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石泉县服饰习俗

2012-5-27 12:05:51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衣着
    民国时,农家衣被,主要靠土纺土织。布料染成蓝、黑二色。男子穿对面襟便衣(布扣)。女衣有大小襟,在右边开口。男女都是大腰便裤,不开口,用裤腰带捆系。布鞋、布袜。男子常年赤脚草鞋。冬季穿多耳麻鞋、棕袜。不戴帽,以白布缠头。遮阳戴草帽,下雨穿蓑衣,戴斗笠。冬天多穿棉衣。富者长袍马褂,穿绸着缎。文人多穿长衫,戴礼帽。太太小姐,穿旗袍或长裙。老年妇女包小脚,扎裤腿。学生穿学生服。童子军穿童子军服。
    解放后,长衫、礼帽绝迹。干部穿干部服(四兜),戴解放帽(多为蓝色或灰色),穿解放鞋。妇女穿苏联大花布、枣红布、英丹士林布等。“文化大革命”期间,青年喜穿军服。80年代,青年们追求时髦,姑娘和妇女穿短裙、连衣裙、蝙蝠衫、长袜、高跟鞋。青年男子穿西装、牛仔裤、喇叭裤、皮鞋。衣着花样百出,与大城市无大差别。
    发型
    清代,男子和姑娘蓄长辫。已婚妇女,将辫子盘于脑后,称为“上头”。民国时,男子剃光头。姑娘和已婚妇女沿用旧习。男孩子在囟门处蓄一小块头发,称为“气蒙子”。女学生剪成为短发,散垂至颈,有的梳两条短辫。
    解放后,农民有的剃光头,有的同干部一样,留平头、分头、背头。姑娘蓄长辫者已不多见,已婚未婚多为短发或双短辫。80年代,女青年率先烫发,中老年妇女也逐渐仿效。双短辫已淘汰。短发妇女仍占多数。男青年留头,越来越长,有些已与妇女的短发相差无几,并留胡须。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