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三秦游网>>民间艺术>>正文

陕北安塞腰鼓(1)

2011-2-25 17:09:20  来源:三秦游网综合  点击: 次  进入论坛
游遍西安,出行必备!《2012陕西年票》加《忒色西安》共计:105元 【点这里淘宝购买

\

气势磅礴的安塞腰鼓

    “腰鼓”,本县人又称花鼓,是陕北各地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鼓舞形式,尤以延安地区的安塞县、榆林地区的横山、米脂、榆林等地最为盛行,是陕西民间舞蹈中具有较大影响的舞种之一。陕北腰鼓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一些主要流传地区,几乎是村村有鼓队,家家有鼓手。而且世代传承,经久不衰。正由于它流传的时间长、范围广,参加的人数多,所以,舞蹈的基本形式和动律虽然大致相同,但在不同的地区,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和习俗。安塞腰鼓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种。
    安塞腰鼓最先作为驱邪的打击乐在社会上流行,以后又为古代军旅以增军中士气及传递情报所用,这里是用来表达胜利的欢呼和丰收的喜悦。颇密的击鼓声,强悍的步伐,变幻的阵势,雄壮的呐喊,尽现男子阳刚之美,在国际上极富盛名。随着时代的变迁,逐渐演变为欢度佳节、庆祝胜利和丰收的民间艺术活动。在内容上也由原先单纯的打击乐演变为融舞蹈、武术、体操、器乐于一体的独特民间艺术。
    安塞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县民以纯朴、诚实著称,由于交通的阻塞,致使古老文化艺术能够跨历史时期地保留下来,成为黄土文化中极其珍贵的部分。随着技艺的不断更新,腰鼓越来越受到中外人士的亲睐,堪称“中国一绝”。安塞腰鼓从农家小院打到天安门前,从农运会打到亚运会,从黄土高原走进电影电视屏幕,开拓出了广阔的路子。
    安塞腰鼓多采用集体表演形式,鼓手(称“挎鼓子”或“踢鼓子”)少则数十人,多时可达百余人。队伍包括拉花女角、伞头、蛮婆、蛮汉等角色,和“跑驴’、“水船”,等各种小场节目组成浩浩荡荡的民间舞队。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的整齐统一和队形变化的规范性,主要通过鼓手们豪迈粗犷的舞姿和刚劲有力的击鼓技巧,充分展现生息在黄土高原上的男子汉们的阳刚之美。
    安塞腰鼓有完整的表演程式和活动习俗。过去,多在喜庆节日和庙会中演出,每年的春节至元宵节,是集中的活动时间。活动开始前,要由庙会会长(由各村推举产生)先组织祭祀活动,称为“谒庙”:舞队在伞头的带领下,敲起锣鼓,吹着唢呐,有时还要抬着整猪整羊和其他供品前去寺庙烧香敬神,祈求神灵保佑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并在庙内广场踢打一阵,意在娱神。“谒庙”结束,正月初八九后,腰鼓队便开始了挨门拜年活动,俗称“沿门子”。
    据《山海经》记载,鼓是黄帝与蚩尤大战的产物,以后发展为鼓舞士气、威慑敌人不可缺少的装备。为了携带方便,人们就仿其鼓的形状,制作成系在腰间的小鼓,腰鼓诞生了。
    秦朝以后,安塞一直为历代驻军要地和兵家争战之地。战争在这里经常发生,出土的兵器和兵将的装备特别多,成为历史的佐证。腰鼓同刀矛、弓箭一样作为作战部队的装备,一遭突袭,以鼓报警,传递信息;两军交锋,以鼓助威;战事失利,以鼓告急,请求援助;克敌制胜,以鼓为乐,以示庆贺。
    随着历史的发展,腰鼓的军事用途渐渐消失,仅为舞蹈、演唱的伴奏乐器。
    秧歌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以腰鼓为主,逐步充实、发展起来的。腰鼓既是秧歌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秧歌的鼻祖。
    到了宋代,秧歌和腰鼓十分兴盛。发展成民间娱乐活动。清代不仅在农村流行,城镇也是“秧歌小队闹春阳”。清人吴锡麒著《新年杂咏抄》载:“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即腰鼓)、拉花姨(秧歌队中男扮女装)、田公(村夫)、渔夫、装态贷郎、沓灯街以博观者之笑。”
    早在舞蹈艺术十分兴盛的唐代,朝廷就颁布过禁止民间乐舞的命令。唐开元二年(714)颁布禁令:“散乐巡村,特宣禁断。”(《唐会要》)清代康熙十年(1671)以后,曾经多次颁布禁止秧歌的法令。康熙五十七年(1718)颁布禁止《秧歌》、《龙灯》的法令:“时逢岁旦,节庆元宵,唱秧歌舞把戏……跳傀儡,贺龙灯……须查究,以靖地方。”同时更禁止妇女参加民间舞蹈活动,民间舞中的女角,大都由男子扮演。

[1] [2] [3] [4] 
下一页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最近更新
 
图文阅读
 
陕西景点
 
陕西美食
 
陕西特产
 
三秦概况 |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2 三秦游网(陕西文化旅游网)
WWW.SANQINYOU.COM
. All rights reserved.