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2014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艺术人文>>正文

豫园非遗面临传承困境

2014-10-9 7:34:00  来源:东方早报  进入论坛

13个中华老字号

老庙黄金、亚一珠宝、童涵春堂国药、王大隆剪刀、丽云阁扇庄、永青假发、上海老饭店、南翔馒头店、豫园梨膏糖、老城隍庙五香豆、华宝楼、湖心亭、德兴馆

13个非遗项目

国家级:豫园灯会、老饭店制作技艺;

市级:南翔馒头制作技艺、五香豆制作技艺、梨膏糖制作技艺、永青假发制作技艺;

区级:上海老城隍庙庙会、乔家栅糕团制作技艺、王大隆刀剪制作技艺、丽云阁笺扇制作技艺、铁画轩刻磁技艺、湖心亭茶艺、童涵春药丸制作技艺

早报记者 韩晓蓉

国庆黄金周到豫园参观的游客,都会被众多的中华老字号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住。但和繁荣的游园景象形成对比的却是部分非遗项目后继无人的清冷场面。老字号永青假发的传承人表示,“我们不仅是需要一位传承人,更需要一批传承人。”

豫园老字号为全国之最

发端于150多年前的老城隍庙市场的豫园商城,是上海最知名的商业文化旅游地标之一。上海中华老字号协会秘书长邵玉玲介绍,豫园商城现有13个非遗项目和13个中华老字号品牌,像豫园拥有这么多中华老字号品牌的在上海、在全国独此一家。

“老字号品牌是一种文化。每一个老字号背后都是一段创业故事,是创始人的心路历程,也反映了中国人的传统精神。”豫园商城副总裁吴仲庆谈起“老字号”如数家珍。

年轻人给老牌注入活力

其中,“梨膏糖”“永青假发”作为非遗项目,盛名之下却面临传承的尴尬。

20世纪30年代,上海民间艺人一曲“上海小热昏”把梨膏糖唱红整个上海摊,上海城隍庙梨膏糖名气也越来越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这一传统名特产的生产大力扶持。1956年,三家小铺子合并成一家,正式定名为“上海梨膏糖食品厂”。

如今,上海老城隍庙梨膏糖在上海家喻户晓, “梨膏糖”品牌的背后,有着唐朝名臣魏徵为母亲特制梨膏并治愈她的咳嗽的传说。

梨膏糖第三代传承人吴生忠称,也曾经看中过一些好苗子,希望能够留下来作为第四代传承人,不过不少人干了五六年,就回家或转行了,“我们这个行业很辛苦,由于是传统的行业,不会有先进的设备,高温下劳作,很辛苦。不少年轻人吃不了苦,收入也不高,就离开了。”

“永青假发”则可溯源至清光绪五年(1879年),创始人为褚元兴。其第八代传承人马熙雯感叹,“能够沉得下心来,勤奋、努力、刻苦的年轻人的确不多了。”

不过,让人欣喜的是,也有一些年轻人加入了行列,今年24岁的小郑从事销售很有一套,另外一个在永青假发工作了五年多的小陆,也是马熙雯潜心培养的对象。“我们不仅是需要一位传承人,更需要一批传承人,让他们进行团队合作。只有更多的年轻人愿意加入,才能把我们的传统传承下去。”马熙雯称。

传承人表示,百年的老品牌,传承下来并不容易,也有很多的老字号已经消失了,更多的老字号沉睡不醒,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只有让更多的年轻人接班,才能让老字号永葆青春。


编辑:秦人
关键词:豫园 制作技艺 传承 假发 城隍庙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4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