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宝鸡农民诗人30年写诗两千多首 出门打工必带诗稿

2014-11-24 8:29:00  来源: 华商网-华商报   进入论坛

拿起笔,他是咏物言志、评论时政的诗人“阿Q”;放下笔,他是一名勤奋实干、为了生计奔波的农民。这是李银仓近30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口袋中总装着笔和纸 一有灵感就写下来

“每逢过节,端起饭碗/父亲音容浮眼前/泪烧纸钱/天堂含笑不再愁吃穿。劳累了一生,新麦丰收/苦笑没吃上一口/撒手床前/儿女没法弥补留遗憾。”这是李银仓2013年参赛“山东华工砖机杯”全国诗歌大奖赛的作品《父亲,我好想你》节选,被编辑评论为“诗意淳朴,天然去雕饰”。

今年50岁的李银仓,家住千阳县城关镇段家湾村,高中毕业后便参了军。上学时严重偏文科的他在军营中参加了大学语言函授课程,并在一次阅读中看到了《诗的技巧》这本书,渐渐地,他对写诗产生了兴趣。出于对鲁迅的敬仰,李银仓以小说中的人物“阿Q”作为自己的笔名开始了创作,“美梦成真,笑进军营,夜晚高兴常失眠。摩拳擦掌,天下保太平”,“刑场捍卫真理,昂头不怕死”,这些诗句都是李银仓在军营中的真实感触。

1983年,李银仓退伍回家,为了生计,他去南京、西安等地打工,当过文秘、建筑工人,生活几多艰辛,但李银仓从未离开过诗歌。他说:“再苦的生活,有了诗意,就不觉得苦了。”1989年,李银仓发表了处女作《灯笼》《树根》。自此,李银仓一发不可收拾,不管是在建筑工地,还是在工厂车间,或者是在农忙回家时,李银仓都会在口袋中装着一支笔、一张纸,一旦有灵感时,就马上写下来。今年6月18日,回家收麦子的李银仓就在一天内写下了《马年夏收》《种粮难》《割麦》等三首《马年夏收》组诗。

出门打工必带诗稿

“他爱写诗,他的诗很自然,和别人不一样。”同为宝鸡诗词学会会员的千阳县县志办赵群说。日积月累,李银仓已经写下了2000多首诗歌,900多首诗歌被《诗友》《南国诗报》《新诗歌》《宝鸡诗词》等全国七十多家报刊采用,先后20次在全国性诗歌比赛中获得荣誉。

他把创作的每一首诗歌都当作“珍宝”,一一誊抄在A4纸上,按照年份装订成册。在李银仓家中的茶几下就摆放着八本诗歌册子,每本诗歌册子至少有两厘米厚。翻开册子,白皙的纸张与牛皮纸封面形成鲜明对比,纸张上的字迹刚劲有力,每句诗歌大多为七字,形似古代绝句,读起来虽不太押韵,但字里行间透露着朴实。其中有怀念父亲的悼亡诗,有反映不正之风的讽刺诗,有表达美好愿望的抒情诗,有以小见大的哲理诗,而更多的是借物抒情的咏物诗,雪花、晚霞、油菜花、小狗……这些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都成了诗中“主角”。“从我记事起,就知道我舅舅爱写诗,他外出打工不带行李都可以,诗稿之类的是必带的。舅舅50岁了,还是单身,家庭条件也不好,是诗歌让他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在陕西科技大学读书的张瑞说。

再次联系李银仓时,他已经去了西安打工,电话那头机器的轰鸣声掩盖不住他提起诗歌时的兴奋之情。对于今后的打算,李银仓说,“想近一两年出一本诗集,但是经济条件还不允许,虽然诗歌没有改变我的生活现状,但是实现了我写诗的梦想。”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到西安关中驾校 考驾照  三秦游网站指定单位,网上报名优惠200元!
陕西户县龙窝酒!
秦绿辣椒 我的辣味!
 
最新信息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