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宁陕县民间劳动习俗

2012-5-27 12:59:44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解放前,本县人主要从事农业劳动,其次是搞些与农业有关的副业劳动。捕鱼是劳动中“捎脚”和“插曲”。解放后某些方面有改革。
    一、农业
    下种: 种苞谷,又叫“种籽”。山地种籽是件大事,要天天“打犒”(即犒劳,吃好菜好饭)。
    栽秧: 一个村落,一个院落,一条沟,一道弯,第一家,栽第一次秧,叫“开秧门”。要请有名望、最好的“秧把式”扯头一个秧,栽第一个秧头。主人在田坎上,以酒肉菜饭招待“秧把式”,象征着栽秧后有好吃好喝。栽秧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弯腰时间长,所以栽秧只劳动半天,称为“秧半天”。栽秧是“一籽下地、百粒归仓之禧”。加之,劳动量非同一般,故而大办筵席。
    打锣鼓革: 农忙季节,自愿结合,组织“堂将班子”,挨户轮流薅苞谷草。有专人在一旁打锣鼓,唱歌,借以振奋劳动精神,清除疲劳。如果对山也有一个“班子”,他们彼此就对唱山歌,气氛甚为热闹。主人待“堂将”大摆酒席,“打犒”。
    狩号:苞谷快要成熟时,选一居高临下之地势,搭一号棚,再选一木,长2~3尺,大碗粗,凿空有横口,叫梆。彻夜敲梆喊号,野猪、狗熊听见号声,不敢来损害庄稼,时达一两月,收获方止。
    二、副业
    拣板栗: 丰收之年,满山遍野是板栗。城镇上,大人小孩,有的倾家出动,鸡叫起床,黎明进山,板栗朳里,人声喧嚷。遇到多处,一把能抓五、六颗,半天时间,少者拣5~10公斤,多者20余公斤。江口、沙洛人一天能拣50余公斤。下午,荷栗者,络绎不绝,满载而归。
    打杨桃: 杨桃又名猕猴桃。可做酒,制果脯。收购价每公斤鲜杨桃0.24元,值盐0.8公斤。秋日进山,以竿击架,或砍倒便拾,每人每天可采百多公斤,只是运输困难。
    背枋板: 清代和民国时期盛行。是因交通闭塞,副业无门,只好将松木解成长八尺、宽八寸左右,厚二寸的枋板,好芬力可背6~8块,出山卖板换钱。
    打猎: 本县人叫“出坡”,又叫“打枪”。有几句歌诀:“熊打黑槽,猪打垭,麂子打的亮耳朳”,出坡分“前仗”和“后仗”两路人。“前仗”2~5人,背火枪,潜伏于野兽出没必经处,叫“坐点”。“后仗”2~4人,身背弯刀,披荆斩棘,领猎狗2~3条,狗项拴铃,以便在遮蔽处知其方位。从野兽巢穴地沿山搜索,边走边吆喝,所以“后仗”又叫“撵山的”,猎狗叫“撵山狗”。发现了猎物,叫“起仗”,在猎狗的追赶中,“后仗”要及时“报点”。示意“前仗”当机“开炮”。猎物分配是有规矩的,响头炮分双股,还要得皮子,如打的狗熊,熊胆也是头炮的。开第二枪,叫填炮的,分一股半,其他人每人一股平分。头杂下水是猎狗的。
    出坡的忌讳很大。出坡前要敬神,祭山王老爷;要看日子,红煞日子不能出坡;说话不能“放快”。如出血,要说“见染子”。死了,要说“倒仗”。否则就“犯忌”,不能出坡。
    其它捕猎法还有:安套、安榨板、安“电枪”、安夹子、诱饵包炸药等各种方法。这些,花时间不多,算是捎带副业。
    三、捕鱼
    本县较大的河流有鱼,但没有专业捕鱼户,皆属副业。获鱼自食兼卖。其法除常见的网、钓、毒之外,还有山区独特之法。
    安方: 有的叫“鱼涧”。即取石沿河砌拦,成倒“八”字形,小口安一方石,作流口。再用手指粗的竹子,长3~5尺,编成“鱼摺(笆)子”插入方口接鱼。于春秋两季接捞,每天取鱼1~2斤,有时一夜接4~5斤。不仅接鱼,还能接鳖、娃娃鱼。
    端簸: 取竹筛,白布包口,布的中间开一小口,长2~3寸,小口边缘敷以饵料,夏季置于水中,游鱼渐入小口内,此时轻轻入水,快速端簸,至岸取鱼,少则三五条,多者二三十条。
    捉鳖: 过去,河道里到处是鳖,冬季用灵,春夏手捉,捉鳖能手, 一天至少可捉得二三十 只。捉鳖人亦有口诀一首:春扎杨柳,夏扎滩,冬天扎的回水湾。
    四、搬运
    县境山高坡陡,交通闭塞,除西万公路沿线外,搬运物资全靠背笼和扁担。
    背笼: 有篾丝密夹背笼,篾片花篮背笼,大扎背等数种。大扎背能装五斗粮食,约100公斤。尤其陡坡小路,只有靠背笼搬运。
    肩担: 过去,从四川传来一种挑“牛脑壳”、“高肩”的,挑担形式是扁担弯曲似弓,货物主体在背后的一头,占负荷量70%,担起来离背约一尺;前面的一头因量轻,翘得比头还高三四尺。垫肩很厚,担时,扁担齐耳门;具有三高:前头翘得高,扁担垫得高,打杵拗得高,谓“挑高肩”。此外,还有挑箩筐的,有挑皮篓的,有挑“甩甩肩的”,有背背夹的,有用肩扛的、背驮的,形式多样,各随其便。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