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旅游资讯>>正文
长安花 盛开枣庄2000年(1)
2011-10-22 15:48:00  来源:西安日报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虽然已进入秋末,但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冠世榴园里有一朵鲜艳的石榴花。那不是真正的石榴花,而是西安世园会吉祥物“长安花”。

  10月15日下午,峄城区林业局副局长侯乐峰带着“长安花”喜悦地回到“中国石榴之乡”峄城。

  侯乐峰此举有特殊意义,使2000年前来自长安的石榴树实体,与2000年后来自西安的以石榴花为造型的“长安花”在枣庄相聚,象征长安文化对外交流的绵延不断。

  “榴花仙子”为爱情被化作石榴树

  “石榴是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长安的。当时只有皇亲贵族才能观赏到石榴。汉丞相匡衡告老还乡时把石榴从长安带到枣庄。带回来以后种了这么多。”本月中旬,《西安日报》记者参加“百名文化记者台儿庄行”活动时,采访了枣庄市市长陈伟。谈到枣庄和西安的友谊,陈伟说出了枣庄石榴与长安石榴的历史渊源。

  关于这一历史,不仅枣庄市市长知道,枣庄的老农也知道,而且有个传说:

  匡衡原是天宫多才多艺的文曲星,与能歌善舞、貌美绝伦的榴花仙子相爱。不料王母娘娘偷偷爱上了文曲星,见文曲星和榴花仙子形影不离,醋意大发,给榴花仙子安了个罪名,打到西域一个叫安石国的地方,变成一棵石榴树。不久张骞奉汉武帝旨意出使西域,把石榴从安石国引入汉长安城皇家上林苑,其中就有榴花仙子化身。

  自榴花仙子被打到西域,文曲星视王母娘娘为敌。王母娘娘一怒之下,给文曲星也捏个罪名,打下凡间,到了大汉国东海郡九顶凤凰山南面,投胎到一户不能再穷的匡姓人家,取名匡衡。由于有文曲星的悟性,匡衡孜孜不倦地求学,最后当了汉丞相,经常出入上林苑。有一年五六月正是石榴花盛开的时节,匡衡前往上林苑,到了榴花仙子化身的石榴树下,突然前情感悟,打一个盹,与榴花仙子在梦中相会。从那以后,两人在梦中常来常往。匡衡到晚年被罢相。由于匡衡是汉成帝的老师,有相父的名分,向皇帝提出给他一部分石榴树,拿回老家栽植。就这样弄了几棵石榴,其中有榴花仙子化身的那棵树。从那以后,就在峄城建起石榴园。

  不久,一名18岁村姑因不满父母包办婚姻,在石榴园殉情上吊,家人将其就地埋葬。榴花仙子让匡衡打开坟墓,用身体暖温村姑身体,然后她附身还魂。就这样,榴花仙子和匡衡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枣庄有关石榴的文化十分丰富,峄城区作协主席邵明思收集到当地关于石榴传说一二十个,其中以神话、名人、平民故事等三大系列为主体内容。邵明思和枣庄许多老百姓有一个共同的观点:枣庄的石榴是匡衡引进的。“家有万亩榴,胜似千户侯;家有千株榴,吃穿不用愁。”邵明思说,当年匡衡用此话鼓励枣庄群众种植石榴。

  如今在石榴园南侧有匡衡墓和匡衡祠,与之相望的是人们在石榴园中塑的榴花仙子雕像。

  可信的推测

  在西安市临潼区,也有一个关于石榴的传说:

  女娲炼石补天时,不慎将一块红宝石落在骊山脚下。一年,安石国王子在山林打猎时救了一只快要冻死的金翅鸟。金翅鸟为了报答救命之恩,不远万里飞到骊山,将那块红宝石衔到安石国,投到王子的御花园,结果长出一棵石榴树。不久张骞奉命出使西域,到了安石国。正值安石国大旱,御花园中的石榴树奄奄一息。张骞把汉朝修建水利工程的经验教给安石国的人,不仅救活百姓的庄稼,也救活了那棵石榴树。安石国王子为了感谢张骞,欲赠送珠宝,张骞提出愿用这些珠宝换几粒石榴种子。安石国王子爽快答应,从此临潼有了石榴树。

  这虽是一传说,但石榴为张骞从安石国引入,有史资佐证。据西晋张华编撰的《博物志》等记载,石榴原产伊朗、阿富汗一带,2100多年前,城固人张骞将其引入汉帝都长安上林苑,因汉武帝喜爱,又栽植到骊山温泉宫。

  枣庄的石榴树果真是匡衡从长安引种的吗?

  身为中国园艺学会石榴分会副秘书长的侯乐峰告诉记者,石榴从长安上林苑向东南方向传播到我国安徽、河南、山西、山东、四川、广东、广西、江苏、浙江等地,确切无疑。至于枣庄的石榴为匡衡引来,只是一个传说,是后人的推测,没有确切的文字记载。当然这种推测也有一定的可信度,匡衡有这个条件:第一,匡衡在枣庄置有土地,有他的地界碑出土,就在峄城石榴园;第二,他当过丞相,能从皇家上林苑带出石榴种苗。

  从小就勤学善思的匡衡

  匡衡是一个从小就勤学善思的人。在枣庄,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流传很广。

  匡衡系峄城区榴园镇匡谈村人。他自小十分好学,但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同乡一大户人家多有藏书。匡衡就去给那家做工,不收分文工钱。主人感觉蹊跷,询问匡衡。匡衡回答:“我就是想读你家的书。”主人连忙将所有书拿出供匡衡读。

  由于家里没有蜡烛,匡衡无法夜间读书。他见邻居有烛光,便将墙壁凿了一个孔,借着墙孔透过的烛光读书。就是这样,他终于成为一位大学问家,尤其擅长说《诗》,为西汉经学家。

  邵明思告诉记者,匡衡年轻时效法孔子杏坛讲学,用石头在村头树下垒了一个谈台,给老百姓讲传授文化知识。从那以后这个村就叫匡谈村。

  元帝即位后,先后发生了日食和地震,汉元帝惶恐,担心是上天降祸汉朝的预兆,向大臣们咨询对策。匡衡上书,列举历史事实说明这些只是自然现象,引用《诗经》阐述真正的祸福全在于人的所作所为,建议皇上裁减宫廷费用,疏远佞臣小人,选拔良臣贤材,接纳忠谏等等。元帝十分欣赏匡衡,提拔他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后匡衡又被提拔为丞相。

  侯乐峰告诉记者,由于匡衡私自在峄城置了2000亩地,他在老家的儿子喝醉酒又杀了人,加上他性格刚正不阿在朝廷得罪人多,最后被弹劾,贬为庶民。临离开长安,将上林苑的石榴引回老家。如今匡谈村王姓人都称他们是匡衡的后人。传说当年怕株连,把边框去了,改为王姓。

  发展为全国最大石榴园

  “石榴在西安最盛行是唐代,唐代有许多描写石榴的诗词。”西安市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严潇说。

  相传,武则天十分喜欢石榴。因此,石榴在那时进入全盛时期,“榴花遍近郊”,一度出现石榴“非十金不可得”的情况。李商隐有诗:“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韩愈称赞石榴“味美蔗为浆”。

  “到明代万历年间枣庄石榴就多了起来。”侯乐峰告诉记者,根据《峄县志》记载,当时枣庄一带果树有21个种类,其中枣、石榴“尤佳它产,行贩江湖数千里,山居之民皆仰食焉”。说明当时这儿石榴园已有相当规模,成为当地一项重要收入来源。

  枣庄市榴园文化研究会会长程文华认为,明朝石榴的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明代开通大运河,促使枣庄人观念改变,弃农种植石榴,因为这比种粮食收入高;二是老百姓有和睦相处、多子多福等民俗文化,也促使他们喜欢种石榴。

  在峄城区榴园镇朱村,记者见到一棵被称为石榴王的石榴树,其主干直径有五六十厘米。

  守护这棵树的老农胡福伦说,乾陵皇帝都吃过这棵树的石榴。

  为“百名文化记者台儿庄行”活动当导游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讲解员姚慧子说,上世纪70年代,没有人知道枣庄有石榴。有北京专家在史料上看到以前枣庄的石榴作为贡果给朝廷,就给枣庄写信。枣庄人立即寻找,结果在峄城发现了这片石榴园。

  侯乐峰说,在上世纪70年代前,峄城石榴园面积不到1万亩,粗放管理,病虫害重,“十果九烂”,80%石榴晒干后把皮卖给药材公司。80年代初期开始高速发展种植,一直持续到现在。目前驿城区集中成片的石榴有12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集中连片石榴园。

  取得两项吉尼斯之最

  “从外在看,石榴红红火火,给人希望发达、吉祥如意的象征;内在,石榴里的籽多的达七八百粒,少的也有二三百粒,虽然粒多,挤在一起,但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籽粒个体大小基本上没有多少差别。这种和谐对我们人类应该是一个有意的借鉴。”侯乐峰说。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