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商南婚娶习俗(1)

2012-5-27 20:59:12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商南人的婚娶,在辛亥革命前,严格按照“周礼”中的“六礼”进行。(1)纳采。孩子长至10岁左右,父母有意央求一位双方都能说得上话的人,向比自己条件较好者联婚,或者看中了对方的孩子(或男或女)也可央人提亲。(2)问名。双方家长同意联婚,各自将孩子出生年、月、日、时,以天干,地支相配的八个字,写于红纸上,由媒人来回交换,请算命先生算合。(3)纳吉。也叫“过礼”或“订婚”。双方的生辰八字若无相冲相克,男方选择订婚日期,写于红纸上,通过媒人送至女家。订婚当天,男方将生辰八字填入龙凤筒上,连同订婚聘礼、认亲礼物送去。女家拟请叔伯长上,知己亲戚,来喝喜酒。认亲与订婚的聘礼有的全部退回,有的只收一半,也有的全部收下。(4)纳征。男女双方到了结婚年龄,男家请媒人去女家征求婚娶日期,若经同意,即商定一大致期限,使双方有所准备。(5)请期。男方择定“合卺”之日,用红贴通知女方。女方若无异议,媒人要问清还要什么礼品,去几辈送亲,来多少抬嫁妆的人等。(6)迎亲。成亲之日,男家将新娘辞香火的礼物、衣服、手饰以及化妆品,请人挑上,随同媒人抬花轿至女家。花轿不能抬空,去时,要一小孩坐其中,名曰:“压轿”。贫寒之家,做不起花轿,以“兜子”轧着彩篷代替。男方迎亲的一系列活动,由善于辞令、知礼随和的人总领,此人就叫“夹毡”的。也有的称“客头”。迎亲的人至女家门口,女家要放炮恭迎,且设宴款待。宴后,新娘即全身换上男家送来的衣服、鞋袜,不带走娘家一条线,然后烧香磕头,辞别祖先父母,搭上红盖头,挂上铜镜,由哥或弟背进轿内。
    新娘到家,要放炮迎接。新郎至轿前一揖,牵娘揭起轿帘,搀扶新娘出轿。此时由一人手提木斗,内装碎干草、五谷杂粮、红枣、麻钱、核桃等物,迎着新娘,边唱边撒。歌词为:“新娘到门前,四季保平安;一撒金,二撒银,三撒新娘进了门,四撒儿女一大群。”新娘进门之前,要举行拜天地仪式。院内设有敬神之桌,桌上放一只装满粮食的斗,斗上放有装满粮食的升子,升子背后再放尺子、剪子、算盘、镜子、秤、犁铧、织布梭等。磕头3个,为“拜天地”,然后夫妻对拜,最后亲郎新娘入“洞房”。安徽移民拜天地比较简单,新郎新娘站到堂屋门前,先向里磕头,然后向外磕头,算是拜了祖先、天地。新房的床单下面放几把花生,毛栗、枣等物。两只枕头底下各放1个红鸡蛋,被子底下放5个。入洞房前,这些东西不能动。新娘进入洞房后,小叔、老表等人开始抢取,一图吉利。
    新娘在新房坐下后,厨房送来两碗子茶(每碗两个荷包鸡蛋)。新郎和新娘每人吃一小口,然后交换。之后,婚宴开始。“送亲”的当为上宾,自然位居首席。凉菜撤去之后,热菜上7道,第七个上丸子,象征“七子团圆”。此时新婚夫妇开始向客人敬酒,一般敬酒两杯或7杯。新郎的父母也要给客人敬酒,以示酬谢。新房内的酒席叫团圆酒,新婚夫妻坐上席,男左女右,姑、姐、嫂子等人作陪。饮酒时,新婚夫妇要交换酒杯,同饮一盅酒。
    商南人结婚很讲究散红鸡蛋。新娘进入洞房,老表、小叔子们都缠着新娘子要红鸡蛋;家中主人也向来客、邻居及帮忙者敬送红鸡蛋。晚上有“闹房”之举。
    结婚第三天,新娘之母要来给女子送油;第十天,新娘与丈夫一同回娘家,叫“回九”,住九还八,在婆家住九夜,回到娘家再住八夜,也有住半月,一月的。结婚第二年正月,须带上厚礼至娘家认亲,名曰“回门”。凡受礼之本家,均设宴款待新女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移风易俗,新事新办,自由恋爱,文明结婚之风日盛,男女双方由当地政府领取《结婚证书》后,即为合法夫妻。结婚仪式,简单朴素,仅邀集亲友欢聚一堂,茶话座谈即可。有的新婚夫妇还要种树1株,为社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以作纪念;有的在新婚之夜,夫妻双方制订工作、学习、五好家庭计划,商讨计划生育措施,既节省了开支,又富有新的内容。
    旅游结婚是80年代初期兴起的结婚新风。其“蜜月”在旅途中度过。归来之后,各自又回到工作岗位,双方家庭省去设宴之劳,亲友也从繁琐的礼仪中得以解脱。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