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子洲县生活习俗(4)

2012-5-19 11:49:07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四 行旅
    本县沟壑众多,山区行旅艰难,川道要好一些。根据川道、山道不同,行旅习俗也不相同。
    川道地区饮水靠人挑,山区多靠驴驮,庄户人备有驮桶。川里人肩挑车拉时多,山里人多靠肩背畜驮。过去群众出门都步行,走百二八十里是平常之事,穷人骑驴,富户骑骡马,所以有“骑驴婆姨赶驴汉,怀里抱个胖圪蛋”的谚语。只有极少数达官贵人才坐轿。本地结婚时,新媳妇坐一种类似轿的“驾窝子”,即是临时用椽、架子、毛毯等物绑成一“驾窝”,用毛驴或马扯架窝子。旧时交通运输工具尚有马车、牛车,山村有一秫独轮小车,只供推土用。旅途艰难,群众有择日出行的习俗。
    本世纪50年代始,交通工具有了变化,先是自行车、架子车,后又有汽车、拖拉机、轻骑、摩托。乡村搬运东西架子车为多,代步多用自行车,出门骑驴者甚少。从1979年开始,手扶拖拉机、小四轮拖拉机猛增,成了乡村十分重要的运输工具。
    五 用具
    本县群众生活简朴,用具也原始、简易、结实,注重实用。
    炊具 民间炊具,多古朴实用。烧水煮饭,用大小铁锅。盛稀饭用瓷盆,盛馍饼用柳筛竹筛。刀案擀杖,必备之具。燃料或用煤或烧柴,也有用风箱助火的。吃饭用具,一碗一筷足矣。酒盅、酒壶来人待客时方用,旧时群众多用自制的木勺舀水、舀饭,木盆盛水,木桶担水,柳编笊篱捞面淘米,木盘盛碗碟之类,高粱秸秸作盖、甑片,近来多被铁、铜、铝、搪瓷、陶瓷、塑料等制品取替,器物日益小巧而精美,过去烧开水用铜爨壶,今已罕见。
    卧具 本地群众喜炕不喜床。烧水煮饭的烟火,通入坑底,使炕常热。炕上或铺高粱秸秸席,或铺芦苇席,再铺羊毛毡,铺盖也甚简单。过去布料昂贵,农家少铺没盖,一家有只盖一块破被者,还有用皮袄、布袋苫身者。近来,群众生活好转,卧具也讲究起来了,细铺细盖,枕巾、床单、毛毯、毛巾被之类也不希罕,使用蚊帐的也渐多。群众多喜裸体而睡,所以尚不用睡衣。枕头颇讲究,巧妇们在枕头顶上绣上花卉鸟虫,或吉祥如意的字。
    缝纫用具 农家衣服,旧时都系手工制作,故针头线脑、锥子、剪刀之类,盛在一针线笸箩内,随时使用。此外,绱鞋使用木楦,熨布使用熨铁。近来缝纫机、锁边机、电熨斗等盛行,群众竞相购置。
    农具 耕地用木耩、铁铧、耙、耱,锄地用大锄、韭锄、耧锄,掏地用老镢头,砍柴禾用小镢头,割庄稼用镰刀,打场用扫帚、连枷、木锨、木杈、碌碡、扇车,布袋、顺顺、笸箩、箩驮是盛物之具,牛轭、驴架、鞍荐是畜用之物,铁锨、茅斗、麻绳、扁担、簸箕必备之器,还有勾镰、尖镢等用具。
    其它用具家 中有菜缸、水瓮、面囤、门箱、竖柜、碗橱之类,农家为了方便,也有备锤、錾、锯、刨、泥页、泥匙、瓦刀、泥盘、火钳等物。祭祀所用有香炉、纸钉等物。纸钉是一小铁制印模,可在纸上打出钱状印痕。

上一页
[1] [2] [3] [4]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