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市场边缘 竞争挤压 画廊业寻求“脱困”

2012-10-19 9:47:00  来源:新华网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新华网陕西频道10月17日电(张文琪、陈钢)作为艺术品“一级市场”核心,我国画廊业目前面临自身发育不良、市场竞争者强势排挤、经济环境制约等难题。

  记者从中国画廊业集群新模式探索(西安)高峰论坛上了解到,政府部门、画廊从业者和学界人士积极探索画廊业发展新模式,“要素聚集”战略正在推动画廊业“脱困”。

  市场“边缘化”

  画廊是展览和销售美术作品的场所,或是展卖美术作品的商业企业。画廊的经营模式是实行艺术家代理制,注重对市场的营销策划和对艺术家的包装和推介,从艺术家作品中收取代理费用。画廊的核心角色是艺术品交易中介,其主要任务是发现和培养艺术家,对其进行经济上的支持,鼓励其进行创作、加强其艺术修养,促使其作品受到专业收藏家的追捧以及博物馆的收藏。

  2006年以来,我国专业性画廊稳步增长。有关数据显示,画廊总数达到1600多家,主要分布在大中型城市,北京、上海是画廊业主要聚集区。

  其实,除了规模,画廊业的发展状况并不理想。中国画廊业集群新模式探索(西安)高峰论坛上,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西沐公布了一组数据: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3600亿元,其中画廊业(包括网上画廊)市场成交额100亿元左右,占市场总额不足3%。

  自身发育不良,代理制严重缺失,表现为专业化水平低。许多画廊经营者不具备深厚的艺术及鉴赏专业知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优秀艺术家和艺术品的发掘和营销。其次表现在鉴定、保真、评估等支撑体系尚不完善,艺术品市场无序,许多艺术品收藏价值与价格相差甚远。另外,艺术家代理制本应是专业性画廊的运营规则,但在我国画廊业中尚未成气候,多数画廊没有发挥应有的艺术品价值发现职能,成为买画卖画甚至兼营工艺品、复制品的“画贩子”。

  竞争者挤压

  市场竞争者排挤,交易体系扭曲。画廊业占据的“一级市场”正遭遇“二级市场”拍卖行和私下交易侵蚀。据西沐分析,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拍卖成交额为1000亿元,是画廊成交额的10倍左右,拍卖行威胁到画廊业的市场地位。

  私下交易的猖獗让画廊业“雪上加霜”。西沐指出,据不完全统计,私下交易的成交额约占中国艺术品市场总成交额的60%-70%。他认为,礼品市场和私下交易,影响的不仅是画廊业的市场空间,还有整个中国艺术品市场价值规律的建立及定价机制的形成。

  近年来国际资本的入驻也给本土画廊带来巨大竞争压力。2008年以来的世界金融危机波及国内经济形势,艺术品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一部分受到严重冲击。

  探索新模式

  各级政府、画廊从业者和学界人士探索画廊业发展新模式,以求在现有市场土壤和外部环境下取得突破性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西沐提出,“要素聚集”正成为我国画廊业市场发展战略方向。西沐认为画廊业的要素聚集正在努力实现五大目标:一是物理空间的聚集,就是规模效应、“抱团发展”,将实体画廊在物理空间上进行聚集,形成规模巨大的画廊区;二是支撑体系的平台化服务;三是保障体系的集中覆盖;四是行业管理和自律的强效落实,行业协会承担行业管理的职能;五是形象和品牌建设的形成。

  画廊的品牌建设是画廊发展核心,画廊的艺术家资源是品牌建设的关键,推动画廊实行艺术家代理制,发掘和培养艺术家资源,依托名家名品,打造知名品牌。

  推行竞价交易可带动画廊业出新。专家认为,拍卖本身的优势和税收政策的制约,是阻碍艺术品一级市场交易的重要因素。若要艺术品市场生态正常化,画廊业必须破除阻碍,或者绕道而行。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研究员马健提出,画廊可以像拍卖行一样通过竞价方式进行交易,具体操作办法是,先由画廊协会组建非盈利性质的拍卖公司,画廊则以拍卖公司委托人的身份参与市场交易。采取竞价方式交易的好处是:充分发挥了拍卖所具有的发现价格的经济功能,从而更好为艺术品定价;画廊以拍卖公司委托人的身份参与市场,合法、合情、合理地避开了画廊业的高税负;由画廊协会具体运营的拍卖公司全程参与交易,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功能和监督功能。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