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游,游三秦,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首页 | 意见反馈 | 资源搜索
三秦游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今天是: 西安 | 宝鸡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杨凌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高陵县的气象灾害 涝灾(1)
2011-9-7 17:01:52  来源:三秦游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涝灾
    灾情 历史上,本县有洪涝和沥涝。洪涝为泾渭之洪水为患,沥涝为阴雨过盛成灾。泾渭河上游连降大到暴雨,引起河水暴涨,造成沿岸地区遭受河洪冲击受灾。沥涝是较常发生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据气象部门统计,1955~1980年的26年中,3~10月共出现连阴雨104次,平均每年4次,连阴雨出现次数最多的为7月和10月,频率为73%。一年内发生涝月最多达6个月。民国二十一年(1932)泾惠渠建成后,大水漫灌,地下水位上升,由于排水设施未能配套,沥涝灾害最为严重。
    西汉始元元年(公元前86),七月大雨至于十月,渭桥绝。
    西汉建始三年(公元前30),大雨四十余日。
    新莽地皇元年(公元20),九月大雨六十余日。
    前赵党初六年(公元323),大雨霖。
    北魏和平元年(公元460)八月,大水。
    北魏太和六年(公元482)七月,大水。
    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四月,暴雨。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秋雨。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秋久雨。
    唐武德七年(公元624)八月,霖潦,饷道绝。
    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六月,雨,麦涝损。
    唐开元十六年(公元728)九月,久雨害稼。
    唐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久雨害稼。
    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秋水害稼。
    唐天宝十三年(公元754),秋大霖雨害稼,六旬不止。
    唐广德元年(公元763)九月,大雨,平地数尺。
    唐大历十二年(公元777)秋,大雨水害稼。
    唐元和八年(公元813)六月,渭水暴涨,毁三渭桥,南北绝济者一月。百源皆发,河水不循故道。
    唐会昌三年(公元843)九月,以雨减秋税。
    唐咸通九年(公元868)六月,久雨。
    唐广明元年(公元880)八月,大霖雨。
    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三月,渭水涨,坏浮梁,溺死五十四人。
    元泰定元年(1324)六月,大雨,渭水及黑水河泛滥,损民庐舍。
    元泰定二年(1325)六月,暴雨伤稼。
    元元统元年(1333)六月,泾水溢,水灾。
    明正统元年(1436),闰六月骤雨,伤庄稼。
    明天顺四年(1460),雨水连绵,秋成失望,人民缺食。
    明正德元年(1506)六月,河溢,漂没居民。
    明正德四年(1509)秋,水灾。
    明嘉靖十一年(1532)夏,渭大水,淹没民田庐舍。
    明嘉靖十三年(1534)五月,大水,淹没泾、渭两岸居民畜产无数。
    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七月,泾水暴涨,高数十丈,漂没居民商贾无算。
    明崇祯元年(1628)八月,久雨。
    清顺治五年(1648),大雨40日。
    清康熙元年(1662),五月大雨,平地水深数尺。八月霖雨,持续四十余日。诸水泛溢,渭水冲崩南岸数屯,绝渡半月。
    清康熙十九年(1680),秋大雨四十余日,渭水冲崩北岸数屯。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夏,大雨。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八月,阴雨四十余日,渭水溢,冲没民田。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夏,阴雨四十余日,麦穗生芽四寸许。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霪雨。
    清同治七年(1868),霪雨。
    清同治十一年(1872)秋八月,阴雨60日。
    清光绪三年(1877)夏六月,大雨如注,平地水深3尺,田苗尽没,当年无秋禾,大饥、饿毙男妇三千余人。
    清光绪七年(1881)五月十七日,大雨如注,泾、渭、灞河水涨,沿河一带所种棉花、秋禾多被淹没。
    清光绪十五年(1889),南乡东滩滨临渭河之处,被水冲刷。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水灾。
    清光绪三十二年( 1906),泾、渭二河同涨,县贾家等四村崩没民粮地1顷92亩。陈家滩等3村崩没更军各地4顷45亩。班家、草店二村淹没更粮四等地5顷57亩。
    清宣统三年(1911),夏秋,泾河水暴涨,县南有淹没人畜等事。
    民国十三年(1924),霖雨为灾,洪水泛滥,农民田庐淹没,自顾不暇。
    民国二十二年(1933)七月二十日晚,恶风暴雨,第二日始止,东北乡一带水势汪洋,房屋田苗冲毁殆尽。

[1] [2] [3]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高陵县的气象灾害 涝灾·高陵县的气象灾害 旱灾
·高陵县植被 动物·高陵县水质
·高陵县地下水·高陵县地表水 黑牛河
·高陵县地表水 泾河·高陵县地表水 渭河
·高陵县的霜日 冻土·高陵县的湿度雾
·高陵县的气压风·高陵县的降水
·高陵县的气温·高陵县的日照
·高陵县的四季·高陵县地貌
·高陵县地质构造·高陵县区保总图
·高陵县村堡分布图·高陵县建国后村堡
三秦影像 更多
长安区陕西泥人
长安区陕西泥人
长安区九龙潭
长安区九龙潭
不同角度的王锁崖
不同角度的王锁崖
秦岭山顶
秦岭山顶
浓雾弥漫种的祥峪
浓雾弥漫种的祥峪
高陵昭慧寺塔
高陵昭慧寺塔
高陵通远天主堂
高陵通远天主堂
户县隆冬黑山瀑布冰柱
户县隆冬黑山瀑布冰柱
 最新资讯
· 高陵县的气象灾害 涝灾
· 高陵县的气象灾害 旱灾
· 高陵县植被 动物
· 高陵县水质
· 高陵县地下水
· 高陵县地表水 黑牛河
· 高陵县地表水 泾河
· 高陵县地表水 渭河
· 高陵县的霜日 冻土
· 高陵县的湿度雾
· 高陵县的气压风
· 高陵县的降水
图片热点
高陵灰堆坡遗址
高陵灰堆坡遗址
高陵唐东渭桥遗址
高陵唐东渭桥遗址
高陵塔/昭慧塔/三阳塔
高陵塔/昭慧塔/三阳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
带宽支持:古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