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研究>>正文

一口气,真的吃不成个“故里”

2012-8-29 12:5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2010年,山西娄烦县提出打造“孙大圣故里风景区”,规划修复原有的水帘洞、悟空出世石、猴王庙等古建筑。两年过去,除了绿化的5000多亩荒山以及四层楼高的接待中心外,其他规划都未实施,但已投入6000多万元。当地旅游局长称,整个景区建完投资额或超亿元。
    这年代,靠历史吃历史、靠传说吃传说的难度越来越大。热热闹闹的“孙大圣故里”折腾了两年,只建成了一座接待中心。耗资巨大的河南汝南“梁祝故里”,如今更是一片荒凉。在不少地方,曾经争得面红耳赤的“名人故里”,建设过程却是虎头蛇尾:有的缺钱,有的缺技术,有的孤掌难鸣,有的半途而废,更多的,是什么都缺……
    严格意义上说,政绩层面的“故里”并不是什么诗意的栖居,不过是个快餐化的捞金项目。前些年,争相标榜“故里”的背后,无非是以下几个语境使然:一是欠发达地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有限,而发展的焦灼并不亚于经济发达地区。遗憾的是,实体经济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行当,金融资本市场又不可能屈尊而至,唯一的选择就是靠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吃饭,传说也好、杜撰也罢,低碳环保、盈利模式简单,最关键的是“速效”,于是竞相打第三产业的主意。
    穷则变,变则通。发展经济的初衷当然无可厚非,只是,这种贸然砸钱造山寨“故里”的烂尾工程不值得反思吗——此类虎头蛇尾的工程,究竟经过了怎样的程序正义、谁拍的板?事前有严密的立项论证和要素保障吗?如今半途而废或难见效益,决策者不应该被究责、为失误埋单吗?更关键的是,这些“伤心工程”所在地,大抵都是财政困难的地方,民生支出本就捉襟见肘,如此动辄千万巨款地浪费,虽然或未进个人腰包,是不是也挤占了经济与民生发展的宝贵资源?如此折腾,坐失发展良机,这算不可宽恕的错误还是打包进“改革成本”的失误?
    好在跟风式“争故里”、“建故里”,已经渐渐烟消云散,当初的赤膊上阵、文攻笔战业已化为历史的笑谈。值得警惕的是,在稳增长更为重要的当下,如果负债累累下的地方财政都砸向了虎头蛇尾的“故里经济”,危机与泡沫之祸,恐怕只会成为增长之累,而不会成为增长之力。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