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游,游三秦,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首页 | 意见反馈 | 资源搜索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游论坛 | 三秦团购
今天是: 西安 | 宝鸡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杨凌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间艺术>>正文
陕西珍贵的古老剧种——汉调二簧(组图)(1)
2011-7-5 17:23:06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陕西大剧

\
汉调二簧

汉调二簧又称陕二黄、山二黄,是陕西第二大剧种,流行于陕西的安康、汉中、商雒、西安及四川、甘肃、湖北的部分地区。它源自陕南汉江流域的山歌、牧歌、民歌,清代初叶受秦腔影响,并吸收昆曲、吹腔、高拨子等曲调,糅合当地方言,形成了独立的声腔剧种,原来用双笛伴奏,笛以竹作簧,故称二簧。为与京二簧区别,又称土二簧。

汉调二簧传统剧目丰富,仅安康一地就有一千二百多种,已挖掘整理出本戏420个,折子戏517个。这些剧目的题材多取自《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封神演义》及其他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其中的代表性剧目有《文姬辨琴》、《胡笳十八拍》、《战蚩尤》、《尝百草》、《黄天荡》、《清风亭》、《二度梅》、《打龙棚》、《梁红玉》等。

艺术特色

\
汉调二簧

汉调二簧在发展中曾形成安康、汉中、商雒、关中等流派,名角层出不穷。其脚色共分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十个行当,表演讲究细腻精到,唱腔真假嗓并用,悠扬婉转。生、老旦一般用真声演唱,旦用假声演唱,净则使用虎音。

其唱腔以西皮、二簧为主,西皮用于表现愉快、爽朗的情绪和场面,二簧用于表现悲哀、肃穆的情绪和场面,演唱中根据剧情需要交替使用,形成甜音、苦音之分。伴奏乐队的文场使用胡琴、二胡、月琴、三弦、阮、唢呐、笛子、喇叭等乐器,武场则使用牙板、梆子、暴鼓、尖鼓、锣、铙钹等。汉调二簧的脸谱样式众多,比京剧和秦腔更为考究,目前收集到的有四百五十多个。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最新资讯
· 陕西秦汉陶器(组图)
· 见证大唐盛世开元通宝(组图)
· 皇帝手书的崇宁通宝(组图)
· 陕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欣赏(组图)
· 陕西出土精金银器欣赏(组图)
· 陕西出图文化——铜镜
· 陕北窑洞——现存最原始的居住方式
· 三秦文明古老的取火工具火镰(组图)
· 淳化大鼎多组图欣赏
· 陕西民间刺绣工艺欣赏(组图)
· 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仓鼓乐(图)
· 艺术奇葩——陕西锣鼓
图片热点
陕西秦汉陶器(组图)
陕西秦汉陶器(组图)
见证大唐盛世开元通宝(组图)
见证大唐盛世开元通宝(组
皇帝手书的崇宁通宝(组图)
皇帝手书的崇宁通宝(组图
陕西出土精金银器欣赏(组图)
陕西出土精金银器欣赏(组
陕西出图文化——铜镜
陕西出图文化——铜镜
陕北窑洞——现存最原始的居住方式
陕北窑洞——现存最原始的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
带宽支持:古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