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三秦游首页 | 意见反馈 | 天气预报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宝鸡擀面皮 岐山擀面皮 陕西凉皮 凉皮方便包 5包包邮 原价9.9 现价5.9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各地民俗>>正文

鱼猎农牧习俗——满族:游牧民族

2007-11-16 16:37: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三大怪之——“养活孩子吊起来”


三大怪之——“姑娘叼着大烟袋”


三大怪之——“窗户纸糊在外”

    在东北流传着一首民谣:“关东山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姑娘叼着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
     
    这首民谣中说的第一怪就是“窗户纸糊在外”。
           
    早先在关东的满族居住地,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皇帝国戚居住的房屋窗户上,都用关东当地产的一种土纸“高力纸”,又叫“毛头纸”糊窗户。这种高力纸,是用芦苇、线麻等作为原料,精心制作的,纸坚韧而结实。夏天能遮阳挡风雨,冬天能御寒挡风雪,又不影响室内的阳光,很受人的喜爱。到光绪年间,人们逐渐采用玻璃窗户。不过还保留着上扇窗户仍用纸糊,下扇窗户用玻璃。至今在岫岩农村的一些地方,仍然能够看到这种窗户纸糊在外的习俗。
          
    “窗户纸糊在外”是有科学道理的。东北冬天天气寒冷,而室内多采用火炕、地炕取暖,室内暖乎乎的。窗户纸糊在屋里,由于温差较大,形成“气流水”,窗户纸容易损坏。而窗户纸糊在外,则避免了这一点,保暖性好。糊窗户纸,还要用蓖麻油喷涂窗纸,这叫油窗花,使其有较强的防水、防潮性能。逢年过节,在白窗户纸上贴上红窗花。更增加了节日的气氛,这些习俗一直延续到今天。
           
    第二怪是“姑娘叼着大烟袋”。
           
    在过去的岫岩,女人叼着烟袋是一件极为平常的事情。满族女人为啥叼着大烟袋呢?这和满族生活的环境有关。过去满族人是个游牧民族,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常会遇到蚊、蝇、蛇等的伤害,而吸烟的人身上有一股浓重的烟草味,蚊、蝇、蛇等怕这些烟味,这样可以避免伤害。同时,满族是个“规矩”很大的民族,女人吸烟也和“规矩”有关。女子在未出嫁之前,不应酬宾客。然而一旦嫁到婆家之后,孝敬公婆、应酬宾客就开始了。主要方式就是“装烟礼”。媳妇每日早晚要给公婆点烟,并双手献给老人,以示孝敬之意。客人来后,儿媳要把烟点好,吸一口,然后用手绢擦干净烟嘴,双手敬献给客人。另外,满族人在吸烟的过程中,发现吸烟冬能消寒,夏能祛暑,这也是“姑娘叼着大烟袋”的原因之一。
           
    第三怪是“养活孩子吊起来”。
           
    在岫岩,当你看到有的人家大门挂着柳条做成的弓箭,箭上还绑着红布条,表这就表示这家生了男孩;如果绑的只有红布条,表示这家生的是女孩。而“养活孩子吊起来”,就是把婴儿放在悬挂子孙杠子上的育儿工具悠车里,这是满族摇篮育儿的习俗。这个习俗,来源于满族这个游牧民族习俗。当初,满族人要在深山老林里狩猎,没有固定住处,为了孩子安全就想到“吊起”办法,把孩子放到用兽皮制作的袋子里,吊到树上,后来,当居住固定之后,又发展成为薄板制成的悠车悠车形如小船,长约1米,高40到50厘米,用薄板做成,两头呈椭圆形,接头处用铆钉铆合,加上车板,两头稍微上翘,车外用红漆刷上,上面写上“长命百岁”、“吉祥如意”等吉祥语。在悠车两头,有对称铁环,用皮绳或钢钩子悬挂到子孙椽子上,就可以使用了。在悠车上,还拴上一根绳,如生的是女孩子,就拴上“嘎哈拉”和红绣球;如果生的是男孩子,则拴上弓箭、腰刀和睡虎枕,这样既可以用来当玩具哄孩子,也能够起到装饰的作用。如果生的是男孩,悠车一般由姥姥、舅舅赠送。舅舅一般都亲自到外甥家送悠车,当到门口时,嘴里会说:“一车金,一车银,一车胖小子到家门。”在岫岩,还流传着使用别人用过的悠车习俗。这悠车必须是子孙满堂、孩子聪慧、家庭兴旺人家的。据讲,使用这种悠车会带来好运气。当孩子在悠车里哭闹时,妈妈会摇悠车,唱着摇篮曲:“悠悠啊,悠悠啊,悠悠我的孩子睡大觉……”有些摇篮曲没有固定歌词,母亲想到哪唱到哪,在母亲悠来荡去悦耳的歌声中,孩子会安然入睡。

 


编辑:秦人
发表/查看评论   
陕西精品特产 陕西高端特产礼品
陕西旅游票务网 让休闲旅游便宜起来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3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