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游,游三秦,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首页 | 意见反馈 | 资源搜索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今天是: 西安 | 宝鸡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杨凌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纪念>>正文
古代旅行游览 官吏宦游
2011-6-12 22:13:00  来源:三秦游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封建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疆域的扩大,官吏奉命出使各地的活动十分频繁。公差之余,他们一般都要游览沿途风光及出使地的景观。
    汉武帝建元三年(前138),汉武帝为联络大月氏共同打击匈奴募人出使大月氏。汉中(今陕西城固县)人张骞,以郎应募。他从长安出发,率百余人西行。途中,被匈奴拘禁,扣留十年。后乘机逃出,经大宛、入康居,到达大月氏。经过一年的说服工作,未能联络说服大月氏。遂于元朔三年(前126)返回长安。此次出使,虽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任务,但却了解到西域各国的地形、物产和风俗,为第二次出使西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1),汉武帝拜唐蒙为中郎将,率千余人,带万人食粮、衣服,从长安出发,出使夜郎(今贵州遵义、桐樟一带)。他们经符关(今四川汉源县境),进入夜郎。夜郎及周围的许多城邑相约归附汉朝,汉遂置犍为郡(今四川宜宾市)。不久,汉武帝又派名士司马相如为中郎将,从长安出发,持节往使,又令副使王然于等出使西南,以联络西南夷各族。武帝时期,先后派出使者十多起出使西南各族,旨在通好,请为内臣。
    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2),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南,欲通身毒(今印度)。张骞自长安出发,至犍为,然后派王然于等四道并出,各行千里。
    汉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张骞上书武帝,请求再次出使西域以联络乌孙。武帝欣然同意,拜张骞为中郎将,率300人,马各两匹,牛羊以万数,携带金币丝帛巨万从长安启程,向西域进发。张骞到达乌孙,又派副使分别访问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诸国。之后,张骞顺利返回长安。乌孙派数十名使者携带礼物到长安答谢。西域各国使者也陆续随汉使到长安。此后,中西交通畅通,贸易大盛,往来于“丝绸之路”的使者、商贾、旅游者相望于道。
    汉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司马迁始南游江淮,上会稽(今浙江绍兴市),探禹穴,经彭城(今江苏徐州市)而归。司马迁返回长安后,晋为郎中,奉汉武帝之命,出使巴蜀以南,远至昆明。之后,返回长安复命。
    汉昭帝元凤中(前80~前75),昭帝以北地人傅介子为骏马监出使大宛。傅介子等自长安启程西行,至楼兰、龟兹等,不辱君命,为后人称颂。
    汉宣帝本始二年(前73),汉宣帝派太原人常惠出使乌孙(常惠曾以长史随苏武出使匈奴,被扣留19年,昭帝时回长安,拜光禄大夫)。此次出使乌孙主要是护送乌孙兵。
    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南匈奴呼韩邪单于降汉。不久,呼韩邪单于在汉朝帮助下统一了匈奴。汉元帝竞宁元年(前33年),汉元帝以宫人王嫱(昭君)嫁呼韩邪单于。王嫱自长安出发到达匈奴。王嫱之行,结束了百余年间汉与匈奴之间的武装冲突。使汉的北疆出现了和平的景象。
    王莽始建国元年(9)秋,王莽派遣王威将王奇等12人,下符命42篇于天下。于是,王奇等12人持符命、印绶等,从长安启程分道出游四方。东出至玄菟、乐浪、高句丽(今朝鲜);南出至益州;西出至西域;北出至匈奴王庭,皆授以“新莽”印绶,收回昔日汉王朝所颁的印绶,以示改朝换代。
    汉明帝永平十六年(73),明帝命东都尉窦固打击匈奴,以班超为假司马,率兵出使西域。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为史学家班固之子。班超自幼有大志,欲立功异城。这次出使,率吏士36人,曾到鄯善等国。班超在西域30余年,汉和帝永元十四年(102),经长安返回洛阳,不久逝世。
    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明帝因梦见佛陀而派使者自洛阳出发,经长安去西城求取佛经。汉明帝永平十年(67),西域沙门摄摩腾、竺法兰陪同东汉使者,以白马驮载42章佛经送至洛阳,先存放在皇室图书档案馆兰台石室中,后为存放这些经书,汉明帝在洛阳城外建了白马寺。
    汉安帝延光二年(123),汉安帝以班勇为西域长史,重新经营西域。班勇是班超少子,少有父志。其兄,班雄,曾为长安京兆尹。永初元年(107),班勇曾与其兄班雄经长安,至敦煌,迎汉驻西域官兵回汉。此次,班勇出使西域,旨在抵御北匈奴的侵扰。班勇到西域后,依靠鄯善、龟兹等国的支持,平定车师等六国,取得胜利。
    西晋时,潘尼曾游华山。潘尼,字正叔,历任太常博士,太子舍人。他游华山时留下《游西岳诗》一首:“驾言游西岳,寓目二华山。金楼虎珀阶,象榻玳瑁进。中有神秀才,不知几何年。”
    西晋时,另一位博学之士郭璞也到过华山。郭璞,字景纯,好经术,擅词赋,博洽多闻,官至著作佐郎,书述甚富。他游览华山后,写有《太华赞》:“华岳灵峻,削成四方。爰有神女,是持玉浆。其谁游之,龙驾云裳。”
    南北朝时,沈约也游过华山。沈约,字休文,武广(今浙江吴兴县)人。历任司徒左长史、尚书仆射、尚书令。著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纪》等书。他游华山的诗作是《华山馆为国家营功德》:“沐芳祷灵岳,稽首恭上元。帝昔祈成寿,臣今请亿年。丹方缄洞府,河清时一传。锦书飞云字,玉简黄金编。”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经济的繁荣,社会秩序的稳定,为旅行游览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条件。
    (一)长安城内的游览活动
    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的灯节。每逢此时,长安城灯会尤盛。唐中宗神龙年间,允许人们夜行,可以通宵达旦玩乐。王公贵族家里装饰一新,互相夸耀。文人学士则赋诗以记事,作者甚众,唯有中书侍郎苏味道、吏部员外郎郭利员、殿中侍御史崔堤3人的记游诗最好。
    三月十五日前后,唐长安城中都要举行牡丹花会。唐人特别看重牡丹。当时,皇家宫苑、贵族宝邸和佛寺道观都广植牡丹。每逢花会,街上车马喧哗,人们摩肩接踵,争看牡丹。诗人白居易曾游览长安花市,作《买花》诗一首,生动描绘了人们观赏争购牡丹的情景:“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渡。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百孕红,戋戋五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唐元和元年(806),白居易邀李绅、元稹一同前往长安大宁坊居住的浑碱家园玩赏、观看牡丹,并有诗作《看浑家牡丹花戏赠李二十》,诗云:“香胜烧兰红胜霞,城中最数令公家,人久散后君须看,归到江南无此花。”
    玄都观位于崇业坊,在今大兴善寺西。观内盛植桃树,春天花开,灿若红霞。是时,长安城万人空巷,前往观赏桃花。据孟启《本事诗·事感》记载:元和十年(815),刘禹锡自外地回到长安,邀请与他同时被贬又同时被召回长安的柳宗元、韩泰、韩哗、陈谏等人前住观赏。刘禹锡以诗描绘赏花盛况:“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裁。”《元和十年自郎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刘诗不仅是咏花,且借千树桃花开放,斥责永贞革新失败后上台的新贵,弄政擅权。因其触犯宰相,不久,刘禹锡等人再次被外放。十四年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刘禹锡才再次被召回京师任职。这年三月,桃花又盛开了,刘禹锡再次到玄都观游赏。但观内桃树已荡然无存,种桃道士也仙逝了。刘禹锡想起上次与他同游的柳宗元已在柳州任上病逝,自己也经历了许多坎坷,不由感概万分,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绝句》诗:“百亩庭中半亩苔,桃花净尽菜花开。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表现了他不屈服于新贵的刚直精神。
    (二)杏花春宴、曲江流饮
    杏园在曲江之西,与慈恩寺南北相望,位于朱雀大街东第三列靠近城南的通善坊,因园内通植杏树,“十里开金地,千林发杏花”,故而得名。早春,杏花盛开,春色满园,京师中人多来此赏花游览。唐人留下许多描写杏园的美好诗篇。在游杏园的活动中,尤以新科进士及第在此举行的探花宴为盛。探花宴也称杏园宴,因在杏园举办而称之。所谓探花,则是在新科进士中选两位少年英俊者,让他们骑马去采摘名花,此二人即为探花郎,宴会于是也就叫探花宴。实为朝廷招待新科进士的宴会。席间,两位探花郎骑马去采摘名花,此间,如有别人先摘得名花牡丹、芍药等,就要受罚,这就给两位探花郎留下更多遍赏名花、选摘名花的机会。实际上也是一种特殊的游园活动。
    唐时,长安人都喜欢到这里游赏,来往的人如车水马龙,川流不息。正如唐代诗人描述的那样:“浩浩长安车马尘”,“骏马轻车拥将去”,“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文人墨客也常来杏园游赏,如大中二年(848),白居易回到长安,恰逢刘禹锡也从郎州司马任上调回京师,白居易邀刘禹锡游杏园,并作《杏园花下赠刘郎中》诗以赠,诗云:“怪君把酒偏惆怅,曾是贞元花下人。自别花来多少事,东风二十四回春。”刘禹锡也作《杏园花下酬乐天见赠》诗以酬答:“二十余年作逐臣,归来还见曲江春。游人莫笑白头醉,老醉花间有几人。”
    著名诗人白居易的弟弟白行简,以曲江杏园为背景,写了一篇传奇文学《李娃传》,元人石君宝改为杂剧《李亚仙花酒曲江池》,现代作家又改为《曲江歌女》,为人们所传颂。
    曲江位于长安城的东南角,汉武帝时,划人上林苑并进行开凿。唐开元年间(713~741)大加修建,疏通水道,引南山义谷口的黄渠水注入池内,使曲江水量大增,全池面积达七十万平方米。岸边有许多风景陪衬,南有紫云楼、芙蓉园,西有杏园、慈恩寺,东有乐游原,宫殿连属,楼阁起伏,花卉环周,景色绮丽。是长安著名的风景游览地。
    唐时,每年三月三日上巳节,是皇帝在曲江宴会群臣的日子。届时,长安、万年两县在这里互竞奢华,锦绣珍玩、无所不施。行市也闻风而动,会集曲江头。皇帝和后妃在紫云楼上,朝中大臣在亭台楼阁之中,观看宴会之盛。旁有梨园弟子、教坊乐师奏乐助兴,宫女们载歌起舞。池中有彩舟数只,专供宰相、贵官及翰林学士乘游。当时的高官显贵、文人墨客把能参加皇帝在这里举行的游宴视为最大的荣耀,白居易就曾喜不自胜地说是:“荣降天上,宠惊人间”。
    大慈恩寺位于长安城东南的晋昌坊,与南边的杏园相对,寺院初建于隋,原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改名为慈恩寺。寺内的大雁塔,初建于唐高宗永微三年(652),五层,砖表土心,后杂草丛生,逐渐颓坏。武则天长安元年(701),重修为高64米的楼阁式砖塔。唐中宗神龙年间,进士张莒登塔题名,后文人们竞相效仿,相沿成习。唐代士子考取进士后,先在杏园参加宴会,然后登塔赋诗并将姓名、籍贯、及第时间用墨笔题留于雁塔墙壁之上,日后升为卿相再用朱笔改写。“雁塔题名”被视为人生一大荣耀之事。白居易在考中进士、登上雁塔时就做诗说:“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反映出他少年得志的喜悦自豪心情。新科进士的“曲江流饮”是最富风雅的游宴活动。届时,新科进士先在杏园参加“杏花春宴”,然后,在曲江水面泛舟,江面上放杯(羽觞),杯中盛酒,杯随水势,轻飘漫泛,至谁船前,谁就执杯畅饮,遂成一时盛事,其风雅胜过晋之兰亭聚会。“曲江流饮”由此得名。清代朱集义将其归为“关中八景”之一,并为其配诗曰:“坐对迥波醉复醒,杏花春宴过兰亭。如何但说山阴事,风度曾经数九龄。”
    唐宣宗时,这种宴游风气更为兴盛。本在春天的游宴甚至要延长至仲夏,宴游崇奢,挥霍无度。朝廷曾于乾符二年(875)下诏对这种奢侈风气加以纠正,但直至唐末,依然如故。
    此外,达官贵人、富商大贾也常游览曲江,他们带上娇妻美妾、公子、小姐,登上画舫彩舟,悠然自得地游宴于曲江池上。青年人则聚在一起在此作各种游戏,据文献记载:男女青年在曲江池“剪百花装成狮子绣球击小连环,以蜀锦流苏牵之,互相送遗,送时唱歌云:春光且莫去,留与醉人看”。就象今天的击鼓传花游戏。
    (三)乐游原游赏
    乐游原在长安城东南,今西安市东南郊铁炉庙村一带。原为汉宣帝乐游苑故址,故名。唐武则天时,太平公主在原上构筑亭台楼阁成为游览胜地。这里地势高耸,眼界开阔,又与曲江池、慈恩寺大雁塔相去不远,景色宜人。每年三月上巳节,九月重阳节,长安的高官显贵,富商大贾、文人墨客、仕女等纷纷到此游览,一时间,车水马龙,川流不息,幄幕云布,填塞道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李频、张九龄、钱起、耿涛、杜甫、卢纶、刘禹锡等都曾到乐游原游赏,留下许多诗作,其中以李商隐的《乐游原》最为著名:“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四)樊川游赏
    樊川在长安城南,即今长安区韦曲、杜曲一带,因汉初名将樊哙封于此地而得名。它南屏终南山,北依少陵原,潏水纵贯其间,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是长安城南著名的风景区。《长安志图》称其为“天下之奇处”、“关中之绝景”。唐代的许多达官显贵都在这里建有别墅山庄,如杜佑城南别墅、何将军山林、郑驸马池台、牛僧儒樊乡郊居、杜甫旧居、郑虔之居及韩愈送子读书处等。这里也是长安的游览胜地之一。
    唐代的许多文人墨客常到此地游览。杜甫在《游何将军山林》诗中描绘了他在天宝十二年(753)初夏与郑虔骑马同游何将军山林的情景。他们沿着南塘路、跨过第五桥,进入林中,只见绿荫正浓、红花点点。游兴正盛,遂以身上佩带之金龟向老农换酒,老农还捉来活鱼烹调后给他们作下酒菜。酒足饭饱之后,他们就住在山林中。次日启程回府时,杜甫还恋恋不舍。第二年初夏,杜甫再次游览了何将军山林。
    杜佑的樊川别墅,其桂林亭风景极佳。这里草木丛生,野花遍地,曲径幽邃。杜佑常常邀请公卿大臣们在此欢宴聚会。后来杜牧对此地也很怀念,认为是一处难得的游赏之地。(《游城南庄》)
    《本事诗·情感》记载:唐德宗贞元初年(785),博陵(今河北定县)人崔护进京赶考,但进士不第,惆怅之下,清明节独自游览长安城南,来到杜曲桃溪堡,只见农舍青青,桃花灿烂,观赏间觉得口渴,便叩一家农户门环,想讨碗水喝。有一女子问明情由,端出一碗水递与他饮,崔护看那女子面孔粉白娇嫩,在桃花映衬下,更加美丽动人。饮罢告辞时,那女子双目含情,崔护也恋恋不舍。第二年清明节,又逢桃花盛开,崔护急不可待,又赴杜曲,再去叩门,却见大门紧闭,无人应声,便在门扇上写下《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并署名:博陵崔护。几天后,他又来到这户人家。听到里边有哭声。原来那女子自去年与崔护相遇之后,日夜思念,及见到崔护的题诗后大哭一场,病在床榻,已绝食数日。崔护被女子的真情所感动,女子见到日夜思念的人,病也好了许多,于是,有情人终成眷属。
    (五)辋川游赏
    辋川在今蓝田县南5公里。此地山峦掩映,川道开阔,树木茂盛,景色极佳。唐初,为诗人宋之问的“辋川别业”,后被王维购得并依据山水形势植花木、堆奇石、筑造亭阁台谢,先后建起了鹿柴、竹里馆、孟城坳、华子冈等20个景点。王维从此过起了“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的闲适生活,或陶醉于山壑林泉之间,啸吟于竹馆、茅舍之畔,或同孟浩然、裴迪、钱起等诗友良朋“模山范水”、“练赋敲诗”、泛舟往来、鼓琴唱和,他和裴迪一唱一和,为辋川二十景写下了40首五言绝句,取名《辋川集》。如《竹里馆》:“独坐幽簧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方歇,王孙自可留。”这些绝句自然流畅,清丽飘逸,读之跃然如画,令人回味无穷。王维的这些诗篇,成就了王维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卓立于唐代诗坛。
    王维是一位杰出的诗人兼画家,他还将辋川风景用丹青描绘成《辋川图》,首创水墨山水画,被尊为画界南宗鼻祖。
    杜甫有一次到蓝田游赏,曾到辋川探望王维,但恰逢王维不在辋川,未能相见。
    唐乾元二年(759)以后,钱起常赴辋川游赏,与王维以诗酬答。
    (六)王顺山与悟真寺游赏
    王顺山位于蓝田县城南20公里,山形如覆车,一名覆车山,因山中产玉,又名玉山。它南依秦岭,北临灞河,蓝水环绕,山青水秀,景色迷人。唐时,长安的许多官员、文人常到此游赏。有一年重阳节,杜甫与朋友到此游赏,写了《九日蓝田会饮》诗:“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屏两峰寒。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白居易在张殷衡陪同下游览了王顺山和悟真寺。悟真寺附近山水绝佳,奇景建筑幽妙,房廊与台殿高下错落,拂檐虹翠微,绕栋云回旋。景致的精妙,使白居易留恋不舍,产生了在此久住的念头:“拟求幽僻地,安置疏庸身;本性使山寺,应须旁悟真。”(《游蓝田山卜居上》)。之后,白居易和张殷衡又去蓝田山上游赏,二人白天游赏,兴犹未尽,又趁着月色,踏着水影,饱览山水秀色,别有一番情趣。二人游览了五昼夜,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七)终南山、华山游览
    终南山在今陕西长安区南,东起蓝田,西至眉县,绵延百余公里,尤其是临近京师长安的北麓一段,风景优美,为唐代文人士大夫游赏、宅居之地。王维自中年后笃信佛教,喜欢到山水林泉中寻求精神寄托,他在《终南别业》诗中描述了他在空寂,幽静的山中赏玩的情景:“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住,胜事空自知。行到水尽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当时,王维的好友裴迪,表弟崔兴宗等也来终南山隐居,他们终日访景探胜,写诗歌咏,饮酒垂钓,十分快乐。
    唐时王湾曾奉使登临终南山,并作赋歌咏。
    白居易也曾游终南山南五台,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登观音台望城》诗:“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遥认微微上朝火,一条星宿五门西。”
    华山以其峥嵘峭拔而闻名于世,唐代文人都爱游华山,著名者如沈佺期、李白、王维、卢纶、韩愈、岑参、贾岛、杜甫、李商隐等。李白登临华山落雁峰,惊诧道:“此处呼吸之气,想通帝座,恨不携谢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李白还在《西岳云台歌送丹邱子》诗中描述了华山的壮观:“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荣光休气分五彩,千年一清圣人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奔流射东海。三峰却立如欲摧,翠崖丹谷高掌开。白帝金精运元气,石作莲花云作台。”
    裴寂,家境贫寒,每次徒步到长安,途经华岳庙,总要虔诚叩拜岳神,希望富贵降临。一次梦见一位白发老翁对他说:20年后,方可得志,终当位极人臣。到武德年间,裴寂果然官居高位,任职司空。(见《旧唐书·裴寂传》)
    沈佺期曾跟随皇帝游华山,做诗云:“西镇河穹崇,壮哉信灵造。诸岭皆峻秀,中峰特美好。”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平维将佐游华山,在华岳庙题名树碑,由冯总书写。
    唐开元二十二四年(736),郑县县尉赴京师办理公务,路过华岳,曾题名留念。
    唐开元二十二六年(738)八月二十七日,朝请大夫守别驾、临潼县开国男苏颖随从国史奉旨祭华山,留下石刻题名。
    韩愈平时好游赏,尤其是景致愈奇特,他愈是要去访幽探胜,以险峻著称的华山,他自然不会放过。他邀朋友同登华山,不料游罢回到苍龙岭,竟不敢走过。于是大哭,并投书让家人来接他。后来华阴县县令想方设法,才扶助韩愈下得山来。
    唐乾元元年(758)十月,颜真卿赴饶州刺史任时,于十二日到达华阴,与监察御史王延昌、大理寺评事摄监祭御史穆宁、评事张澹等一同游华山,拜谒金天王的神祠,颜真卿欣然题名。
    唐宝应二年(763)六月八日,郑(今河南新郑)、潞(今山西长治)等州节度行军司马、殿中侍御史等赴京师朝谒,往返路过华阴,都去神祠礼拜,并留有题名。
    唐广德元年(763)三月,前蓝田县尉刘士深、前奉天县尉刘士清、京兆府曹参军李迪、前告成县丞李某、下邽县尉李远游华山并题名。
    唐广德二年(764)二月十七日,银青光禄大夫守太常卿、持节都督、侍御史、上柱国、岐阳县开国男韦胜游华山并题名。
    唐广德二年(764)六月十三日,朝议郎行下部县丞孙广、试卫尉少卿田遇游华山,在天和碑左侧题名。
    唐永泰元年(765)春,前大理司直焦缓与缑氏县焦琳、华州司仓参军焦贵同游华山并题名。
    唐大历五年(770)六月六日,礼部尚书裴士淹时出为铙州刺史,路过华阴,上华山祭拜,游玩。
    唐大历六年(771),华州刺史兼殿中侍御史庚某、监察御史李昌,新安县尉卢某、采药使翰林某某、监军判官尹怀同游华山并题名。
    唐大历六年(771)二月二日,前国子进士赵赞、将仁郎守阙卿县尉卢纶、前王屋县尉陆永、前华州参军陆渐等同游华山并题名。
    唐大历七年(772),礼泉县令韦凭游华山并题名。
    唐大历八年(773)十二月三日,尚书、虞部员外郎兼殿中侍御史元澄与大理评事卢恒、华阴县丞裴言则同游华山并题名。
    唐大历九年(774)四月十二日,朝散大夫、前郑州阳武县令韦悦拜谒神祠并题名。
    唐大历九年(774)十月十三日,前凤翔府司禄参军李谋、前长安县主薄李融同游华山并题名。
    唐大历十三年(778)七月二十九日,侍御史上官铭游华山并题名。
    唐兴元元年(784)十二月二十三日,银青光禄大夫守兵部尚书、博陵郡开国公崔汉衡与华阴县令卢做同游华岳并刻石题名。
    唐贞元元年(785)二月二六日,检校水部员外郎崔颖、华阴县令韦绶、华州司功参军郑某同游华山并刻石题名。
    唐元和元年(806)七月十日,华州司士参军郭丰、华阴县丞李甲、华阴县主薄姚鹏举、华阴县尉韩语、华阴县尉苗华等在华岳会同游玩,并题名纪念。
    唐元和八年(813),李绅曾在华山习业,于当年游华山并刻石题名。
    唐元和十一年(816)八月,淮西宣慰处置门下侍郎平章事裴度、副使、刑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冯锐、行军司马、太子右庶子兼御史中丞韩愈、判官司勋员外郎兼御史李正封,都官员外郎兼御史冯宿,掌书记礼部员外郎兼御史李宗闵、都知兵马使、左骁卫将军、威远将军兼御史大夫李文悦、左厢都押衙兼都虞侯、左卫将军兼御史中丞、密国公高丞简等八人率领将佐,奉诏平淮,军过华阴,在岳庙拜谒并题名。
    唐元和十五年(820),判官张常庆、起居舍人赐徘鱼袋王播游华岳并题名纪念。
    唐会昌五年(845)二月八日,殿中侍御史、集贤殿直学士崔慎由、右补阙李当、方贡进士崔安潜同游华岳并题名纪念。
    唐大中五年(851)七月二十七日,福建都团练观察处置等使兼御史中丞李贻孙游华岳并题名。
    唐大中六年(852)三月二十四日,同州刺史于德海游华山并题名。
    唐大中七年(853)三月六日,吏部尚书崔瓘游华山并题名。
    唐成通元年(860)二月二十九日,左谏议大夫、赐紫金鱼袋李宾奉命在华岳祈雪并题名。
    唐大顺年间(890~891),户部侍郎司空图游华岳,见到裴度等人题名后,作诗并题名。
    (八)其他游赏
    唐天宝三年(744),王昌龄、王维、裴迪、王缙等人同游青龙寺。他们登高远望,天空苍茫,远处终南山苍翠挺拔,近处碧水绿田,原野莽莽,风景如画,四人各作五言律诗一首。王维应邀作序。王维诗曰:“高处敞招提,虚空讵有倪。坐看南陌骑,下听秦城鸡。渺渺孤烟起,芊芊远树齐。青山万井外,落日五陵西。眼界今无染,心宝安可迷。”
    武关在今陕西丹凤县东,地势险要,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也是当时由陕西去荆襄交通隘口。元和年间,韩愈因谏阻唐宪宗迎取佛骨而被贬潮州,经蓝关,出武关去潮州上任。途经蓝关,天降大雪,适逢韩湘子来送行,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诗:“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腐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元和年间(806~820),元稹曾到武关游赏并留下题山石榴花诗。
    元和十年(815)七月下旬,白居易离开长安,经蓝关驿来到武关,面对雄伟的山势,幽美的景色,他不忍离去。在仙娥峰下,他感悟到:“向无如此物,安是留四皓?”商山四皓也因商山景色极佳而隐居。白居易还进四皓庙,瞻仰了四位先贤的塑像并作《题四皓祠》诗:“卧避秦乱起安刘,书卷如云得自由。若有精灵应笑我,不成一事谪江州。”
    马嵬佛堂乃杨贵妃自缢之地。文人才子经过此处,题诗吟咏者不可胜数。这些纪游诗大多是“翠翘香钿,委于尘泥。红凄碧怨,令人伤悲”之类,调苦词清。唯独丞相郑畋题诗曰:“终是圣朝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观者以为这才是辅国兴邦之论。
    北宋改革家、文学家王禹傅,济州距野(今山东巨野县)人。官至翰林学士。王禹偁因主张改革,“遇事敢言”,故遭贬为商州(今陕西商州市商区)团练副使,在商州的一年期间,他游览了商州的风景名胜,写了许多观感诗文。在《登商州南城楼望山》一诗中,抒发了他游览商州古迹后的感想:“西接蓝田东武关,有唐名郡数商颜。……重叠晓岚新雨后,参差春雪夕阳间。惟供迁客风骚兴,醉望吟看不暂闲。”《春游南静川》则记述了他游南静川的经过和心情。南静川为商山中的一处谷地,丹江与数处涧水在此相汇,四周草木葱翠,景色清幽,他一路观看着农人耕作,听着磷磷的水皑声,欣赏着如诗如画般的山水风光,完全陶醉于大自然之中,个人的不幸遭遇被忘却了。正如诗中所述:“商岭堪携屐,丹河可濯缨。盎园松影密,鞭乱竹根拧。”“野桃谁是主,山鸟不知名。……官闲春日永,担酒此中行。”
    张泳,濮州鄄城(今山东鄄县西北)人,官至礼部尚书。
    张泳入仕前曾西游关中,游览过华山和终南山,并与陈抟有过交往。以后,他从成都还朝时,又顺路游历了汉中、关中许多地方。在华山脚下,还与陈抟有诗文交往。宋真宗时,他曾任永兴军府(今陕西西安市)知府。在任期间,他游览了陕西许多地方。其足迹远至麟州城(今陕西神木县以北)。在麟州城楼上,他观望到塞北的荒原寒水,还看到西夏人的帐篷。他用“雉堞临寒水,穹庐倚乱山”(《登麟州城楼》)的诗句,描述了他所见到的北国风光。
    宋祁,安陆(今湖北安陆县)人,北宋著名文臣,与其兄宋庠并称“二宋”,官至工部尚书。宋祁曾任益州(今四川成都)知州。他在从开封去益州任上和从益州还朝途中,都要在陕西许多地方游览,他凭吊前代古迹,观赏山水风光。在游览了故都长安后,他写诗咏道:“三辅古风烟,征骖帐未前。山园蓬颢外,宫室黍离边。树老经唐日,碑残刻汉年”(《长安道中怅然作》),在赞叹长安古迹丰富的同时,又对长安城的衰败感慨万分。
    范仲淹,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北宋著名改革家、文学家,官至参知政事。范仲淹曾在陕北任职,负责对夏战事。在怀庆节度使任上,他修建了镇朔楼和大顺城。公余,他游览了陕北许多地方。在游览延州(今陕西延安市)城北的清凉山时,写了《清凉山》诗,诗曰:“金明阻西岭,清凉峙其东。延水正中出,一郡两城雄。”诗中既赞美了清凉山的自然风光,又指出了它在防御上的屏障作用。当时延州城中有一处湖,湖岸边种满了柳树,湖光水色,绿柳成荫,颇有江南水乡韵味。范仲淹常和同僚来此游赏,并有诗作:“种柳穿湖后,延安盛可游。远怀忘泽国,真赏即赢洲。江景来秦塞,风情属庾楼……”(《依韵和延安庞龙图柳湖》)。范仲淹在游览麟州、长安等地后也留有诗作。
    苏舜钦,祖籍铜山(今四川中江县西南)人,北宋中期著名文士,官至监进奏院。苏舜钦对“秦中自古帝王州”的关中极为向往,曾长途跋涉到陕来旅游。在长安城内,他寻访了故唐宫殿遗迹;游览了故唐离宫园林。他在《兴庆池得晚字》一诗中描绘了秋天兴庆湖湖光水色,亭台楼阁的迷人景色,抒发了他游赏唐兴庆宫龙池(今兴庆湖)时销魂陶醉,留连忘返的感受:“助晓远昏山,浮秋明刮眼。鱼归别浦闲,雁下苍波晚。岸壮有亭台,离魂荡无限。”在另一首诗中,苏舜钦则写了兴庆宫“碑碎玉楼空”的破败景象,表达了“兴亡何足问,一一夕阳中”的伤感之情。他还游览了下马陵,凭吊了西汉大儒董仲舒的墓。
    苏舜钦游览了城南的风景区。这里曾是前代达官贵人别墅园林的集中地,景色秀美,古迹颇多。苏舜钦寻访着唐代大诗人杜牧等人留下的踪迹,陶醉于山水行游之中。写下了《宿终南山下百塔院》诗:“驱马山前访古踪,僧居潇洒隔尘笼。远庭石鲨谷涧水,入户呜鸱堆上风。无限老松秋色里,数声踪释月明中……”
    苏舜钦还特意去蓝田游览。在著名的风景区辋川,他追忆着唐代王维“明流行且直,绿筱密复来”的诗句,欣赏着这里的清幽风光,写下了《独游辋川》的观感诗。在此,他听到了蓝田山中悟真寺的大名,又专程去悟真寺游览。苏舜钦在老僧的指引下,观看了唐代诗人留下的墨迹,也写下了《蓝田悟真寺作》一诗,记述了他游悟真寺的经过和感受。
    程颢,河南洛阳人,宋代著名理学家、思想家,与其弟程颐合称为“二程”,官至监察御史。
    程颢中举后,调任鄠县(今陕西户县)主薄。据他在《游鄠山诗序》中自述,他自幼便闻知秦中“山多奇古”,而鄠山(今秦岭支脉)“尤复秀出”,渴望一游,但一直未能如愿。宋嘉祐二年(1057),他到鄠县任职后,才实观了多年的夙愿。在鄠县,程颢利用公余经常四处游览。他最喜欢游赏的是县城以南的诸山,如鸡头山、云际山、白云山、牛首山、紫阁山等。在这些山中,他既欣赏到了鄠山特有的山水风光,又在幽静的山林中体验到大自然永恒的力量。他写下了大量的游记及诗章,其中《游紫阁山》一诗有:“暝云生涧底,寒雨下山腰。树色千层乱,天形一罅遥”的描写,留下了他登上紫阁山俯视大地、超脱尘世的感受。
    司马光,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官至宰相。北宋嘉祐年间(1056~1063),司马光在河东任职,曾被差往麟州(今陕西神木县)北,于是,他有机会游览了陕北风光。熙宁时,他又在永兴军府(今陕西西安市)做官,使他有机会游览了陕西更多地方。
    司马光探访、游览了故都长安及周围的名胜古迹,丰富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到永兴军府上任的第十天,就登上了府城南面的“见山楼”,遥望终南山,但使他遗憾的是:“岁晚愁云合,登楼不见山。”(《登长安见山楼》)。
    在游览临潼时,他凭吊了唐代遗迹,考查了唐代以来这里发生的变化,他在《华清宫》诗中写道:“新丰鸡犬稀,蓟北马秋肥。金殿翠华去,玉阶红叶飞。荒林上路废,温谷旧流微……”
    司马光还北上游览了郎州、延州等地,加深了对陕北风土人情的了解。他的《延安道中作》诗中有“羁旅兼边思,川原蹀血所。烟云常带雨,草树不知春”句,写出了延安充满紧张战火气氛的一面;而在《游延安宿马太傅东馆》诗里则曰:“高馆寂无哗,安闲胜在家。暮烟凝塞上,候火满天涯。”又描写了延安具有宁静边塞风光的一面。
    司马光在陕西地区的游览活动,为他日后撰写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积累了重要的历史素材。通过游览,他也深深地了解和爱上了三秦大地,在他卸任离陕时,仍眷恋着这块土地,他在诗中写道:“踅来还复去,梦里到长安。可惜终南色,临行仔细看。”
    鲜于佬,阆州(今四川阆中县)人,北宋文臣,为官清廉,颇有政声,官至太常少卿。
    鲜于佬曾任永兴军府判官、利州路(今四川北部地区及陕西汉中地区)转运判官等职。任职期间,他游历了关中、陕南许多名胜,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游览灵岩景点。灵岩位于兴州城(今陕西略阳县)南数里的山中。宋熙宁三年(1070)秋,鲜于佬因公到兴州。某日公余,他在知州等人的陪同下专程去灵岩游览。据他的《游灵岩诗序》记叙,他们在州城南的嘉陵江上登舟,沿江南行数里后舍舟登山。在山上行进数百步,便看到一座巨大的山岩上,“环覆可拾亩”。岩壁下筑一宫舍,即灵岩精舍(寺庙)。这里山岩怪异显乳白色,千姿百态,今人回味无穷。宫舍构造更为险绝,依附于山岩之下,依岩壁建筑,官舍之上为凸出的巨大山岩所覆盖,完全靠一座天然石柱所支撑,“殆非耳目且所闻见也”。精舍之后还有一岩洞,幽深莫测,据说,入山洞数里后,便有溪水花木,似世外桃园。鲜于佬等人观赏了山岩、精舍和岩洞之后,又登高眺望四周山水风光。鲜于佬对这里的景观大为赞叹,赋诗多首,以记其游览感受。
    苏轼,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历官翰林学士兼侍读、礼部尚书等。
    苏轼一生不仅酷爱文学,也喜好游赏,所到之处,都尽可能地游览当地的风景名胜,以丰富见闻。嘉祐初,他随父亲由家乡进京(今河南开封市)。途中经过汉中、关中,粗略地了解了陕西的一些名胜古迹。
    宋嘉祐六年(1061),苏轼以大理评事的官衔到凤翔府任通判。他在凤翔任职四年之久。期间,苏轼利用公差或公余闲暇,游览了关中大部分地区,写下了许多传世的诗文、游记。
    宋嘉祐六年(1061)十二月,苏轼到凤翔赴任,途经京兆府城(今陕西西安市)时,他游览了故都长安,他在《次韵和刘京兆石林亭之作》中,对长安的哀败感慨万分,诗中写道:“都城日荒废,往事不可还。惟余故苑石,漂散在人间……”
    宋嘉祐七年(1062)二月,苏轼奉诏出使各属县。这次出使为苏轼游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他从凤翔出发,先到宝鸡县(今宝鸡市),在那里游览了诸葛亮修建的“石鼻寨”故地、鸡爪峰及龙宫寺等。由宝鸡向东去虢县(今陕西宝鸡县)途中,苏轼参观了传说中姜太公钓鱼的蹯溪并题诗:“苍崖虽有迹,大钓本无钩”,“安知渭上叟,双膝留双骭”。到郿县(今陕西眉县)后,苏轼寻访了当年董卓修建的城堡——眉坞。眉坞建筑颇类古长安城,故有“小长安”之称。从郿县去整屋(今陕西周至县)途中,苏轼观赏了太白山风光,搜集了有关太白山的传说。在整屋,苏轼游赏了属于司竹监的方园十几里的竹林,写诗赞曰:“二曲林泉胜,三川气象新。”又专程参观了位于城东南二十余里的太平宫。太平宫为道观,建于宋太宗时,宫内除供奉翊圣将军外,还有宋太祖、宋太宗御像。他还在太平宫监官陪同下,到附近的南溪泛舟游览,当晚,留宿于南溪堂中。他写诗记述了在此游览的情形:“投篱披绿行,濯足乱清沟。晚宿南溪上,淼如水国秋。迤湖栽翠密,终夜响飕飕。”结束了盩屋的公务后,苏轼又游览了整屋城南的崇圣观(今楼观台)。该观为道教圣地,传说尹喜曾在此结草楼,观天象。老子西游至此,曾给尹喜讲《道德经》,观中有“说经台”等遗迹。苏轼登上台顶,俯视八百里秦川,写下“此台一览秦川小,不待传经意已空”的诗句,道出了他的绝妙感受。他又游览了位于整屋县城的大秦寺。该寺为唐代景教(基督教的一个分支)教堂,至宋已近荒废。苏轼还游览了整厔城南的黑水峪口,这里有隋代的仙游宫,唐代改为三座寺院。黑水河两岸林木葱翠,风景清幽。中兴寺内有一山洞,名“玉女洞”。洞中飞泉如帘,泉水甘冽爽口。附近有东汉大经学家马融读书处马融石室。苏轼被这里的景色所吸引,当晚便留宿于中兴寺。次日,才依依不舍地离去,临行时,还特意带了两瓶玉女洞泉水。苏轼回到凤翔后,为了吃到这里的水,特制作“调水符”派人到这里来取水。苏轼这次出使,可以算得上是一次长途游览,沿途壮丽的山川美景和丰富的文物古迹既开阔了他的视野,也增长了他的知识。
    春天,苏轼常到凤翔郊外踏青。他出了府城便汇入熙熙攘攘的春游人流之中,一边欣赏着凤翔春季的景色,一边品尝着当地的佳酿,“但挂酒壶那计盏,偶题诗句不须编”(《和子由寒食》)。
    苏轼爱凤翔的山水名胜。他对许多人不了解当地的景观名胜,深感惋惜和不平。于是,他选择了当地八处著名景观,赋诗赞咏,“以告欲观而不知者”,这就是《凤翔八观》诗。这八处景观是:城中刻有籀文的先秦遗物“石鼓”;开元寺出土的秦国“诅楚文”碑;普门寺与开元寺中唐代王维和吴道子绘制的壁画;天柱寺内的王维塑像;位于城东门外的“饮凤池”——东湖;真兴寺内的高大楼阁;唐末军阀李茂贞的园林及秦穆公墓等。他在《石鼓》诗中咏道:“漂流百战偶然存,独立千载谁与友?”。在《王维吴道子画》中高度赞扬二人的画技“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苏轼对东湖更是赞不绝口,在这里,他似乎看到故乡蜀国的风光。“入门便清奥,犹如梦西南。泉源从高来,随波走涵涵”,“至今多梧桐,合抱如彭聃”。如此秀美的景色和动人的神活,令人陶醉痴迷。他经常荡舟湖中,饮酒赋诗,甚至耽心过早离开此地,“石辞日游再,行恐岁满三”(《东湖》)。他对真兴寺大阁的描写则是:“此阁几何高,何人之所营。侧身送落日,引手攀飞星”(《真兴寺阁》)。
    宋嘉祐七年(1062)七月下旬,苏轼又利用公差的机会,游览了许多地方。他再游磻溪(今陕西宝鸡县南)钓鱼台,观赏了虢县以南的终南山风光,从这里向东南,他进入终南山中的斜谷镇(今陕西眉县西南),这里山深谷幽,偶尔还能听到虎啸。他在镇附近南山番龙寺留宿一夜。由于寺院贫寒,只能煮粥相待。次日早晨,苏轼离开寺院,访察了这里的风土人情(《二十七日自阳平至斜谷宿于南山中番龙寺》),还参观了当年诸葛亮北伐的遗迹。
    苏轼在凤翔任职的四年中,还到过关中其他许多地方。他游览过岐山的名胜古迹,在参观岐山的周公庙时,听到了这样的传说:庙后的“润德泉”能测报人世,当太平盛世来临时,泉水涌腾不息,而逢乱世时,泉水则断流涸竭(《周公庙》)。在扶风,他游览过天和寺等名胜。在临潼,他浏览了骊山风光、华清池遗迹,他在《骊山》诗中咏道:“六龙西幸峨眉栈,悲风便入华清院。霓裳萧散羽衣空,麋鹿来游园鹤怨。我上朝元春半老,满地落花无人扫。”
    据记载,盩厔(今陕西周至县)、鄠县(今陕西户县)一带的风光给苏轼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他多次到这里游览。严冬时节,他曾专程到整屋南溪上赏雪,“南溪得雪真无价,走马来看及未消”。他还在整厔组织过一次大规模的围猎活动,猎获了大量的野物。“鞍挂雉兔肩分鹿,主人置酒聚狂客。纷纷醉醒晚更哗,燎毛燔肉不暇割。”(《司竹监烧苇园因召都巡检柴贻蜀左藏以其徒会猎园下》)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在鄠县,他游览了县城西南的渼陂。渼陂由终南山诸水汇聚而成,方园数十里。这里水光山色相映,竹木茂密葱翠,景色极为秀美。苏轼还品尝了从美陂中打捞的鲜鱼,他在《渼陂鱼》诗中写到:“紫荇穿腮气惨凄,红鳞照座光磨闪。携来虽远鬣尚动,烹不待熟指先染。坐客相看为解颜,香粳饱送如填堑。”对渼陂鱼的味道大加赞赏。他在大饱口福之后,还携带了一些回凤翔以款待远道而来的故人。通过这些游览活动,使苏轼了解、熟悉了陕西的风景名胜和风土民情,给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养份,陕西也给苏轼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
    郑刚中,两宋之际官僚,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市)人,官历四川宣抚副使。
    南宋高宗绍兴九年(1139),金归还陕西等地疆土,南宋政府派签书枢密院事楼怙赴陕“宣渝德意”,郑刚中以秘书少监的官职随行参谋,顺道游览了陕西的许多风景名胜。
    当年四月下旬,郑刚中等从临安(今浙江杭州市)乘船北上,经淮南、河南,于六月十九日抵达潼关。他们游览了潼关故城,西行经华阴,参观了西岳庙、云台观,在云台观遥望华山诸峰,向道士了解了华山的有关传说。在华州(今陕西华县),他们游历了唐代名臣郭子仪的故乡将相乡。
    在临潼,郑刚中等参观了唐代名臣马周庙,登游了骊山,寻访、游览了华清宫。经灞桥领略了“灞柳风光”后抵达永兴军府(今西安市)城。
    在永兴军府城,郑刚中等于公余浏览了故都长安的名胜古迹,访赏了碑刻,游了兴庆湖。
    七月八日,郑刚中等向西至咸阳,游览了古都咸阳遗迹。至马嵬坡,参观了杨贵妃陵园,在武功参观了报本寺,又到扶风、岐山、凤翔等地,游览了凤翔周围的名胜古迹。岐山之阳“川平尽处,修竹流水,弥望无穷”,给他们留下美好的印象。
    陆游,南宋著名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官至秘书监。
    南宋乾道七年(1171),陆游被任命为四川宣抚司干办公事一职。四川宣抚司设于兴元府南郑城(今陕西汉中市)。陆游在此任职,使他有机会游览了陕南的风景名胜。
    南宋乾道八年(1172)春,陆游从四川北上南郑任所,经大安(今陕西宁强县境内)入陕北上。在去大安的道上,参观了老子祠,在大安驿,品尝了当地的美酒,在金牛镇,恰逢寒食节,陆游观看了当地人过节风俗。在南郑任职的大半年中,陆游利用公务之余,游览了陕南的许多地方,寻访了名胜古迹,欣赏了山水风光,写下了大量的诗文、游记。
    陆游参观过南郑(今汉中市)城南的“拜将坛”,游览了南郑附近的皤冢山,观看了传说中的刘邦“试剑石”。在西县(今陕西勉县),他登定军山,凭吊了武侯诸葛亮祠。他还多次游览著名景观——龙门洞(今属宁强县)。
    陆游还经常和同僚到附近山中打猎,一次,在靠近凤州(今陕西凤县)西南的山中,他们与猛虎相遇,众人皆惊恐失色,陆游则沉稳地举矛刺向虎喉。
    陆游在闲暇时也常与友人在城楼上聚会,一面品尝着当地的风味佳肴,一面欣赏着四周的景色。
    陆游在陕南期间,饱览了当地的古迹名胜、山水风光,使他的诗风变得雄浑起来。
    王渥,金代著名文人,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官至左右司员外郎。
    王渥曾入陕游览,足迹遍及关中许多地区及商州。他在游历了商州的山水风光后,写了《水龙吟》一词,记述了他与当地官员一同举行游猎活动的情况。在蓝田游览后,他写了《游蓝田》,赞美了蓝田秀美的山川景色。
    马祖常,先世为汪古部人,居净州天山(今内蒙古四子旗),后迁居光州(今河南潢川县),官至枢密副使。
    马祖常曾任陕西行御史台中丞。任职期间,他游览了关中大部分名胜古迹,并写下了许多观感诗文。他游览临潼华清宫遗迹,作《骊山》诗:“可怜绣岭啼春鸟,犹似梨园弟子歌。”在参观了杨贵妃墓后题诗:“汉庙衣冠照碧灿,唐陵翁仲作黄尘。马嵬坡上棠梨树,犹古秦原几日春。”(《杨贵她墓》)对杨玉环的遭遇表示了同情。
    王安石,南宋神宗时(1211~1222)大政治家、文学家,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官至参知政事。王安石少好读书、善游,曾来陕西游览,在太乙祠留下六言诗一首:“杨柳鸣蜩绿暗,荷花落日红酣。三十六波春水,白豆相见江南。”刻石以志之,亦西安宋代一大胜迹。
    马中锡,字天禄,故城(今河北故城县东北)人,明宪宗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官至右都御史。马中锡曾任陕西督学副使。在陕任职期间,他游览了陕西的许多风景名胜。在游览渭河咸阳古渡时,赋诗曰:“野色苍茫接渭川,白鸥飞尽水连天。僧归红叶林间寺,人唤斜阳渡口船……”(《晚渡咸阳》)。他还曾到陕北游览,写了《晓发甘泉》一诗。诗中记述了他游览陕北的感受。
    李梦阳,字献吉,庆阳(今甘肃庆阳)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官至江西提学副使。李梦阳年轻时曾来陕西,游览过西安城、乾陵、骊山、潼关及武功一带的山水,留下许多诗作。他在《潼关》诗中写道:“咸东天险设重关,闪日旌旗虎豹间。隘地黄河吞渭水,炎天白雪玉秦山。旧京想象千官入,余恨逡巡六国还……”。他的诗文创作从三秦大地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吸取了丰富的营养,因而史书称他“倡言必秦汉,诗必盛唐”。
    康海,字德涵,陕西武功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第一,明代著名文学之士,官至翰林院撰修。
    康海出生于关中,为官不久便遭免官打击,长期居住在家乡,这使他有充足的时间游览陕西各地。他曾探访武功周围古迹,拜谒后稷庙。游览扶风、岐山,参观周公庙;游览盩厔(今陕西周至)、鄠县(今陕西户县),领略终南山风光,游历了仙游潭风景,参观了楼观台古迹。还游览了西安古城,登上荐福寺塔,观赏了西安城区风貌。
    明嘉靖十一年(1532),康海与友人结伴登游华山,领略了西岳雄姿。之后,他又游览了潼关,饱览了“长峡百里”的险关景象。
    何景旺,字仲默,河南信阳(今河南信阳市)人,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明代著名文学家,官至陕西提学副使。
    何景旺在陕西做官期间,游览了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达汉中的陕西大部分地区。他在游览了关中东部的华山、鸿门宴故地、辋川、华清宫等风景名胜后写了大量诗文,记述了他的经历和感受。其中,《过华州》一诗有“天上岳连开二华,云中关树引三秦。追游少小还今日,浪迹乾坤任此身。乘兴更攀仙掌去,未知登临共何人”的诗句。
    在西安,何景旺游览了城内外的名胜古迹。《长安柳》一诗记述了他踏青时观赏灞柳风雪的感受。他在参观草堂寺时,曾赋《草堂寺》诗,赞咏该寺悠久的历史和清幽的景色。
    在关中西部,他参观了著名的道教圣地楼观台、游览了姜太公的磻溪钓鱼台、登临了五丈原、凭吊了武候祠,追忆了这些名胜古迹的历史。
    何景旺还翻越秦岭,游览了汉中等地的名胜古迹,在《拜将坛》等诗中记述了他在陕南游览的经历。
    胡松,字汝茂,滁州(今安徽滁县)人,明代官吏,官至吏部尚书。嘉靖年间,胡松曾任陕西参政一职,分守平凉市。他在赴任及任职期间,游览了关中大部分地区。据他的《与乡中知书》中记载:他在接到陕西参政的任命状后,即于当年四月入陕,途中,凡遇名胜古迹,必“往观”。
    在潼关,他观赏了险关形势;经华阴时,他游了西岳庙,观赏了西岳山色。在华州,他寻访了古迹,在去临潼途中,凭吊了鸿门宴故地。抵达临潼后,他游览了骊山风光、寻访了唐宫遗迹。他看到“华清绣岭,仅存其名,茫茫惟土。至骊山亦不高,唯温泉如昨”,“当年繁华奢盛随浮云流水散矣”。
    在西安,他遍访前代遗迹。他曾登西南城墙遥望城南,但见终南“诸山高入云表”,前代未央、长乐诸宫,乐游诸苑,昆明池、曲江、细柳、沣镐、杜陵、韦曲及樊川诸景古迹,“历历皆在目睫指顾之间”。
    胡松在西安西部游历了鄠县(今陕西周至)、盩厔(今陕西周至)、武功、乾县、永寿、彬州(今陕西彬县)、凤翔、千阳、宝鸡、郿县(今陕西眉县)等地,参观了楼观台、乾陵、东湖、周公庙等名胜古迹,还拜访了宋代大儒横渠先生张载祠。
    胡松利用频繁公差的机会,游览了扶风、礼泉、咸阳等地的名胜古迹。在咸阳游览时,他特意寻访了阿房宫遗址,但他看到的只是“离离禾”及断砖残壁,壮丽的宫殿早已荡然无存。而城北的周文王、武王、周公及汉代诸陵墓,也随岁月侵蚀,仅“余数十阜”而已。
    袁宏道,字中原,公安(今湖北公安县)人,明代文学家。万历二十年(1592)进士,官至右庶子。
    袁宏道为三秦辉煌的古代文明、壮丽的山川风光所吸引,专程赴陕游览。他在《游骊山记》中,记述了游骊山的观感:骊山“郁然而青,而其水浩浩然呜九衢。古柏森然,阴翳东西岭”。但华清宫遗址多不可识,袁宏道在一位白发老者的指引下,才找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的遗址“举火台”、杨贵妃专用的“海棠汤”及供奉老子的“朝元阁”遗址等。凭吊这些古迹后,袁宏道感慨万分。他在温泉沐浴后,写了《过华清宫浴汤泉》诗:“镜澈姑苔光,溪风湛碧香。花犹知世代,永不解兴亡。粉黛山川俗,烟泉岁月长。”
    袁宏道还游览了关中其他著名的风景名胜,写了大量的诗文,他在《华山记》中写道:“凡山之名者必有骨,率不能倍肤,得三之一,奇乃著。表里纯骨者唯华为然。骨有态有色,黯而浊,病在色也,块而狞,病在态也。华之骨如割云,如堵碎玉,天,水、烟、雪、杂然缀壁矣。”对西岳雄浑、奇险的山姿盛赞不已。
    王士祯,新城(今山东桓台县西)人,清代著名文士,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康熙三十四年(1695),清政府决定告祭名山、大川及先代帝王陵。次年正月,王士祯以户部侍郎的身份奉旨祭华山。借此机会,他游览了陕西。
    王士祯于当年三月初入陕,经潼关,至华阴,停留二日。其间,他率随从及地方官在西岳庙举行了隆重的祭山神活动。祭礼毕,王士祯参观了西岳庙、王宏撰山居等,游览了云台观、玉泉院、毛女洞等景观,至青柯坪,欣赏了周围山景。之后,经敷水镇(今华阴县西),王士祯观看了汉代纪信祠,游览了当地园林。在华州,他拜谒了郭子仪祠并欣赏了祠内的碑刻、诗文。
    过渭南向西,经新丰镇时,王士祯凭吊了汉留侯(张良)、舞阳侯(樊哙)祠,观览了鸿门宴遗址。抵临潼后,王士祯登游西绣岭,寻访了朝元阁、烽火台等遗迹,眺望了秦始皇陵。他还登游了东绣岭,欣赏了宋人诗刻,观赏了四周风光。之后,他在温泉沐浴,探访了唐华清宫遗迹。王士祯写了《骊山怀古》诗八首,记述了游览感受。
    王士祯经灞桥,欣赏灞柳风光后抵达西安,下榻于贡院。王士祯在西安,游览了城内外的风景名胜。他游荐福寺,观赏了寺中的碑刻、题名,并向寺僧了解了寺院的变迁;在兴善寺,他欣赏了明代画家高君仕所作的、殿前两壁的大士变相、罗刹降魔的壁画;他游览了慈恩寺和唐杏园故地。据他所述,慈恩寺内外长满荒草,庙宇残破不堪,仅存大雁塔,亦“不可登矣”。他还参观了西安碑林,欣赏了历代书法名碑,他也凭吊了位于下马陵的董仲舒祠。
    王士祯特意游览了西安城南风景名胜。他游历了韦曲、杜陵原、杜曲、神禾原和谲水等风景区,欣赏园林风光,寻访前朝遗迹,并在牛头寺留宿一夜。牛头寺依杜陵原而建,面对终南诸峰,下瞰潺潺谲水,景色幽雅,给王士祯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神禾原上,王士祯面对终南、樊川景色,写了《望终南》诗,赞咏了这里的美好景色。
    王士祯一行离开西安继续西行,在咸阳参观了周文、武、成及康王庙。在兴平凭吊了茂陵(汉武帝墓)、杨贵妃墓等,并写《马嵬怀古》诗,抒发了他参观杨贵妃墓的感想。经武功至扶风,王士祯游览了苏东坡咏赞过的天和寺遗址,该寺在明代改为马援祠。他于残碑中找到苏东坡题留的诗刻,“爱其真墨之妙”,久久赏析。他又参观了法门寺。
    从扶风向西到岐山,王士祯在地方官陪同下,冒雨登临岐山,谒周公庙,观“润德泉”及苏轼等题的碑刻。西至凤翔,王士祯游了东湖,寻访了秦穆公墓。
    离开凤翔,王士祯过汧阳到陇州(今陕西陇县)。陇州有号称“西镇”的美山,秦汉以来多祭眺,王士祯率官吏在西镇庙举行了祭神礼,礼毕,他登游吴山,观赏了西镇风光。
    王士祯结束了吴山的公差后返回凤翔,停留三日,再度访游了苏轼咏赞过的景观。
    王士祯由凤翔向西南,游历蟠龙山后到宝鸡,再由宝鸡入秦岭南行,途经留坝县,游览了张良庙,写下怀古绝句十首。再过虎头关、仙人关、观音碥、燕子碥等险道,渡褒水,抵汉中府南郑县。
    王士祯在汉中停留三天。他在地方官的陪同下参观了“拜将坛”,欣赏了石鼓、碑刻,又乘船游汉江,“空阔远山屏列,一苇中泛”。江上渔夫以白獭捕鱼,“捷如猿猴”。这如诗如画般的景色令王士祯陶醉,“斜风细雨,极江山杳蔼之趣”。在沔县(今陕西勉县),王士祯凭吊了武侯祠、武侯墓等。
    离开汉中,王士祯经沔县、宁羌州(今陕西宁强县),南下四川。他在宁羌还游览了古三泉、五丁峡等风景名胜。
    王士祯完成四川的使命后返回陕西,途经宁羌,再游五丁峡。他对五丁峡景观有如下描述:“石壁崭然,飞沫溅流……溪声如千辆车,甚可怖畏”,“如狞龙奋迅,如狮子呻,如象王就踏”。之后,他一路北上,经留坝、凤县、宝鸡、凤翔、扶风、武功、兴平、咸阳等地到达西安。沿途继续游赏山水,寻访古迹,收集名刻拓片,还购买了几只秦岭鹦鹉。
    王士祯在西安停留数天,他再次游览了西安名胜古迹。之后,由西安向东,经临潼、渭南、华州(今陕西华县)、华阴等地出潼关。至此,王士祯结束了在陕西为期两个多月的差使、游览活动。
    许孙荃,庐州(今安徽合肥)人,康熙时进士,官至陕西督学。许孙荃在陕任职时,游览关中各地,写了大量的游记诗文。他在登游西岳华山后,写了《万寿阁》等诗;寻访、游览了西安的名胜古迹后,写了《未央宫故址》等诗;在咸阳游览后,题留了《渭川怀古》等绝句。
    许孙荃还专程游览了耀州(今陕西耀县)的药王山。药王山是隋唐时期中国的大医学家孙思邈采药、隐居之地。因孙思邈被人们尊为“药王”,这里便名药王山。许孙荃瞻仰了孙思邈塑像,观赏了《千金要方》等药方碑刻,参观了孙思邈居住过的“太元洞”,写了《游太元洞》一诗。他还欣赏了药王山上的摩崖造像。
    王昶,字德甫,青浦(今上海青浦县)人,清代著名学者,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
    王昶曾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等职。期间,他游历了陕西的许多地方,写了大量的诗文游记。他在《商洛行程记》中,详细记述了在商洛地区游览的见闻,记事翔实、语言生动,是一篇有名的游记。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王昶以陕西按察使的身份去商洛处理公务。他由西安东行,过浐、灞河,越白鹿原,到蓝田县。在此,他寻访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辋川遗迹,观赏了蓝田书院中的辋川石刻图,游历了蓝桥遗址,寻访了韩愈曾赋过诗的“湘子洞”等。然后,登上秦岭,参观了韩愈庙,浏览了“千山横亘,苍翠层叠”的终南山风光,从岭上南下,经黑龙峪、大商原等抵达商州。
    商州城历史悠久,为陕西东南重镇,元代曾重修城垣,“周五里”。王昶游览了城外风光,在宋代诗人王禹傅咏赞过的南静川,他面对红叶秀水婆娑、“小、桃、细竹夹水而生”的优美景色,久久观赏,流连忘返。
    王昶从商州向东南,游历了东岩山、爬楼山、棣花山、东阳洞、罗汉洞等风景胜地,经过商洛镇,他又收集了“四皓”的传说,然后,经龙驹寨(今陕西丹凤县)到武关。在此,王昶游赏了“山势鳞峋”的少习山,追忆了历史上经此出入关中的人物故事。
    从商南县向南,王昶换乘小舟航行于丹水之上,欣赏了丹水两岸的夜景。结束这里的公务后,王昶经商南、三要司等北返洛南县,再由洛南南下,经龙山、红土岭、荆川水、黄沙岭等,再经商州继续南行,游丹岩山、楚水、翠屏山等,经山阳县折向东南,过鹘岭,游览天柱山,寻访了宋儒邵雍在此留下的踪迹。从天柱山下来,王昶乘船沿漫川(今夹河)南行,穿过湖北省上津县,抵达白河县。在白河县,王昶游观了当地名胜。在完成白河县的公务后,王昶顺原路返回西安,完成了为期一个月的公差和游览活动。
    毕沅,镇洋(今江苏太仓)人,清代著名官吏、学者,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官至湖广总督。
    毕沅曾任陕西按察使、布政使、巡抚等职。任职期间,他对陕西的名胜古迹及自然景观极为爱护,多次拨巨款加以修膳。史称他“置姬氏五经博士,奉祀文、武、成、康四王及周公陵墓。修华岳庙及汉唐以来名迹,收碑碣储学官”,对文物保护做出重大贡献。他不仅重视名胜古迹的保护、开发,还酷爱漫游,经常到各地游览观光。乾隆四十一年(1776),毕沅在亲身游历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编撰了《关中胜迹图志》。该书详细记述了关中的名山、大川及名胜古迹,并附绘图。可以称得上是一部陕西导游志书。对后世开发和利用陕西旅游资源有重要的意义。
    毕沅游览了陕西的许多地方,其中,多次登游华山。他在《华岳祈泽记》中,记述了游华山的经过。乾隆四十二年(1777)秋,关中久旱,毕沅乃率员赴华山祈雨。他们抵华阴后,在云台观举行祈礼仪式。礼毕,参观了陈抟隐居遗迹。当晚,他们携带干粮,拿着松明火把进入华山峪,经玉泉院、希夷峡、莎萝坪、青柯坪至“回心石”。他从回心石登山,经千尺幢时他描述到:“一峰单抽,壁立千仞,中惟一罅,如刀剜锯曳,左偃右覆,不盈咫尺”。攀登百尺峡时他称:“寸寸焉,如弱矢之挽劲弓”,惊险异常。他又游了二仙桥、车箱峡等,暮时至黑虎岭。在此,他眺望四周,但见西峰“如青芙蓉插天而立”。当晚霞退去,碧月显露时,“诸星挂空”,泉声淙淙,“盖此身巳置天半,非复人世间风露矣”!观景之后,毕沅在此题名刻石留念。
    次日,他率随员越老君犁沟、云台峰、金天洞等至“擦耳崖”,此处险道凿于悬崖,游人通过时须手足并用,“然受手者不没指,受足者不足踵,贴身以进,撇屑如粘壁之鼠”。越苍龙岭时他称“前望后顾,万壑千岩,各出爪牙,鳞鬣凌空飞舞,森来搏人”,使人惊恐万分,“有知无知,为死为生,皆莫得而自去矣”!在此,毕沅看着韩愈投书之刻石,想到了韩愈投书的传说感慨颇多。毕沅又历单人桥、通天门等,至南峰金天宫。入宫行祈雨之礼。礼毕,登南峰之颠,观云海。当晚,大雨滂沱,毕沅宿金天宫。
    毕沅一行下南峰,登游西峰,谒镇岳宫,观玉井、二十八宿潭等景观。然后,游东峰,欣赏“华岳仙掌”、“洗头盆”、“下棋亭”诸景。
    毕沅从中峰下山时,适逢雨后天晴,太阳“赤如金在镕”,“半轮以下皆惨碧,听之有声,倏然腾起,大莫能状,遥映半山,而上气尽金光”。此时,白云如波涛汹涌奔腾,冲击诸峰,“天地山河融成一片”,景色极为壮观。毕沅“目玩心游”,久久观赏。
    结束对华山的游览后,毕沅总结到:“秦地名山甲于天下,而此独尊之为岳”,最奇处莫过于千尺幢,最险处莫过于苍龙岭。“其余小奇则小险,大奇则大险,随足所投,皆危机绝地”。可谓道出了西岳奇险的特点。他还指示属官重修华山志,使人们能够进一步了解西岳风光及历史传说。
    祁韵士,寿阳(今山西寿阳)人,清代学者,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官至户部郎中。
    祁韵士自幼善爱历史,为增长见闻搜集了许多历史资料,还利用各种机会去旅游。嘉庆十年(1805),他因公由北京赴伊犁(今在俄罗斯境内)。途经陕西时,他游览了陕西的许多名胜古迹。
    祁韵士西渡黄河,进入关中。首先游览了潼关关城,他称此处“雄壮莫比”,名不虚传。途经华阴,他游览了华岳庙,寻访了汉代名臣杨震之墓。
    从华阴向西他观赏了西岳山景,“马上车中,有流览卧游之乐。山之高峻,所谓只有天在上,并无山与齐”。
    在华州,祁韵士游访了郭子仪故里。西经零口镇(今渭南以西)时,观看了当地的“今日赛会”。据其所见,赛会热闹非凡,“游女如云”,向人们展示了关中的风俗民情。至临潼,他游览了骊山。经灞桥时,他观赏了灞柳风光。抵西安后,祁韵士浏览了古城的名胜古迹,又观看了街市民居。
    祁韵士从西安向西,渡渭河,至咸阳。咸阳曾是秦朝故都,他登上城北高坡,眺望四周景色,引发了怀古之情。他继续向西经礼泉,至乾县,游览、凭吊了唐乾陵。又经永寿、彬县,看到当地“穴土而居”的习俗。之后,向西北,经长武,西去甘肃,结束了在陕西的旅行游览活动。
    陶澍,字子霖,号云汀,安化(今湖南安化县)人。嘉庆七年(1802)进士,官至两江总督。
    嘉庆十五年(1810),陶澍奉命典试当年四川乡试,自京赴四川途中游览了陕西的许多名胜古迹。
    当年六月二十六日,陶澍西入陕西。途经华阴时,他谒杨震墓,游华岳庙,欣赏庙中碑刻。他还向庙中道士了解了西岳庙诸景及其传说。
    在华州,陶澍访郭子仪故里;出华州,他寻访了寇准遗迹;在渭南,他游览县城,凭吊城北的白居易墓,察寻了位于城西的传说中的秦始皇焚书故地;西历新丰,他参观了鸿门宴遗址、张良、樊哙庙等。在临潼,陶澍观看了秦始皇陵,游览了骊山并在香汤中沐浴。
    抵达西安后,陶澍在此停留了两天,其间,他游访了古长安名胜。但古迹大都湮没,“碑洞在府学,石刻尚有存者”。
    离开西安,西至咸阳,陶澍浏览了当地的古迹。西经兴平县境,他参观了汉武帝茂陵、杨贵妃墓等。在武功,他游览了传说中的姜嫄墓及祠、唐太宗诞生之地——慈圣寺即报本寺等。
    在扶风县,陶澍寻访了东汉大将马援故居——伏波村及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彪故居——班家台。在岐山,他登览岐山,谒周公庙。在凤翔,陶澍游览东湖、苏轼祠等。
    从凤翔南下,陶澍游观了姜太公钩鱼台,经宝鸡县南入秦岭,寻游了大散关、和尚原等古战场。从凤县向南,多行栈道,在凤岭山,他观赏了“凤凰窝”景观。途经留坝县,他欣赏了紫柏山风光,还参观了张良庙。从留坝向南,他游樊河桥,这里相传是当年萧何追上韩信的地方,后人立有碑刻。经观音碥,历褒城(今汉中市以北褒城)向西,陶澍游观马超墓、诸葛亮墓、定军山并拜谒了武侯祠等。由沔县转向西南,游五丁峡景区。最后,陶澍经黄坎(今陕西宁强县以南)进入四川,结束了在陕西境内的游览活动。
    魏源,字默深,邵阳(今湖南邵阳市)人,清代著名思想家、学者,道光年间(1821~1850)进士,官至知州。
    魏源青年时代,曾两次入陕游览。魏源在陕西首先参观了潼关,之后,登游了西岳华山,并都留有诗作。从华阴北上,他游览了韩城的龙门景观,还凭吊了司马迁祠墓。由韩城向西,魏源游览了宜君县(今铜川)南的玉华山,寻访了玉华宫。在蓝田,魏源观赏了辋川风光,途经临潼时,他游览了骊山。抵达西安后,魏源游览了城内、外的名胜古迹,特别是细心地观赏了“碑洞”(即现在的碑林),还出西安城,游览了终南山。
    魏源由西安向西游历了咸阳、乾州、彬州等地。留下《彬州大佛寺》等诗文。他自宝鸡向南,游览了汉中地区。他游览了沔县的“三龙洞”,登游了定军山,凭吊了武侯祠,游览了宁强的风景名胜。最后,他离开陕西,进入四川。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古代旅行游览 官吏宦游·古代旅行游览 帝王游览大好河山大合集
·北京两高校在陕一景区建生态旅游创新研究基地·考古发掘证实汉阳陵东阙门遗址曾被大火烧过
·中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联盟在西安成立·西安将建帝陵主题公园
·2011中国西安国际车展将开幕·三原特色美食千层油饼的做法
·梁文道先生西安行——《中国人与美国人的国际观》·魅力陕南 特产体验 魔芋豆腐、豆腐乳、腊肉、绞
·文化之都——“大西安”面积将达2600平方公里·大型情景音画剧《延安颂》西安首演后将全国巡演
·陕西"圣地之光照耀中国"红色文化艺术节拉开帷幕·市民持“兔年大吉”国画门票可畅游世园和华山
·“八水绕长安”正在西安重现·新中国考古成果展在秦兵马俑博物馆开展
·陕西中高考学生免费游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非遗日:关中民俗博物院将推出半价优惠
·陕西为保护文化遗产杰出农民树碑·6·11央视直播庆祝中国考古遗址公园联盟成立
三秦影像 更多
樱桃时节
樱桃时节
幸福里
幸福里
商南生龙寨
商南生龙寨
美食—萨拉、欣欣、湘飘飘
美食—萨拉、欣欣、湘
炎帝陵
炎帝陵
消灾寺及凤县几张
消灾寺及凤县几张
少华山的幽静山水
少华山的幽静山水
美丽的少华山森林公园
美丽的少华山森林公园
 本月热门
更多
·魅力陕南 特产体验 魔芋豆腐、豆腐乳、腊肉、绞股蓝
·陕西的端午节习俗 送五毒肚兜、五彩缕、悬挂艾草
·快乐“六一”出行之——西安东西南北中攻略
·陕西中高考学生免费游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
·第二届中国•西安国际民间影像节作品征稿通知
·市民持西安晚报可去建秦园林免费吃杏
图文阅读 更多
三原特色美食千层油饼的做法
三原特色美食千层油饼的做法
市民持“兔年大吉”国画门票可畅游世园和华山
市民持“兔年大吉”国画门票可畅游世园和华山
世园美景醉游人
世园美景醉游人
旱地龙舟别样精彩
旱地龙舟别样精彩
百名网友湖畔玩“穿越” 行周礼穿汉服祭祀屈原
百名网友湖畔玩“穿越” 行周礼穿汉服祭祀屈原
两岸艺术家齐奏端午音乐会
两岸艺术家齐奏端午音乐会
陕西景点 更多
富县塔
富县塔
富县石泓寺佛教文化景区(石泓寺石窟)
富县石泓寺佛教文化景
·富县塔 ·富县石泓寺佛教文化景区(石泓寺石窟)
·富县开元寺宝塔 ·富县八卦寺塔群
·潼关佛头崖 ·三原宏道书院
·三原于右任纪念馆 ·三原周家大院
·陇县关山牧场 ·阎良栎阳古城
·阎良汉太上皇陵 ·阎良古栎阳桥
陕西美食 更多
三原千层油饼(金钱油饼、金钱油塔、抹布串油饼)
三原千层油饼(金钱油
麟游血条面
麟游血条面
·三原千层油饼(金钱油饼、金钱油塔、抹布串油饼) ·麟游血条面
·武功旗花面 ·澄城水盆羊肉
·柞水糍粑 ·柞水小炒
·岐山擀面皮 ·岐山锅盔
·渭南第一泡——豆腐泡 ·凤翔腊驴肉
·周至肉夹馍 ·周至牛羊肉泡馍
陕西特产 更多
潼关酱菜酱笋
潼关酱菜酱笋
临潼黄桂柿子饼
临潼黄桂柿子饼
·潼关酱菜酱笋 ·临潼黄桂柿子饼
·山阳连翘 ·山阳薤白
·山阳五味子 ·山阳黄芩
·山阳黄芪 ·山阳白术
·山阳杜仲 ·山阳黄姜
·山阳天麻 ·山阳九眼莲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
带宽支持:古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