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华阴市宗教概况介绍(2)

2012-1-5 14:35:16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华山道教属全真派,留发出家,不再嫁娶。
    华山道教活动极为庄重。日设早坛、中坛和晚坛。“三坛”活动均由各庙道徒在本庙举行。上课、诵经、奏乐,纪念诸神,祈求国泰民安。
    农历三月十五日的华山古会是道教最为隆重的朝拜盛会。古会前夕,各地善男信女携供物、钱款、香表、爆竹纷纷而至,亦有众多观光游客。高潮期,日达10万之众。是日各庙游客盈室,香烟缭绕,诵经之声不绝于耳。
    “开光”为华山道教最为隆重的法事仪式之一。即新塑神像时仅留两眼不塑,选择吉日,请各地道家名流,召集道徒,当众点睛,有“开眼见光明”之意,谓之“开光”(亦称“开眼”)。1988年,华山道协为玉泉院新塑神像“开光”,并举行了“开光”仪式。
    县内除华山为道教聚居地外,道教还有零星分布。孟塬镇蒲峪口的大罗庙,敷水镇台头村的药王庙,桃下镇东峪口的药王洞,竹峪口的华佗庙,五方乡桃峪口的祖师庙等,均有道士住持。香火延续到解放初期,后渐衰落。其中有些庙宇至今尚存;有些在“文革”中被拆除。

第二节 佛教
    唐代,本县佛教颇为兴盛。唐贞观三年(629)南姚村建圣容寺,贞观五年(631)建净居寺、宝积寺、开花寺、观音寺、大悲寺等。后周显德年间(954—960)东平洛村东南建造了海乾寺。明正德元年(1506)至嘉靖元年(1522)方山寺(今敷水镇桃园村西南方山峪口历经16年建成)。万历二十六年(1598)萧太后为高僧高蓬莱兴建了报恩寺,占地百余亩。明清后,本县佛教日趋衰落,至1949年,县内仅有和尚4人、尼姑20人。较完整的寺院有3座。今仅存方山寺,有上殿一座,两厢房各三间,老尼3人长住主持。1990年,境内佛教信徒约有百人。但尚无教会组织。
第三节 伊斯兰教
    唐时,县内回族人数很少,仅有数十人。五代之后,教徒逐渐增多,并从甘肃聘请阿訇,举行宗教活动。清咸丰年间(1851—1861),教徒有到400多人。清同治元年(1862)华阴伊斯兰教不堪民族歧视,在阿訇任武率领下,与捻军协同抗清于河南、甘肃等地。1864年,回教起义被钦差大臣左宗棠镇压,本县回族人数大减。民国二十三年(1934)后,教徒逐渐增加到29人,修复了清真寺,开展宗教活动。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三秦影像
更多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