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游,游三秦,游遍三秦大地从三秦游网开始。 首页 | 意见反馈 | 资源搜索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民间艺术 | 民俗风情 | 三秦影像 | 旅游线路 | 三秦文物 | 旅游视频 | 三秦文化游 | 互动专题
三秦概况 | 景点介绍 | 地方特产 | 三秦美食 | 传说典故 | 餐饮住宿 | 休闲购物 | 交通出行 | 三秦名人录 | 三秦团购
今天是: 西安 | 宝鸡 | 咸阳 | 铜川 | 渭南 | 延安 | 榆林 | 汉中 | 安康 | 商洛 | 杨凌
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历史文化>>正文
民国前期省立图书馆代管下的西安碑林
2011-7-28 19:37:46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 更多

    从民国之初到民国27年(1938)西安碑林管理委员会成立,碑林由陕西省立图书馆代管。
    陕西图书馆成立于清宣统元年(1909)八月,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公共图书馆之一。第一任馆长为陕西三原县人贺伯箴。民国元年(1912)夏,贺伯箴去职,长安人毛昌杰(俊臣)继任馆长。执事未久,又由三原人朱先照继任。朱先照任职期间,曾主持编辑了迄今所知最早的一份正规的碑林藏石目录——《图书馆所管碑林碑目表》。
    民国5年(1916)5月,图书馆归省政府直辖。省督兼省长陈树藩委请高树基兼任图书馆馆长。高树基任馆长至民国16年(1927)4月,达11年之久。其间,民国6年(1917)4月,图书馆在重修北院的同时,也对碑林房屋加以修葺,未作彻底整修。这是民国前期省立图书馆代管期间,西安碑林见于记载的惟一一次小规模的维修。
    高树基任职期间,图书馆的业务和管理逐步走上正轨。民国13年(1924)6月,公布实施了《陕西图书馆章程》,制定出包括劝工陈列所和西安碑林在内的各项管理办法共14项134条。其中有“管理碑林规则”10款,因为是迄今所知第一份成文的碑林管理规则,兹将全文抄录如下:
    管理碑林规则一、一年内碑林之启闭,由本馆酌察气候规定之。凡冬季严寒闭林时期内,只准游览,
    不得拓碑。二、每日之启闭,以上午八时至下午五时为开林时间,拓碑者得入林拓印。三、字帖行拓碑,须在本馆领券登记,声明拓工熟习,不致伤碑字样。每一字号收费八
    元,储为零星修理碑林之用。四、此项登记券,以一年为期限,届期另行更换。五、每日各该行号所拓数目、种类,均须汇五日报告于管理员登记存查。六、某碑剥落太甚者,本馆得限制其拓印数目,以资保存。七、拓碑人若有手工粗恶、恐致伤碑情形,本馆即暂停其拓印,令该号更换合格工人。八、各该号如意欲拓某碑时,应由管理员分配数目、次序,不得彼此争执。九、省署拓印碑帖时,由本馆传知业经登记之字帖行公同担任,限期拓齐,其纸墨工价
    均照本发给。该时间内,应暂令各号停止拓印。十、领券登记之行号,倘有不守章程,不服指挥情事,即由本馆停其拓印,券费概不发
    还。
    民国22年(1933)1月,陕西华县人张知道出任图书馆馆长。其任职六年间(1939年4月离任),于民国24年(1935)3月编著出版了《西京碑林》一书。这是近代以来专以碑林为题材的第一本正式出版物,对西安碑林的历史沿革和所藏历代碑刻作了概要介绍,并有碑林藏石目录两种:其一是按碑刻之时代排列,其二是按碑刻陈列的位置排列。当时的省立图书馆为便于游览,将碑林分为12区,第二种目录便是以区排列的。此目录比民国3年(1914)《图书馆所管碑林碑目表》更为详备,基本上是一个全目。该书碑目后“附注”称:“碑石共计四百九十四种一千四百二十四石”。但经今人路远仔细核对,认为统计不确,如明代的“石经补字”,应为97石,表中却列3石。当然,碑林藏石种数石数的统计,往往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数字,这是因为何谓一种,何谓一石,两种碑同刻于一石者如何理解,碑阳碑阴如何算等等,常常因人而异。尽管如此,这并不影响张知道所编的这份碑目的珍贵价值,它基本上反映了民国前期碑林藏石的全貌。
    关于碑林的建筑情况,张知道在书中只对当时的状况仅说了一句:“今则各处建筑,年久失修,时虑倾圮。换新何时,未可知也。”但其书中收有一份《碑林略图》,标示了当时碑林建筑和分区情况。将此图与足立喜六《长安史迹考》中所附之图加以比较,除多了第11区“管理员室”之外,其他建筑完全相同。也就是说,当时的碑林建筑与清末时足立喜六所见到的相比,基本无变化。


1935年《碑林略图》
    民国25年(1936)筹备整修碑林时,主持其事的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西安办事处,曾拟定了一份《整理西安碑林计划书》,其中对整修前的碑林状况作了概要介绍:
    按现碑林既为明清以来屡次建修,所有碑碣,亦随时移入,故房屋既不整齐,而陈列次序,亦嫌杂乱。现省立图书馆,为便于识别起见,分为十二区标题。在第一区除石台孝经为唐碑外,余均为清康乾以来碑志。第二区多陈唐宋古碑,如颜、柳、欧阳诸名家碑碣均在其中,惟间杂有清代名人所书碑碣,或重摹者,则为后人加入,非其本源也。第三区完全陈列开成石经,分为左右两室及两庑,共二百四十余石,下有石座,上有石顶,排列尚属整齐,谅为宋明之旧,惟左右庑壁所嵌砌明清碑碣,或为后代移入。第四、五、六区杂陈宋、金、元碑碣,或立室中,或嵌墙壁,其嵌墙壁者类多为清代及近人所书。第七区碑碣均嵌于两庑之墙壁,时代最为杂乱。第八区以重摹淳化阁法帖为大宗,明清碑碣或立地上,或嵌墙壁中,且有上下颠倒,左右横陈,急须改造也。第九区中座为至圣先师像,余为明清碑碣,大率为法书、题记、劝善文之类。第十区、十一区位于门旁,在七区之西偏,所陈列者皆为明清以来之图像、题赞、歌诗等等,陈列皆无条理。至于碑林房屋,除八、九两区可勉强留用外,其余房舍已年久失修,不是卑陋黑暗,即是破败倾欹,且多数碑碣,均嵌入墙壁,实有碍于研究观摹,设墙有倾记,则碑石亦与之俱碎矣。窃思碑林所藏碑石,计一千四百余方,冠冕全国,为中国两千年来艺术精华之所萃,尤其开成石经,流传千余年,关系于中国文化至钜,整理保存,是不能或缓者也。

编辑:秦人
 最新资讯
· 西安碑林清代时期的藏石
· 西安碑林清代时期的整修与建筑格局
· 西安碑林清代时期的历史变迁
· 西安碑林明代时期的藏石
· 西安碑林明代时期的整修与建筑格局
· 西安碑林明代时期的历史变迁
· 西安碑林金元时期的历史变迁
· 西安碑林金元时期的藏石
· 西安碑林金元时期的整修与建筑
· 西安碑林宋代时期的建筑与陈列
· 西安碑林宋代时期的藏石
· 西安碑林的历史概况
图片热点
碑林区汉董仲舒墓(下马陵)
碑林区汉董仲舒墓(下马陵
西安兴庆宫公园(兴庆宫遗址)
西安兴庆宫公园(兴庆宫遗
碑林区荐福寺小雁塔(西安博物院)
碑林区荐福寺小雁塔(西安
碑林区东新巷基督教堂
碑林区东新巷基督教堂
碑林区南城清真寺
碑林区南城清真寺
碑林区福应禅院卧龙寺
碑林区福应禅院卧龙寺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1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西省内网友交流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陕西省外网友咨询QQ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三秦游群⑥:146721821
三秦游群⑦:146722016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联系/合作电话:18966730327 陕ICP备07501230号
带宽支持:古城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