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概况介绍>>正文

金台区大事记(截止1990年)(2)

2011-9-27 21:28: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清
    顺治六年(1649)
    宝鸡知县薛光前所修《宝鸡县志》问世。
    顺治八年(1651)
    知县张六部在邑人党崇雅(清太保公)赞助下重修宝鸡城,竣工后党崇雅写文立碑,以志其事。
    顺治十四年(1657)
    宝鸡知县周煊的《宝鸡县志》完成。
    康熙三十年至三十二年(1691~1693)
    宝鸡地区三年连旱,人民十室九空,取草和树皮为食。
    乾隆二年(1737)
    宝鸡县令乔光烈,在古陈仓城南城根(今火车隧洞外)重修陈宝祠,俗称“娘娘庙”。
    乾隆十一年至六十年(1746~1795)
    宝鸡石鼓书院建成。
    乾隆二十八年(1763)
    知县许起凤全面整修宝鸡城。增修城墙九百三十五丈五尺,高两丈,厚一丈五尺;东、西、南三门上都筑有箭楼;城墙上筑炮台八座、更楼五座,另筑更楼四处;在街巷要处设置栅门三道。为排污水和北坡雨涝洪水,在城内挖筑十八条下水道;为便利城内交通,铺筑了五条马道路面。至此,宝鸡城初具规模。
    乾隆二十九年(1764)
    宝鸡知县许起凤的《宝鸡县志》问世。
    乾隆五十年(1785)
    宝鸡知县邓梦琴的《宝鸡县志》修成。
    同治六年(1867)
    十月十一日,回民起义军攻破宝鸡县城,知县崔铨淦全家被杀。
    十一月,县署移至西关外玉涧堡,数年后方迁回县城。
    光绪二十五年至二十七年(1899~1901)
    三年连旱,关中地区饥民挖草根、剥树皮食之,死者甚众。
    光绪三十三年(1907)
    宝鸡知县蔡宝善奉命废科举、兴学堂,将当时的宝鸡县金台书院(现解放电影院处)改为宝鸡县第一高等学堂(今西街小学前身),任李紫垣为堂长。
    宣统三年(1911)
    三月一日,县城始设宝鸡邮寄代办所。
    九月一日,陕西陆军张凤翙、张益谦,响应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辛亥武装起义,宣布陕西独立,革命浪潮波及宝鸡城。
    九月八日,宝鸡哥老会首领马云山、白福顺令王清明、周瑞林率众起义,攻夺宝鸡城。九日下午,王、周率300余人由渭河南进发,沿途焚毁石坝河天主堂、宝鸡南关天主堂。县勇队长王明海为内应,开东门迎接起义军进城。义军进城后,烧毁县署西华亭、高等学堂,捣毁恒升当铺,释放狱囚,知县雷天裕西逃秦王寨(今宝鸡县固川乡佛岩崖附近)。
    九月下旬,陕西革命军赵皖江以“宣抚招讨使”名义来宝(随从军官有甄寿珊等十余人)进行革命宣传活动。此后,赵改任秦陇复汉军第三十五标统,收编马云山为第二营管带、白福顺为第三营管带,赵标统自兼第一营管带,北卫县功镇,南保大散关,防御清兵。清甘肃固原提督张行志、副军将崔正午(回族)进攻凤翔。
    九月下旬,宝鸡县旅省学生杨仁山、何雪堂、郭灵甫、容玉璋、惠从周等返回宝鸡开展革命宣传活动。
    十月二十二日晚,马云生、白福顺等率众在宝鸡城区游行,响应武昌起义。
    十月三十一日,马云生、王清明等率800起义群众占领宝鸡县城,释放清政府关押的囚犯。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
    4月,国民政府宣布知县改称“知事”。
    宝鸡县成立议会,选举议长1人,议员11人,倡行男子剪发、女子放足等新事。
    民国7年(1918)
    九月初七,滇军从马峪河出,袭击宝鸡县城。驻宝北洋军十五混成旅势孤,退守益门镇。滇军不久离开宝鸡,由渭河南经晁峪入天水。
    腊月二十日,陆军十五旅将作战中活捉的“党拐子”(党毓琨——郭坚部下)部下25名士兵全部刀杀。
    9月21日,郭坚军来宝。驻扎数月,大肆抢掠。
    12月15日,北洋军十五混成旅兵分三路由益门镇包围县城。郭坚难以抵挡,狼狈逃回凤翔,县城被混成旅(旅长管金聚)占领。
    民国9年(1920)
    十一月初七日夜发生地震,旧墙、破屋倒塌,城墙大半崩溃。一日内发生余震10余次。
    民国11年(1922)
    强振川的《宝鸡县志》成书。
    民国14年(1925)
    8月2日,杨虎城率部进驻宝鸡。
    民国15年(1926)
    2月,吴新田与杨虎城部在宝鸡发生战斗。
    同年,宝鸡水巷口长春堂书局开业。
    民国16年(1927)
    7月,陕西靖国军郭坚部下党毓琨自封师长,率残部大规模盗掘代家湾文物。
    民国18年(1929)
    关中大旱,五谷无收,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宝鸡斗麦硬币10元,饥民饿死者不计其数。县长令人在西关外(现宝鸡中学后)挖一万人坑,掩埋饥民尸体。
    民国19年(1930)
    农历四月初七至初九,爆发“交农”运动,4500多农民手持农具拥到县城东关,要求停收粮款,不然就交农具罢耕。县城为此关闭三日,贴出告示,宣布“停收粮款”。
    是年,宝鸡天空首次出现飞机。民众不知其为何物,奔走相告。
    民国20年(1931)
    9月9日,省清乡总局下令清乡。千、陇、凤、宝四县划为全省第七区,组织清查户口,收缴武器,实行连坐法。
    10月27日,西安教职员工和学生发表《为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告陕西民众书》,宝鸡县旅省同学组织宣传队返县宣传。
    民国21年(1932)
    7月,霍乱(又叫虎烈拉)流行,缺医少药,死者甚众。
    秋,宋子文来宝,视察宝鸡峡,省、县招待花费极大。
    10月,杨虎城赴陇县收编陕西警备师马青苑残部,路经宝鸡。
    于右任来宝,在县第一高小为师生讲话。
    是年,持续大旱,庄稼歉收。
    民国22年(1933)
    自6月起,全省连降暴雨,大小河流无不泛滥。渭河洪峰流量林家村5850立方米/秒。6月17日,水进南城门。
    电影首次在宝鸡放映,地点城隍庙(现宝鸡市印刷厂),影片为无声滑稽片“救荒奇策”等。
    民国23年(1934)
    1月,在南京国民党中央党部广播电视管理处学习期满的姚维熙,带回一台建电牌五灯(电子管俗称“灯”)直流收音机,(国民政府建设委员会电机制造厂出品),交县政府,第一次试听,轰动全城。
    8月,“新汉社”秦腔剧团从汉中迁来宝鸡,社长张志林。
    秋,一架小型直升飞机因汽油耗完而降落在玉涧堡南的渭河滩上。是为宝鸡第一次降落飞机。
    民国24年(1935)
    宝鸡县政府明令禁种大烟,派人毁除烟苗。
    民国25年(1936)
    12月13日,西安事变的消息传到宝鸡,各界人士掀起爱国抗日热潮。旅省学生萧蓼、何家昌、杨参政等回县宣传。国民党县党部人员逃跑。
    民国26年(1937)
    1月,中央军胡宗南率部由汉中到益门镇,杨虎城部下刘威城离开宝鸡。县党部人员返回县城,到处搜查捉拿回县宣传抗日救国的学生,学生闻风避匿。
    3月1日,陇海铁路西宝段通车,通车典礼在宝鸡举行。赵家璆任宝鸡车站站长。
    6月6日,大雨倾盆,山洪暴发,农田被淹。
    7月,大雨成灾,遍地成河。
    8月,宝鸡城北原上始建飞机场。
    10月,“宝鸡县各界抗日后援会”成立。县长钱范宇任主任,国民党县党务指导员牛春韶任副主任。同时在县立西街小学、虢镇小学设立抗日救亡支会。
    12月,第三临时教养院从上海转移到宝鸡,院址西大街城隍庙巷(今宝鸡市印刷厂一带)。下设8个队,分别在长寿山、十里铺、斗鸡台、卧龙寺、石坝河、党家村、太寅、平禄寺,任务是收容抗日伤员。第一任院长李自清。
    宝鸡南園大舞台(席棚土墙)在东关建成,经理谢书丹。冬,接待京剧女演员刘凯琴等演出。
    宝鸡县县长钱范宇因县境内种植鸦片事,被逮捕查办。
    宝鸡西街小学抗日宣传队下乡宣传抗日救国,教唱抗日歌曲,演出抗日戏剧。
    宝(宝鸡)平(平凉)公路开工。此路全长202公里,次年通车。
    西安武望三在今中山东路修建三层楼的“陇海浴池”。是为宝鸡第一座楼房。
    是年至次年,驻防风翔的毛炳文三十七军调驻宝鸡;不久,又调第三预备师周开勋部接防;国民党王敬久师、黄杰师先后来宝整训。接着陕西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凤翔移驻金台观;宝鸡警备司令部驻东关东岳庙。宝鸡成为西府的政治军事中心。
    民国27年(1938)
    4月间,侵华日军首次轰炸宝鸡,市民百余人遇难。
    8月,“中国工业合作协会西北区办事处”(简称“西北工合”)成立。办公地点在城内西街,卢广绵任办事处主任,总会顾问路易·艾黎和工程师吴去非协助工作。
    8月20日,日机轰炸,投弹于北崖茹家窑门口,20多人被炸死。
    9月,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于今中山东路邮电所附近开办一小型柴油机电厂,名为“西京电厂宝鸡分厂”。
    9月,汉口申新四厂、福新五厂迁至十里铺。当时,申新四厂有两万纱绽。福新五厂(面粉厂)有30~36英寸钢磨12盘和一部3000千瓦发电机组。实际来陕100多人,由瞿冠英、孙镇域等主管。
    秋,《郑州通俗日报》迁宝,改名《宝鸡通俗日报》。是为宝鸡最早的报纸,刊行11年之久。
    10月,“大新面粉有限公司”从河南省漯河迁至十里铺,改名“大新面粉厂”。经理杨靖宇,翌年开工生产,使用天津德商洋行运来我国的第一批米亚克磨粉机,日产面粉1000余袋。
    11月,由西安各大专院校爱国师生组成的抗日救亡宣传队在宝鸡街头演出话剧《放下你的鞭子》、《捉汉奸》等。
    11月29日12时,日机8架轰炸宝鸡柴、菜市场。死难八九十人。同时,炸死城内北崖张家窑五六人。其它地方亦有死伤。
    由私人创办的,仅能容纳200余观众的简易席棚电影院,在今中山东路邮电局处开业。
    是年,宝鸡民众教育馆成立,馆长张定五。
    民国28年(1939)
    1月,印度国大党援助中国抗日战争的医疗队队长艾德华及夫人由艾黎(新西兰人)陪同来宝。
    3月,南洋华侨援助八路军的36卡车抗战物资运到宝鸡八路军兵站。
    4月,英国国际主义战士乔治·艾温何光来宝,协助路易·艾黎组织工业合作社。4月24日,“工合”宝鸡事务所成立,刘大作任主任。
    上半年,宝鸡县的抗日机构——“动员委员会”成立。主任委员为县长王奉瑞,副主任委员为县党部书记长李含英;国民兵团副团长、财务委员会主任、工商组主席、基督教青年会主任、第三教养院院长等5人为委员,会址县政府(解放后市人委)前院西廊。
    7月某日,日机36架两日内连续轰炸宝鸡,平民死伤惨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