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靖边县传统节日习俗

2012-5-19 13:42:19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春节 俗称过年,是一年中最主要的节日。从腊月中旬开始,家家户户都忙于作“年茶饭”。腊月二十三都要彻底清理室内卫生,除夕前要糊窗子、贴窗花、贴春联,上坟祭祖,还要捞一碗隔年捞饭。除夕之夜,家家张灯结彩,合家吃丰盛饭菜,晚辈向长辈祝福,大人给孩子“押岁钱”,儿童燃花放炮,一家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正月初一(或择吉日),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赶着牲畜到卜定的方向去“出新”。晚辈见长辈祝“康健”,平辈互问“青生”。早饭家家吃扁食(水饺)粉汤,中午吃扁食,名为“揣宝”,扁食馅内包上几枚铜钱(现用硬币),吃到者为新年有福,当年生财。这天全家团聚,有“初一不出门”之说。从初二起,依次要拜族长、岳父母、舅、姑诸亲戚。初七初八不能拜年,有“初七初八拜的龟子王八”之说。初五,日出前将初一至初五清扫的室内垃圾倒至十字路口,叫送“穷媳妇”;中午吃扁食,叫填“穷坑”。
    人年 本县庆祝日期不统一,有的家户过初六,叫“人六”,有的过初七,叫“人七”,人年夜,再张灯火庆祝。二更之后,依长幼为序,互相“叫魂”。
    元宵节 又名“上元节”,在农历正月十五日。这夜大闹社火,除燃放鞭炮、焰火外,还有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跑旱船、赶毛驴、二鬼摔跤、大头罗汉戏柳翠、张公背张婆等舞蹈杂耍。县城最为热闹。
    燎干节 在农历正月二十三日。晚间,家家门前或院内放两堆火,一叫“人火”,一叫“神火”,合家人都跳越“人火”,叫“燎百病”,忌跳“神火”。
    二月二 这天男的要理发,妇女要拔脸上汗毛,叫“揭龙盖”,晚上围着宅院撒一圈灰,意为避免蛇蝎袭扰。乡村多闹社火,转“九曲”。
    清明节 在公历4月5~6日,前一天为寒食。清明这天,家家吃荞面煎饼凉拌豆芽。民间兴上坟祭祖,新郎新娘必须去上坟认“老家亲”。县级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师生要到烈士陵园扫墓。
    浴佛节 中国佛教节日,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释迦牟尼生日,乡间多兴庙会。
    端阳节 俗称“端午节”,在农历五月五日。清晨,男女折艾插头,家家悬艾叶,吃粽子或甑糕,饮雄黄酒(以避蛇蝎),小孩手足系彩绳(以后听到雷声即剪掉),颈戴香荷包。
    六月六 这天民间多要晾晒衣物,以防潮湿虫蛀。农家多吃新麦面蒸馍、炖羊肉,乡间有“六月六,新麦子馍馍炖羊肉”的俗语。
    乞巧节 在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于夜晚在院内陈设瓜果,向织女乞求智巧。现已废除。神话传说这天喜鹊都上天为牛郎织女搭桥,过七月十五日才返回。
    中元节 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家家祭祖,旧时农民在田间挂五彩纸旗。叫“挂天挽”,意思是避免鸟雀危害庄稼。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家家烙月饼,并且互相馈赠。旧时,晚上家家在院内桌上陈列瓜果、月饼献月。
    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叫“重九”,古时以九代表阳数,也称“重阳”。旧时士大夫往往结伴登高宴饮,称为“重阳会”。农家多吃油炸糕,有“九月九,家家油(有),一家没油(有)九家凑”之说。
    寒衣节 在农历十月一日。家家折叠纸衣,内充棉花,在室外燃烧,给老家亲“送寒衣”。
    冬至 多在公历12月22日,家家上坟祭祖,晚上煮羊下水或瓜,叫“熬冬”。
    腊八 在农历十二月八日,这天,农家格外早起,赶在鸟未离窝前吃杂以肉丁、面的软黄米“焖饭”,饭中的面叫“雀脑子”,传说吃下后,下年鸟雀不糟踏庄稼。腊八前夜在门上挂1把新笤帚,叫做“挂籽头”,意在祈下年庄稼籽头重,收成好。同时在磨顶上放1碗水,腊八早晨看哪个方向冰有凸起,即预兆那方丰收。
    祭灶 在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神话传说,这天灶君要返回天庭,家家吃荞面搅团,意思是糊住灶君之口,上天不言人间恶事。晚上以雄鸡、糖瓜祭灶。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