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陕西旅游年票一卡通介绍
《2012陕西旅游年票一卡通》包含98城市408家景区的强大阵容,一卡游遍全国。定价98元/张。 【点这里订购(支持邮寄)】【点这里淘宝购买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俗风情>>正文

合阳县岁时习俗(1)

2012-4-10 17:21:12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今谓春节。不待天明,鸣放鞭炮,点燃院落中先一日备好的柏枝垛(燃柏枝为古代傩俗遗迹)。家庭主事男子端香盘、执酒壶,率子侄赶往村中各神庙争烧“头炉香”,继给家中天地、土地、门、灶、财、牛马王诸神烧香叩头。男女老少皆换新衣,先同族聚于祠堂,然后全家聚于主房,肴馔祭祖,按辈“拜年”,亦称“见节”,由家中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早餐,俗曰团圆饭,吃煮饺、添岁馄饨(每人一个,婴儿相同)。煮饺与馄饨中暗包铜钱一枚(今为硬币),谁吃到则视为“有福气”,若钱币破落锅内,则视为“全家福”。饭后,晚辈挨门齐户向长辈拜年,老人留守应酬。建国后破除迷信,敬神烧香之俗渐消。至“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敬神及同族聚祠团拜彻底废除。今唯祭祖之俗犹存。
    破五 农历正月初五日,俗称“破五”,属古代傩仪驱鬼遗俗。合阳的东雷上锣鼓、跳戏、社火均于此日开始,亦称“镇穷鬼”、“赶穷鬼”。此日黎明,敞开大门,由后至前、由内向外进行年后第一次大扫除。早、午饭吃蒸饺,名曰“塞穷窟窿”。下午燋表、焚香、放爆竹、送神,农家可以破土生产。
    人日 农历正月初七日,俗称“人七日”,即“人齐日”。临时外出者,须于先日回家聚齐。午饭必吃馄饨,取“浑全”之意。晚上门口必挂灯笼,老人手端盛有干果的升子,边摇边逐一呼儿孙名讳:“回来吃果子来!”称此为“叫游魂”,此俗今废。
    立春 具体日期多于农历先年腊月中旬至当年正月中旬之间(公历二月四日左右)。清代,官府与民间均为此节举行隆重仪式,提前以色纸扎制春牛与芒神。先一天派人扮喜童自县城东郊驰马进县衙报春。县令闻报即率三班六房、乡绅商户,仪仗、锣鼓伴随赴东郊迎春,焚香祭春牛、芒神。至立春时刻,命人鸣放鞭炮,执青丝鞭将春牛、芒神打破,俗称“打春”。春牛、芒神内藏炒熟之豆类、五谷与干果,撒扬遍地任人争拾,名曰“散福”。此俗民国时已废。民间及商号于此日前书写“报春帖”以取吉利;农民以彩色涂牛角,以彩布条缀牛驴骡马尾或鬃毛;大门画红十字;小孩衣帽缀彩绸绢条与鸡、狗、娃娃脸等小型面花,以示吉庆、祛邪。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日,古称“上元”,俗称“元宵节”、“灯节”。十四日下午大扫除,鸣炮迎神。次晨,焚香敬神、拜祖一如春节,持续三天。节前家家蒸“眼眼馍”,亦称“脸脸馍”(多是鸡、鱼、兔、牛、娃娃脸等造型),节前送给女家、姊妹家。节前或十五当日给外甥送灯笼、蜡烛等,属古代部落互赠火种的遗俗。十四至十六日晚,各家大门悬挂红灯,家内各角落遍点灯烛。有的村还搭灯山,景颇壮观。民间多有龙灯、狮子、高跷、跑旱船、跳杂戏等社火表演竞赛。谚有:“白天社火高跷杆,晚上龙灯跑船船。锣鼓喧天跳杂戏,不如看狮子过灯山。”十五、十六夜为节日活动高潮,大街小巷花灯似海,争奇斗艳;空中焰花绚丽,星汉灿烂;到处欢歌笑语,热闹非凡。未满周岁婴儿,由长辈携抱,提上外家所送灯笼,带上一把豌豆,撒于井中、碾房、涝池、水窖,俗称“遗豆儿”,以禳小儿天花之灾。夜餐现多煮元宵,取“团圆”之意。
    清明节 每年公历4月5日(或4月4日)。旧时,此日前三天起,各家停止烟火,吃冷饭,曰“寒食”,今已废。清明节祭祖扫墓,俗称“上坟”。蒸的馄饨馍上盘一条龙,称“盘龙龙”。携带酒饭、纸钱、柳枝,前往坟茔祭扫、培土、插柳。结婚第一年的媳妇必须参加拜扫,俗称“认祖坟”。建国后,城区各机关干部及中、小学师生于此日前后前往烈士陵园扫墓,瞻仰烈士纪念馆,已成传统。自古至今,全县各村在清明节前后皆有荡秋千之俗,男女青年在娱乐中互表爱情。

[1] [2]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