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宝鸡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 陕西凉皮 凉皮方便包 5包包邮 原价9.9 现价5.9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各地民俗>>正文

社交往来习俗——布依族浪哨习俗

2007-11-22 16:19: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布依族浪哨习俗

浪哨亦称“赶表”、“玩表”,是布依族男女青年交朋友,找对象,谈恋爱的一种形式,是布依族特有的古朴的社交活动,是布依族的婚前习俗。对于这一习俗,前人有很多研究。欧阳若修和韦向学合编的《中国婚俗集锦》中的《布依族的婚姻习俗》中说:“男女青年都有一个自由进行社交活动的‘黄金时代’,布依语称之为浪哨(汉语称‘赶表’),每逢传统过节,结婚喜庆之时,或人潮涌流的赶场日子,都是浪哨的好时光……”①汛河的《布依族风俗志》中提到:“‘浪哨’即谈情说爱的意思,有些地区又叫‘万由’。‘万’即‘歌’的意思,‘由’是‘情人’的意思。因此,一般译为‘情歌’……”②此外,有的学者们还认为“浪哨”习俗,就是“婚姻”习俗。我认为,他们对“浪哨”所下的定义不够全面准确,没有注意到封建包办婚姻制度下浪哨与婚姻的关系既有矛盾对立的一面,又有协调统一的一面,他们常把浪哨歌与现实爱情的表达混为一谈,本文力图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全面地、历史地对万峰湖镇浪哨习俗进行了考察,并通过有关资料及一系列的论证得出自己的结论。

浪哨习俗的过程

布依族的青年男女,向来有公开进行社交活动和谈情说爱的习俗,即浪哨习俗。对于这一习俗,明代就有文献记载,当时以“跳月”称之,“跳月”本来是苗族习俗,因当时以苗族统称贵州少数民族,所以用“跳月”指称布依族浪哨习俗也就很自然了。清末民国年间,人们已注意把它同苗家、水家、仡佬等区别开来。

浪哨是布依族青年男女社交、娱乐、择偶的方式,是布依族婚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这种习俗,各个布依族地区有各自不同的名称,如“坐表”、“赶表”、“玩表”、“打老表 ”、“闹门墙”等等,有的干脆叫做“唱歌”或“对歌”,在布依语中统称为“浪哨”。“浪”,汉语是坐的意思;“哨”,汉语是姑娘的意思,“浪哨”,意思是“和女青年交朋友”,即谈情说爱。“浪哨”对于未婚青年来说纯属恋爱活动,而对于一方或双方已婚但未住夫家者来说只是一种显示唱歌才华的机会。相对万峰湖镇来说,我不完全同意以上这种说法。我认为“浪哨”对未婚青年来说并非就是纯粹的恋爱活动,因为这种活动的随意性很大,有时带有挑逗性。而对于一方或双方已婚但未住夫家者来说也不仅仅是一种显示唱歌才华的机会。如果他(她)们对父母包办婚事满意,那只是来炫耀唱歌的才能,反之,则表示对包办婚姻的反抗。

布依族青年男女的这种“浪哨”活动,多在赶街、节日、探亲访友、外出劳动的机会进行。当青年们聚集在一起时,若某一男青年看中某一女青年,即可托人介绍认识。如果女方愿意,就可以离聚会场所到不远的地方约会。布依族青年男女浪哨的主要媒介是唱浪哨歌,通过唱歌来互相了解,通过唱歌来增进感情,进而选择自己情投意合的伴侣。

浪哨这种布依族青年男女的社交活动,显然是原始社会婚姻形态的遗风。③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时期,曾经经历过氏族外婚制。当时,凡同一氏族的男女,不许有夫妻关系,只允许一氏族同另一氏族通婚。布依族青年男女现在唱歌谈恋爱,进行“浪哨”活动,也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在本村同姓的人员中不能进行,只能在这村与那村的男女间进行。万峰湖镇的青年男女进行浪哨除以上条件外,不同村也不同姓的青年男女有的也不能进行浪哨。例如,过去万峰湖镇的张、查、文三姓互不进行浪哨。到目前为此,这三姓进行通婚的也很少。据说很早以前这三姓是同宗同姓,所以不能结亲,故不进行浪哨。布依族青年男女的“浪哨”活动长期保留了下来,在“浪哨”活动中唱的歌也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并不断创作,不断加工。许多史籍文献对此都有记载,《独山州志》就说:“每当‘春二三月间’,独山布依族地区‘男女成群,山歌互答,’父母舅姑,自古不禁”,这就是对布依族在“浪哨”活动中所唱的歌的真实写照。

浪哨的表现形式

浪哨活动的重要方式是情歌对唱,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是浪哨活动的灵魂和核心,换言之,离开情歌对唱,浪哨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布依族浪哨歌有用布依语唱的,也有用汉语唱的。用布依语唱的,朴实、深切,保存着布依族固有的民族特色。用汉语唱的,明快、清新,明显地看出受到了汉族情歌的影响。用汉语唱的浪哨歌,无论内容,还是形式,自然都受到了汉族情歌的影响。不过,这种影响,也有程度深浅的不同。最明显的一种是把汉族情歌简单接收过来,几乎原封不动地流传开来,如“生不丢来死不丢,要等蚂蟥生骨头,要等白岩长菌子,冷饭发芽哥才丢”。④又如“想妹昏,变个飞娥扑妹灯,飞娥扑灯妹莫打,是哥魂魄伴妹情”。⑤这首情歌既可能是利用汉族情歌的形式创作出来的,也可能是接受了汉族情歌的某些影响,并把它溶进自己民族的浪哨歌中。总之,我个人认为用汉语唱的浪哨歌,应该算是布依族的浪哨歌,它是布依族浪哨习俗中不应排除的一个组成部分。

万峰湖镇的布依族一年十二个月几乎都有节日,如:正月十五,二月初二,三月三,四月八,五月端午节,六月六,七月半,八月中秋节,九月重阳节,吃新节,牛王节,大年,了年等等。万峰湖镇集中在正月或六、七月走亲访友,所以对歌的机会很多。除了节日外,建新房、结婚期间也是对歌的大好时机。布依族办酒席隆重而热烈,以客多为荣。

布依族青年男女浪哨的表现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进行,一种是在寨边或路旁进行。万峰湖镇浪哨的表现形式也就如此。

在家中进行的,是集体对唱浪哨歌,即后生们分为一边,姑娘们分为一边,人数不拘,主客双方围火塘而坐,一边一首的比歌喉,比智慧,倾感情,要唱个通宵达旦乃至三天三夜。

在寨边或路边举行的,是一对一对男女对白或对唱,声音非常柔和甜美,娓婉动听,讲唱到苦情处,互相同情安慰,还发出嘤嘤的啜泣声。其过程如下:在甲寨的一群后生和乙寨的一群姑娘初见面时,双方各选派一个代表先到一旁去协商,即按人才情况,年龄大小,安排男方的某人与女方的某人作一对浪哨情侣的事宜。一但安排妥当,男女青年就按安排的对象各自双双约到一旁去浪哨,以歌倾吐情思。在初次浪哨中,若有情投意合的,今后就长久浪哨下去,不再要别人安排了。要是有不合意的,这次浪哨以后就不再约会了。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3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