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佛坪县打猎习俗(2)

2012-5-23 9:38:20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按照山场内栖息的各种野兽习性和来往所走的路道(“鹿奔台,香奔包,麂子翻垭壑,野猪缠走,羊子走的香子路,黑子(黑熊)顺着槽槽来”)掌山师按猎手特长分工坐点,“前掌似傻瓜,后掌胡喊话”。前掌到点后,即给后掌发响(互用细竹制成的发音筒进行吹响联系)示意开撵。“麂子、香子全凭狗,野猪、黑子死在后掌手”,意为后掌寻茬(野兽蹄迹)跟得紧,撵得好。后掌撵到中途,如发现野兽,即给前掌报点,报明野兽名子和来路高低或走的缓急;前掌听后,随即调点,伺机待打。打枪的要点:居上往下打脊梁,居下往上打蹄子,香子、麂子打八点(即香子、麂子每跑8步要停留一下,回头望时即开枪);如打枪者离野兽在10米以内,前掌开枪打不倒,经查验如将野兽打伤,留有“染子”(血迹)或“禳子”(皮毛)不向当日参与狩猎者负误工责任;如无血迹或皮毛,要负赔误工责任。此俗行至建国初期。
    野兽被打倒后,打猎者前去先看舌头倒向何方,如倒向左边,下次就去左边山上打猎;倒向右边,下一次就去右边山上打猎;舌头伸得长,就去远方;伸得短,就在近山;牙口紧闭,就在周围山上打猎;捆住野兽四蹄抬走时,要用树稍扫地,称“扫草场”,意为野兽见不得人影,扫除人影,野兽可再来此地。
    药饵 用腾黄、断肠草、火炎、人言、滚山珠、马钱等中草药粉碎为粉状,塞入肉食内,放在野兽出没的路道处,待野兽吞食毒死。
    箭刀、箭枪 选择野兽过往处,将小树杆拉为弓形,牵线,安一用竹削成尖刀或箭头形,又称弩,箭头上涂毒药(见血封喉),野兽经过绊线,竹刀(箭)即射杀。
    饵炸 用铜雷管或硫酸钾,夹到肉食中,放在野兽寻食处,野兽吃肉食即炸,主要饵炸狐狸、狗獾和狼等。
    榨板压 选择野兽常去之地,挖一浅坑,上用竹杆支起一石板,竹杆上用线栓一肉饵。野兽吃肉饵时拉动石板,石板落下,压死野兽。
    安绳套 套有两种:一是安明套,选择背光处、野兽必经路道口,安放绳套,野兽蹄子踏到套绳中被套住;二是安暗套,选择野兽必经地点,先在地上挖一小坑,拉弯一幼树杆,安上机关,用树叶掩盖,野兽过往踏动机关,即套住腿杆,树杆随即伸直吊起野兽。
    安铁夹 建国后始有。选择野兽必经路道处,挖一小坑,用钢丝绳栓好铁夹(两个铁打的马蹄形锯齿弓形、长约20厘米、纽合),掰开放在坑中,用树叶掩埋,野兽踏上,铁夹即夹兽蹄而捕获。
    烟薰 在毫猪(刺猪)、拱猪洞口,用枯树叶、杂草堆集点燃薰烟,人带猎狗守候洞外,待毫猪、拱猪被烟薰冲出洞外时,放猎狗捕获。
    挖洞 寻找竹鼠(又名竹溜)的居住小洞,顺洞挖找,见时即放猎狗捕获。
    佛坪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于1979年建立后,禁止用套、毒、炸、压、夹等方法捕杀野兽,以防误伤致死珍稀保护动物大熊猫等。
    五、猎获物分配
    打围猎一般为多人共同劳动,猎获物共同分配享用。猎获的野兽,按有皮张和无皮张两类进行分配,由有威望的老猎人或掌山师主持,按人头分股,不偏不倚,搭配停当后,各自选拿:无皮张的野兽,如野猪、拱猪、毫猪等,按所获肉食总数,照10抽1,分给打枪人双份(意为火药份),其余以参加打猎人数按人头分股;有皮张的野兽,如黑熊、麂子、狗獾、香子、狼等,猎获后,将皮张剥下分给前掌打枪人,肉食按总数,以参加打猎人数按人头分股(打枪人亦分1股;底掌因跑路多、吃苦大,分给1股半),麂子、香子、狗獾的内脏喂猎狗;如猎获有麝香、熊胆,待出售后,再按人头分钱。
    打猎中,如有旁观者发现野兽,即给前掌喊话,报点野兽所走路径,猎获后也按人头分给1股。
    有时,将猎获物屠宰后,集中煮食,凡参加狩猎者齐聚一处,尽腹而吃;如遇过往熟人,亦邀食之。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