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黄土地上震撼世界的民俗摇滚(1)

2011-11-29 11:41:00  来源:三秦都市报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形象高举挺直具崇高感,对应大气势、主流性和大格局形貌与品相。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如果说悠扬高亢的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忧郁的诗情,那么安塞腰鼓就是这片土地顽强生命的呐喊和奔突——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像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飙,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它是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再现,它是黄河流域文化的组成部分。
    安塞腰鼓从农村打到城市;从黄土高原打向大江南北;从农家小院打到天安门广场;从自编自演走向电影电视屏幕;从农运会打到亚运会;从陕北的穷山沟走上世界领奖台,以它独特而精湛的艺术打遍全国,冲出亚洲,走向世界。1分20秒震撼全世界创造多个第一
    ……头扎白毛巾、手舞红绸带、敲响胜利鼓、跳起幸福舞,在全世界的注目中,急促的鼓点就像咆哮的黄河水,展现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2009年10月1日,中国北京举行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群众游行队伍里,“安塞腰鼓”方阵风光地第一个亮相,打出了安塞腰鼓的风采,打出了陕北黄土高原男子汉的阳刚之气。
    “安塞腰鼓”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而孕育了安塞腰鼓的陕西省,以其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闻名全中国,毫无争议地成为中国首屈一指的文化大省。而“安塞腰鼓”的闪亮登场,则从另一个侧面展现了陕西文化建设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一改过去老陕留给人们的传统保守憨厚木讷的形象。
    当天11时30分左右,当安塞腰鼓方阵伴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音乐节拍舞到天安门时,1020名腰鼓队员成了所有人的目光焦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千人腰鼓队挥手,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很多人情不自禁地站起来,和着音乐节拍为这些舞动的演员鼓掌。千人安塞腰鼓队舞过天安门只用了仅仅1分20秒的时间,却给世人留下了许久的震撼……
    安塞腰鼓作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唯一一支来自北京市以外的表演队伍,创造了多个第一,即一个节目由1020人组成,在安塞县、延安市、陕北和陕西,前无古人!安塞腰鼓历来都是由大鼓、大镲和唢呐现场伴奏,而此次却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伴奏下进行表演这也是第一次,照样打出了陕北人的粗犷豪放与气壮山河!安塞腰鼓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群众游行队伍中唯一一支以农民为主体的表演队伍!安塞腰鼓是第一个也是唯一敢于在天安门和受检阅部队相互拉歌的方阵,引起四周刮目相看!安塞腰鼓2009年9月28日凌晨2时到3时,在现场没有警察、没有武警、没有一辆来往车辆的情况下独自一家在天安门演练,成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活动中最牛的表演方阵!安塞腰鼓是唯一千里乘坐专列进京、返回的群众游行方阵!高向成一代鼓王传奇
    他是陕北的一个普通农民,一生对腰鼓近乎于着魔,他是安塞腰鼓的代表人物,却一度以拾破烂为生。他在童年时就被老师视为腰鼓的传承人,生前他却苦苦寻找满意的继承人——安塞县已故老艺人高向成是陕西安塞腰鼓的代表人物,在当地被称为“鼓王”,是安塞腰鼓绝技的保持者。他擅长的传统打法有鹞子翻身,三脚不落地,猛虎翻身和猴子拜观音等。
    高向成从小就对腰鼓情有独钟,8岁起拜村里一位老人为师学习打腰鼓。家境贫寒的他过早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但无论刮风下雨,不管劳累疲惫,他总能在激昂的鼓点和舞动的身体中找到乐趣。兴趣加刻苦使他练就了一身腰鼓绝技。就算在陕北战乱连年灾荒不断的年月,高向成也能在耕作之余集合起村里、附近的后生们,挎起腰鼓,把心中的激愤和希望化作一段段鼓曲。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高向成和很多人一样,只能偷偷在自家的小窑里拿出小花鼓,轻轻地敲上几下过过瘾;或是擦擦鼓锤,摸摸红色的流苏,寄托他对腰鼓那分割舍不下的热爱。改革开放使安塞腰鼓重新焕发了生机,腰鼓手的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高向成也再次挎起了他闲置多年的腰鼓,成了好几个腰鼓表演队的“领军人”。小小的腰鼓从陕西打进了北京,从中国走向了世界。1997年香港回归的盛典留下了老人矫健的身影和铿锵的鼓声。2000年德国举办的“柏林亚太周”文艺晚会上,老人带领的腰鼓队以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场内观众的阵阵掌声。2006年高向成被中国文联评为中国非物质文化传承大师,2007年又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人。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本月热门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