阳新借助非遗实现了社区文化的培育,那么在武汉市汉阳区江欣苑社区,非遗却借助社区实现了创新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祖祖辈辈传承汉阳高龙的江欣苑居民原先都是渔民,在“洗脚上岸”后住进了现代化的小区。虽然环境的改变曾给高龙的传承带来危机,但是在社区人的努力下,汉阳高龙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传承。据江欣苑社区党委书记胡明荣介绍,高龙的成功传承保护,给社区管理者很多启发,让他们有了借助非遗的力量,让更多非遗项目在社区进行保护和传承的想法。

于是,从2012年开始,江欣苑社区以高龙保护为基础,开始继续探索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的社区之路。湖北省内数十个国家和省市级非遗项目来到江欣苑。在这里,非遗项目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他们的收入相比之前大幅度提高,社会地位也进一步提升。

红安大布的传承人钟先梅回忆起进入园区后的这几年,心里感慨颇多。她记得,红安大布“进城”落户江欣苑后,很多游客涌进店面,不只是中国人来买,外国人也常光临。“去年初,一个美国人一次买走3匹土布,这是我进城前想都不敢想的。”钟先梅说,以前红安大布只是在红安县下辖的小镇上生产,外国人根本就不可能去那么偏僻的地方。

在非遗项目依靠江欣苑社区得到良好保护和传承的同时,社区居民也因为非遗传承园的建设而获益。江欣苑成立了入驻项目传承人协会,每月在传习所开展3至5次授徒传艺活动,这给有浓厚非遗情结的江欣苑居民提供了拜师学艺的机会,甚至有一名社区居民绣出的汉绣作品在市场上卖出了几千元的价格。“我们社区学习非遗技艺的居民有600多人,现在窝在家里看电视、打麻将的居民少了。”胡明荣说。

今年6月17日,文化部主办的“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北京举行,胡明荣作为全国唯一一名参会的社区党委书记,介绍了江欣苑居民传承汉阳高龙、建设非遗传承园的经验。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城镇化进程同行的当下,江欣苑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为新型城镇化道路上的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编辑:秦人
关键词:传承 洪登亮 富川 社区居民 保护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