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靖边县婚嫁习俗

2012-5-19 13:40:26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旧时,本县婚嫁风俗冗繁而多讲究。
    订亲 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具庚帖,凭口为媒,男方先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待允亲后,择吉日订亲,订亲时,男方父亲、舅父、媒人带彩礼酒肉饭食及衣物(俱用双数)到女方家,称“喝酒”,女方要请族长、娘舅来吃喜酒。酒席开始时,男、女方父亲各拔1个塞在酒瓶上的红枣,称“拔酒瓶”。
    商话 结婚当年或前1年,男方须在中秋节带上酒肉和月饼到女方家通知迎娶大致时间,叫“追节”。男方将具体时间确定后,要择吉日去女方家商量具体迎娶事宜,叫“下礼”或“商话”。
    迎娶 迎娶前1天,男方要到女方家送“妆穿”。及期,新郎家由伯父、娘舅、2位女傧,以及乐队组成迎亲队伍(人数为单),带上“催妆馍馍”、“离母糕”,拉上供新娘骑乘的“硬马”(富有人家抬花轿)前往女方家迎亲。去后迎亲领事人先要与女方家总管互相敬酒,叫“换盅”,然后要到厨房“参厨”。
    新娘离家前,先由新郎姐夫赶毛驴将新娘的嫁装箱子运走,叫“赶箱”。女方也要去1名女婿客“押箱”。
    新娘家由叔父、娘舅、兄弟、2位女傧等组成送亲队伍(人数为双)送亲。新娘不论冬夏都要穿“硬衣”(皮衣、皮帽、毡袜),背束“照妖镜”。路上由4位娶、送亲女傧和拢马人护理。迎亲队伍到村时,新郎要骑牲口到村头迎接,新郎家办事人要端上酒菜为送亲众人接风。吹手在此时吹奏最拿手的曲牌,叫“顶庄”。入院后,新郎新娘到天地神位前同拜天地。之后,新郎抱起插香米斗(俗称包斗),新娘由其兄抱起,双双抢入洞房,叫“抢帐”。洞房内有知名长辈先撒五谷驱邪,洞房窗口,姐夫客们用蒸馍打窗子,叫“送儿女馍馍”。新郎上炕,先踩四角,再将“包斗”放在卜定方位,新娘伏于其上,坐着过夜,叫“坐帐”。1女傧将新郎新娘的头发并在一起梳理,叫“并头”。晚上,洞房点1盏红棉线芯长明(命)灯。宾客都吃荞面饸饹,叫“爽铺面”。寝前,娶、送亲女傧要为新郎新娘铺床,床边放置红枣,意为早生贵子。
    次日晨,新郎要到送客住处向长辈问安,叫“扶头”。中午,新郎家大宴宾客。宴毕,“站大小”(新郎新娘拜认本家族亲戚的辈份),以本家、外家、姑家、姨家等为顺序放“拜礼”。回洞房时,小姑们在门口让嫂嫂从镜面上拈针,叫拦门试巧。晚上要闹洞房。
    第三日,新郎新娘回拜新郎岳父母,叫“回门”,新娘妹妹捏辣子扁食试新郎,叫“耍新女婿”。新娘在婆家住7日,娘家住8日,复回婆家住1个月,再到娘家住1个月,叫“坐对七、对八、对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婚礼中旧俗大部分被改革。订婚,城镇青年男女全为自由恋爱,农村男女双方要互相见面,两人都表示满意之后,才请媒人作伐。男女相爱,不攀门第,不卜命星,注重品德才学。订亲、迎娶礼仪从简,新娘不坐花桥,不穿硬衣,到新郎家不拜天地,不叩头认祖,婚礼庆祝由3天改为1天,提倡新事新办,反对铺张浪费。但在近年,有不少人在婚事上讲排场,耍阔气,大操大办,也有借婚姻索要彩礼发嫁女财的。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